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四中

泰和四中

泰和四中是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併的一所學校,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內, 泰和四中被省教育廳評為2007年“人民民眾滿意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背景

泰和四中坐落在泰和縣城的經三路,勞動基地30畝,所有房屋均為2003年後興建,建築面積21240平方米。東至泰和火車站僅4公里,南有贛江水運,西連105國道,至井崗山機場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十分適宜學生求學。

泰和四中是新創辦的一所富有生機的學校,前身為泰和城西中學。學校師資力量雄厚,80%以上的教師達到本科學歷。教學設備先進,生源數量充足。校園規劃合理,環境優美。

辦學理念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確立“把學校辦成一所管理規範、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人民民眾滿意學校”的辦學目標,堅持“讓師生受到尊重,讓師生得到發展,讓師生感悟成功,讓家長感到滿意”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嚴格的要求規範學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學生,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優美的環境陶冶學生,以紮實的課堂發展學生,以豐富的活動提高學生,以現代的觀念武裝學生”的育人理念。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37人,其中國中專任教師66人,取得大專以上學歷65人,占教師總人數的98.4%;高中專任教師50人,達本科以上學歷37人,占教師總人數的 74%。

校園設施

(1)生均校舍面積:校舍建築總面積21240

平方米,學年初,國中學生1201人,,人均10.1平方米。(2)圖書館藏書59500冊,生均28.3冊。(3)現代教學設施: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閱覽室、音體美教學器材的配備等均達到標準。

學校榮譽

全校師生團結奮鬥,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教育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8年中考,學校國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列全縣第一,匡載淋同學以675分的高分成為我縣中考狀元,2016年中考,黃梓睿同學以706.5分的高分成為我縣中考狀元。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人民民眾滿意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優秀學校”,獲得了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國中團體總分二等獎”。

泰和四中堅持“養成習慣、學會做人、發揮個性、展示自我”的辦學特色,培養“品德高尚、習慣良好、個性突出、素質較高”的人才,根據學生來自全縣各地、水平參差不齊的特點,該校因校制宜,堅持特色育人。一是編寫《學生讀本》,養成學生良好習慣。收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紀班規,編寫了《泰和四中學生讀本》,作為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準則。二是採用“J+1”的形式,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至少發揮一個方面的個性。該校參加泰和縣第六屆中小學生、幼兒藝術節,該校音樂舞蹈作品獲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一個團體二等獎;書畫(攝影)作品,獲得兩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

2007年泰和四中被省教育廳評為“人民民眾滿意學校”。

2008年4月15日,泰和四中操場上喜氣洋洋、歡聲雷動,師生一道同慶祝省政府傳來的喜訊:泰和四中高一(2)班學生陳璇當選江西省奧運火炬手。

此次由省政府選拔確定的火炬手有377名,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14歲,選拔火炬手工作從6月份開始,歷時大半年,火炬手經過自願報名、組織推薦、公安部門審查、北京奧組委審批確認等層層篩選產生。他們將負責奧運火炬5月14日至16日在江西的傳遞活動。陳璇2001年出生,2006年參加在新余舉行的江西省第12屆全運會上獲得女子乙組五項全能金牌,跳高銀牌。

學校安全工作

三點兩線

泰和四中“三點兩線”抓安全。“三點”是教室、寢室、校門口。上課時以教室為重點,每節課由教師點名清查學生到課人數,就寢時以寢室為重點,由班主任點名清查學生到寢人數,發現未上課、未就寢學生及時調查核實。加強門衛日常管理,對進出校門的人、物、車輛嚴格檢查登記,落實門衛制度。

“兩線”是在學校綜治工作小組領導下成立安全教育小組和教學設施安全檢查小組。安全教育小組通過集會、班會、廣播、出刊、專題報告、應急演練等形式對師生進行防火、防盜、防雷電、交通、交友、食品衛生等一條線的安全教育;教學設備安全檢查小組對全校教學設備設施一條線如房屋、體育設施、實驗器材、危毒藥品的安全檢查,並在春節寒假等節假日安排專人值班巡邏,確保校產安全。

泰和四中 泰和四中

三點兩線抓安全措施落實,做到安全管理全方位不留死角、全時程不剩空檔,創建了一個師生安心,家長放心的校園安全環境。

創建安全校園

泰和四中認真抓好安全工作,扎牢籬笆保平安。該校成立了安全教育小組,通過集會、班會、廣播、出刊、應急演練等形式對師生進行防火、防盜、防雷電、交通、交友、食品衛生等安全教育。校教學設備安全檢查小組對全校教學設備設施如房屋、體育設施、實驗器材、危毒藥品進行安全檢查,並在春節寒假等節假日安排專人值班巡邏,確保校園安全。

三校合併

調整學校網點布局,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是2007年我縣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為了使三都中學、沙村中學的撤併和泰和四中的搬遷工作順利進行,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充分發揮現有教育資源優勢,推進教育資源的整合,最佳化高中布局,緩解縣城義務教育辦學容量不足、成班率過高的矛盾,全面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

基本原則

1、整合資源,最佳化布局。撤銷三都中學、沙村中學,全縣高中學生集中到縣城就讀;集中師資力量把新建的泰和四中辦成一所完全中學;分流實驗國小學生,降低成班率,把現泰和四中改為實驗國小二部。

2、統籌安排,合理定位。沙村中學、三都中學現有高一、高二學生全部進縣城就讀,其中:沙村中學522人到新泰和四中就讀,三都中學631人到泰和二中就讀。新建的泰和四中2007年招收高一學生448人,招收初一學生390人,接收現泰和四中學生652人,學生總數達到2012人,其中:高中學生970人,國中學生1042人,學校設四個職能處室: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政教處。

3、公平公正,調整師資。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內,足額配備新泰和四中和泰和二中的教職員工。一是原泰和四中的教師全部轉入新泰和四中任國中教師,教輔人員也同時轉入新泰和四中工作。二是已確定任用的新泰和四中班子成員調入新泰和四中。未任用新泰和四中班子成員的原泰和四中、三都中學、沙村中學班子成員先由其本人提出申請,再由縣教育局體育局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三是根據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各學科專任教師的缺額,分學科、分批次確定擬調教師名單,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分別安排到新泰和四中和泰和二中任教。本科學歷的教師可免試調入,但如其所任教的學科中,本科學歷教師數超過缺額數,則通過專業考試擇優選調;在選調本科學歷的教師後,如學科仍有缺額,則在大專學歷的相應學科專任教師中具有高中教師資格證、具有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的順序優先免試選調;通過以上方法選調後,如某些學科仍有缺額,則在相應學科中具有大專學歷的專任教師中通過專業考試擇優選調。四是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所缺的教輔人員和工人,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在三都中學、沙村中學原有的同類人員中選調。五是未選調到新泰和四中和泰和二中的其他教職工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另行安排。六是原三都中學離退休教職工的工資關係轉入泰和二中,原沙村中學、泰和四中離退休教職工的工資關係轉入新泰和四中。

4、保護校產,平穩過渡。根據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的需要,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銷後,其動產由縣教育局體育局統一調配。

螺溪國中搬遷至三都中學,接管其所有的不動產。現螺溪國中校園改為全縣中學生軍訓勞動實踐基地。沙村中學撤銷後,安排專人看管(掛編沙市國中),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主要工作

1、成立工作機構。為切實加強撤併和搬遷工作的領導,成立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併和泰和四中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鄧復玲任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夏經智任副組長,成員為縣教育局體育局局長龍曉飛、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羅正楷,縣財政局局長肖孝鑫,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謝信勉,縣監察局局長戴榮林,縣教育局體育局黨委書記蔣啟明、黨委副書記陳才賢、副局長肖紅、徐端雲、紀委書記陳昌明、泰和二中校長肖思貴、三都中學校長王星明、沙村中學校長肖武峰、泰和四中校長郭有作、螺溪國中校長劉冬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龍曉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此項工作5月底前完成。

2、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組織學習工作方案,明確兩校撤併和泰和四中搬遷的各項工作任務。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育局6月10日前完成。

3、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根據需要,成立三個清產核資工作組。第一組組長陳才賢,負責泰和四中;第二組組長徐端雲,負責沙村中學;第三組組長陳昌明,負責三都中學、螺溪國中。)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泰和四中三校也要分別成立清產核資工作小組,成員由分管後勤、教學的副校長,教導、總務、辦公室主任,報

賬員及相關保管人員組成。資產應按規定進行分類,即:房屋及建築物、土地、一般設備、專用設備、圖書資料。對於夠不上固定資產的其它學校財產及教學用品等應按低值易耗品分類造冊登記。學校清核小組還要及時清理各種應收款和應付款。學校自身清核工作應在5月30日前結束,全部清產核資工作在工作在6月15日前完成。撤併工作結束後,各清查小組於9月15日前將移交清單上報縣教育局體育局和縣財政局。

4、做好學生的分流工作。中考結束後,三都中學、沙村中學對高一、高二學生,泰和四中對初一、初二學生下發2007年下半年就讀學校通知書。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在6月25日前督促落實。

5、核定教職工編制。根據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的學生數,按照上級檔案要求,核定兩所學校的教職工編制。此項工作由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縣教育局體育局、縣財政局等部門參與,在6月中旬前完成。

6、召開撤併和搬遷工作動員會。分別在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泰和四中召開動員會,宣傳撤併和搬遷的重要意義,動員三校幹部職工積極支持、配合工作。此外,組織人員深入學校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統一學校領導、教職工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共識。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在6月25日前完成。

7、配備新泰和四中領導班子。根據新泰和四中內設機構和幹部管理許可權,配備學校領導班子。此項工作在7月20日前完成。

8、成立中學生軍訓勞動實踐基地籌備工作組。利用螺溪國中校園,建設我縣中學生軍訓勞動實踐基地。成立籌備工作組,確定人員及運作方式。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在7月5日前完成。

9、完成三都中學、沙村中學及泰和四中動產的調配工作。根據三所學校的清產核資情況和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和縣實驗國小二部的需要,統籌安排,調配電教儀器設備、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圖書資料等。此項工作由清產核資組將調配意見報縣教育局體育局審定後再報領導小組,8月23日前完成。

10、完成教師調配工作。根據新泰和四中、泰和二中學科教師的需求,由縣教育局體育局統一安排三都中學、沙村中學和泰和四中的教師。此項工作8月20日前完成。

11、完成新泰和四中基地設施建設。對新泰和四中的建設實行倒計時,8月底全面完成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學生如期開學。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育局在8月25日前完成。

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併和泰和四中的搬遷工作實行統一指揮,嚴格按本方案的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廣泛宣傳,穩妥推進。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併和泰和四中搬遷是我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件大事,涉及方方面面。要大力宣傳其工作的意義,認真做好學校領導、教職工的思想工作,

消除疑慮,努力化解矛盾。

3、嚴肅紀律,維護穩定。在三都中學、沙村中學撤併和泰和四中搬遷的過程中,要嚴格財經紀律,三所學校不得藉機亂髮、濫發各種錢物,也不得添置新的設施、設備,否則,將追究校長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