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民廣播電台

洛陽人民廣播電台

洛陽人民廣播電台始建於1960年(前身為洛陽試驗電台),1981年更名為洛陽人民廣播電台。現有新聞頻率、經濟頻率、交通頻率、私家車頻率四套節目,每天播出54小時,採用中波、調頻混合發射、互連網路傳輸廣播節目,覆蓋洛陽市和周邊地區。

歷史

從一九九八年六月開始,洛陽人民廣播電台不斷深化對運行機制、機構設定、幹部人事制度以及行政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在人民台統一領導管理下、分級負責的專業化系列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入建台以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電台多次獲得市廣電系統先進單位、市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先進台站等榮譽稱號。

一九九八年以來,洛陽人民廣播電台不斷加大宣傳改革力度,在實行節目宣傳頻率負責制的同時,按照“三貼近”的原則,根據聽眾建議和社會需求,不斷對節目進行調整和改版,強化各頻率的節目定位和專業特色,力爭全台的宣傳能夠貼近實際,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辦出了一批民眾歡迎的廣播欄目。

洛陽人民廣播電台在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宣傳任務的同時,不斷加大“外宣”力度,近幾年來,洛陽人民廣播電台的外宣工作一直處於全省領先地位,在中央級媒體的發稿量逐年上升。二OO二年以來,兩次蟬聯全省外宣發稿量第一名。

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存儲技術及數字音頻技術的不斷發展,洛陽人民廣播電台於1997年在省內率先引進了數字音頻工作站系統,並組建了內部區域網路,走在了全國地市級電台數位化進程的前列,在節目製作、傳輸、保存、播出等方面初步實現了數位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節目質量。

為了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洛陽人民廣播電台建成了以文稿處理系統為主體的辦公自動化區域網路,網路內有近百個工作終端,系統內設定嚴格而靈活的分級審稿制度,可定義的稿件處理流程,內置的編輯器、痕跡保留、文稿可內嵌音頻,內置郵件管理,支持遠程寫稿、遠程收發。並有完整細緻的稿件和工作量統計、計算,外部網路由高速光纖接入,信息渠道暢通。

2004年,洛陽人民廣播電台完成了本台網際網路站的建設,用戶可以了解洛陽廣播的歷史沿革、節目設定、頻率介紹等,還可瀏覽新聞信息,通過網上線上收聽功能,實時收聽三個頻率的三套自辦節目。

發展

數位化、智慧型化、網路化是新型廣播電台的必然發展趨勢,現在,洛陽電台正致力於設備的數字網路化平台建設,屆時,洛陽人民廣播電台實現了自采、編、存、播、傳輸、直至發射全系統的數位化,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聽眾面前,把更優美、更動聽的聲音奉獻給洛陽乃至全球的聽眾朋友。

地址

洛陽市九都路67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