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朝生(1920~ )

洪朝生(1920~ )

1945年去美國,194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52年回國,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系任教。 近年來洪朝生又領導組建中國科學院低溫技術實驗中心,並擔任主任。

洪朝生(1920~ )

正文

洪朝生(1920~ )中國物理學家。1920年10月10日生於北京。1940年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畢業後在西南聯合大學電機工程系擔任電信課程助教。1945年去美國,194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普度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實驗室工作。1950年在半導體鍺單晶低溫輸運現象的實驗中發現雜質能級上的導電現象,形成了雜質導電的概念,這一工作成為研究無序系統電子輸運問題的開端,引起了國際上對無序系統電子輸運機制的探索。1952年回國,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系任教。195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負責組建低溫物理實驗室,1956年領導建造氫、氦液化系統,到1959年開始運轉。1964年,在他領導下創建成新型結構的氦膨脹機與液化器。在這些基礎上,使物理研究所和其他單位能夠開展超導實驗、超導套用和超導物理的研究工作。近年來洪朝生又領導組建中國科學院低溫技術實驗中心,並擔任主任。該中心以推廣提高氦溫區低溫技術、促進低溫實驗工作與超導電技術套用為主要目標。他是中國低溫技術、低溫物理研究的開創者。198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和常務委員,1982年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