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羽毛扇

洪湖羽毛扇

洪湖羽毛扇是一種中國傳統手工藝品。這種羽毛扇選用各種鳥禽之翅、尾毛,按羽毛的自然生長規律,色澤紋理,製成扇面。然後配竹漆、牛骨、塑胎、象牙等材料作為扇骨。扇尾還吊一根絲線結墜作裝飾羽毛扇,民間又稱孔明扇。洪湖羽毛扇是湖北省洪湖的特產。

記載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記載:“鵰翎扇:鹹同以來(按:指鹹豐、同治年間),都下盛行雕扇,王公大臣皆用之。一羽長尺外,闊一二寸。扇形長方,一扇列九羽為率,價須十金。若七羽、六羽者尤貴。羽出北口,赭質而白章,亦有黑白各半,又有上下全黑、中間寸許白者,名‘玉帶’,值數十金,甚有至百金外者,柄用象牙。”可見鵰翎粗壯寬闊、顏色莊重罕見的就貴重。

羽毛扇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從“羽”也證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現為最早。晉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於殷世高宗。”據前秦王嘉《拾遺記》記載,羽扇始於周昭王時,有盂夏取鵲翅為扇之說,則羽毛扇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故事

諸葛亮,手持的應該是白鶴羽毛做的“白羽扇”,據《語林》上記載著: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邊,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在人們的印象中,諸葛亮的扇子非同尋常,它已成為一個特定意義的道具,與諸葛亮的名字一樣深入人心。然而,諸葛亮的扇子從何而來?在長江流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相傳諸葛亮小的時候放牛,結識了一位白鬍子老頭,兩人常在一塊讀書玩耍。老頭行蹤神秘,引起了小諸葛的好奇。一日,他偷偷將白石灰放入老頭的竹拐杖里,老頭走後,他順著白石灰印找到一棵大樹下。原來老頭是一隻金鳥(一說為老鷹)變的,正在樹上打盹呢!諸葛亮就在樹下守候,忽然,金鳥打了一個哈欠,從嘴裡掉出一顆珠子,正好落入諸葛亮口中,“撲哧”一下滑入肚中。老頭驚醒後,對諸葛亮說了實言:我是修煉了三千年的金鳥,全靠這顆珠子活命。現在,珠子沒有了,我也活不長了。我知道你是個聰明,有意成全你。你必須在八月十五這天來這裡找到我的屍體,拔下我的羽毛,編成扇子,日後有何難事,搖搖扇子就有辦法了。諸葛亮的扇子就這么來的,以後他在劉備手下當了軍師,這把羽扇幫他出謀劃策,屢建功績,成為智慧和謀略的象徵。

特色

洪湖羽毛扇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品。這種羽毛扇選用各種鳥禽之翅、尾毛,按羽毛的自然生長規律,色澤紋理,製成扇面。然後配竹漆、牛骨、塑胎、象牙等材料作為扇骨。扇尾還吊一根絲線結墜作裝飾羽毛扇,民間又稱孔明扇,這是因為三國(220-265)時的孔明也常用這種羽毛扇。孔明扇以名貴飛禽天鵝羽為原料,配以牛角柄製成,既具有民族風格,又富有紀念意義。傳統的高擋羽毛扇,扇柄用鸛羽或鵝羽羽管劈絲編織而成,用瑪瑙、檀香鏈銅絲釘鉸,十分精巧。其諸葛扇、桃形扇、圓形扇、半月形扇和絨摺扇為眾多產品中的佼佼者。在1981年全國扇子質量評比中,桃形扇和半月扇被評為第一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