洪都英雄大橋

洪都英雄大橋

在2007年2月26日,南昌市政府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將當時正在建設的橫跨贛江南北兩支的兩座大橋分別正式命名為洪都大橋和英雄大橋。其中,橫跨贛江南支的南橋命名為洪都大橋,一是因為洪都為南昌市古代主要稱謂之一,二是大橋與洪都大道對接,指位明確,好記好找。

洪都英雄大橋項目是連線昌南、昌北的一條快速通道,北起昌九立交,經過廬山南大道,跨越昌北鐵路貨場、京九鐵路、瀛上河、豐和北大道、贛江北支、揚子洲、贛江南支、濱江路和青山北路,南止於洪都北大道與青山路交叉口以南300米處。大橋由五部分組成,包括:北岸連線線工程、英雄大橋(跨贛江北支大橋)、揚子洲高架橋、洪都大橋(跨贛江南支大橋)、南岸連線線工程。
大橋主線全長約9.5公里,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主橋斷面設計為雙向8車道,主橋兩側加設1.5米的人行道,橋面有效寬35.5米,紅線控制寬度70米,總占地約1866畝
英雄大橋主塔有50層樓高
在洪都、英雄大橋開通之際,記者提前探營。走近洪都大橋,記者的第一感覺是“流暢”。設計人員介紹,該橋創意為“和諧”,獨柱雙塔三纜造型,三條大纜曲線優美,根根直立的吊桿仿佛一個個桅桿,映射出贛江上一幅“漁舟唱晚”的美妙畫卷,盡顯南昌城市柔美一面。
在英雄大橋上,感受到的是“雄偉”和“壯觀”。橋如其名,紅色斜塔如利劍、如槍桿,又宛如一個飛速發展的方向標,表現南昌突飛猛進之勢,造型動感十足。英雄大橋是獨柱斜塔空間扭面背索斜拉橋,塔身水平傾角79度,獨柱斜塔高約150米,相當於50層樓高。
大橋打通“一環”溝通“兩城”
“短短的9.5公里大橋,就像人體上的任督二脈,打通後全身舒筋活絡,功力倍增。”大橋設計者告訴記者,洪都、英
雄兩座大橋的修建,打通了城市交通“一環”線,溝通了昌南、昌北“兩城”,蜿蜒的贛江又添新景,不僅改善了城市新城投資環境,同時還啟動揚子洲地區開發建設。隨著南昌路網體系的完善,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正在悄然到來。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記者了解到,我市“十一五規劃”將揚子洲功能調整為休閒、居住和都市產業基地。洪都英雄大橋開通後,揚子洲地區也由此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人們不難想像,這裡今後又將成為繼紅谷灘、朝陽洲之後商家的必爭之地。更有數據顯示,兩座大橋的修建拉開南昌城市框架近50平方公里,為南昌未來的發展預留了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