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蘑

洋蘑(Cultivated mushroom) 種:Agaricus bisporus,又稱洋蘑菇、二孢蘑菇、雙孢蘑菇。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10cm,初半球形,後平展,白色,光滑,略乾漸變黃色,邊緣初期內卷。


洋蘑(Cultivated mushroom) 種:Agaricus bisporus,又稱洋蘑菇、二孢蘑菇、雙孢蘑菇。
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10cm,初半球形,後平展,白色,光滑,略乾漸變黃色,邊緣初期內卷。菌肉白色,厚,傷後略變淡紅色,具蘑菇特有的氣味。菌褶初粉紅色,後變褐色至黑褐色,密,窄,離生,不等長,菌柄長3-6cm,粗1-2cm,白色,光滑,具絲光,近圓柱形,內部鬆軟或中實,菌環單層,白色,膜質,生菌柄中部,易脫落。
生林地、草地、田野、公園、道旁等肥分充足處,廣泛分布於整個北溫帶,生長季節夏末秋。
分布極廣泛,國內普遍栽培。
可食用,味道鮮美,我國大批製做罐頭行銷國內外。該蘑菇蛋白質含量高達42%(乾重),胺基酸的種類十分豐富,核苷酸和維生素也很豐富,有5'-腺苷酸、5'-鳥苷酸、5'-尿苷酸及維生素B1、B2葉酸和維生素D原等。
尚可藥用及工業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十分有效。還可以製成肺炎輔助治療劑——健肝片。有的國家還發現含有抗癌物質和抗細菌的廣譜抗菌素。
近年來由於深層培養的研究成功,人們還可利用蘑菇菌絲體生產蛋白質、草酸和菌糖等物質。
【藥 名】:雙孢蘑菇
【拼 音】:SHUANGBAOMOGU
【來 源】:為傘菌科植物雙孢蘑菇的全草。
【功 效】:消食和胃,養心安神。
【主 治】:用於消化不良、心煩、失眠症、心慌、心悸等。
【性味歸經】:甘,平。胃、肝、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洋蘑菇、洋覃、洋茸(《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廣為栽培。
【拉丁名】:原植物雙孢蘑菇 Agaricus brunnescens Peck.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全草含有多種胺基酸,如傘菌氨酸、對羥基甲基苯重氮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