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黑麴黴病

中文病名 英文病名 病原類別

簡介:

中文病名 : 洋蔥黑麴黴病
英文病名 : Onion Aspergillus black mold
病原類別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 : 病原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稱黑麴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形態特徵 :

黑麴黴分生孢子穗灰黑色至黑色,圓形,放射狀,大小0.3-1mm;分生孢子梗大小200-400×7-10μm;頂囊球形至近球形,表生兩層小梗;分生孢子球形,初光滑,後變粗糙或生細刺,有色物質沉積成環狀或瘤狀,大小2.5-4μm,有時產生菌核一寄生於多汁的果實、鱗莖等植物器官上,引起腐爛。
危害對象 : 洋蔥。
分布 : 分布較廣,發生較普遍。
侵染循環 : 病菌以菌絲體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存活越冬。
發病條件 : 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從傷口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高溫、高濕條件或土溫變化激烈時易發病。
危害部位 : 球莖。

危害症狀 :

洋蔥收穫後至貯藏期,在球莖表面生褐色至黑色斑,病菌在球莖表面擴展,有的侵入1-2個鱗片,初呈褐色水演狀,後乾燥,長出黑霉,即病原菌子實體。

防治方法 :

1.重病地塊避免連茬種植。採用高畦或高壟栽培。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防止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及時清除病株帶到田外妥善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