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盤兒

洋盤兒,四川方言,“洋盤兒”就象徵著吃館子,吃美味。

四川方言。解釋:大約起源於上世紀70-90年代,即1970年-1992年。那時候生活都不太富裕,農民趕集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但是路途遙遠,交通不方便,早早的起床,到了集市已經是10點以後了,買好了東西,就到了中午,於是就在集市飯館吃飯,當時餐桌上開始興起盤子裝菜,但是在農民自己家中是用的大碗。所以,“洋盤兒”就象徵著吃館子,吃美味(當時能吃上一份魚香肉絲已經很不錯了)。後來,生活越來越好了,“洋盤兒”到處都是,也就沒有人再談論“吃洋盤兒”的事了。現在,很多人都以“洋盤兒”來指:有排場,有檔次,值得高興和慶祝的事。
例如:A:你今天穿得洋盤兒啊 (你今天穿得很有檔次,很體面,很帥)
B:哪裡,隨便穿了一件衣服而已。
A:聽說去年老王掙了很多錢,回家開的寶馬車。
B:真的嗎?明年我努力乾,也去整個洋盤兒。(也要買個好車,風風光光的開車回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