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舒巴坦鈉/頭孢哌酮鈉

的患者,每12小時的舒巴坦最高劑量為500mg(即最大劑量為1g/日)。 若頭孢哌酮的需要量超過每日80mg/kg時,應另行加用頭孢哌酮。 與其它抗生素一樣,曾有個別患者使用頭孢哌酮治療引起維生素K缺乏。

基本信息

名稱及成份

【化學名】
【英文名】Sulbactam Sodium/Cefoperaz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成份】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性狀】白色或類白色粉末,易溶於水。

藥物性質

【作用類別】
【藥理毒理】本品抗菌成分一是頭孢哌酮,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殺菌作用。另一組份為舒巴坦,它除對淋球菌和不動桿菌屬有抗菌活性外,不具有其它抗菌活性;但對由耐藥菌株產生的各種β-內醯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可增強頭孢哌酮抗拒多種β-內醯胺酶降解的能力,起到對頭孢哌酮明顯的增效作用。對本品敏感的細菌包括: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和部分厭氧菌。
【藥代動力學】
【適應症】適用於治療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呼吸道(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上泌尿道與下泌尿道)感染; 腹膜炎、膽囊炎、膽管炎和其他腹腔內感染; 敗血症腦膜炎;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骨骼及關節感染; 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器官感染。
【用法和用量】成人每日常用量為2~4g(即頭孢哌酮1~2g/日),嚴重或難治性感染,劑量可增至8.0g/日(即每日4g頭孢哌酮),分等量每12小時靜脈滴注一次。舒巴坦最大推薦劑量為4g/日(8g本品)。
腎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使用時應調整給藥方案,以補償舒巴坦清除率的降低。肌酐清除率在15~30ml/min之間的患者,每12小時的舒巴坦最高劑量為1g(即最大劑量為2.0g/日)。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每12小時的舒巴坦最高劑量為500mg(即最大劑量為1g/日)。如遇嚴重感染,可另行加用頭孢哌酮。
兒童使用常用量為每日40~80mg/kg(即頭孢哌酮分等量20~40mg/kg),等分2~4次給藥。遇嚴重或難治性感染,劑量可增至每日160mg/kg(即頭孢哌酮分等量80mg/kg),等分2~4次給藥。
新生兒出生第一周內,應每隔12小時給藥一次;兒科使用舒巴坦最高劑量不得超過每日80mg/kg(每日160mg/kg)。若頭孢哌酮的需要量超過每日80mg/kg時,應另行加用頭孢哌酮。
1.0g本品裝於耐壓小瓶中,其溶解所需水量及溶解後濃度見下表:
總劑量 等劑量的   水溶後總容量 最大終濃度
(g) 頭孢哌酮+舒巴坦 (ml) (mg/ml)
1.0 0.5+0.5 4.0 125+125
靜脈滴注法:
採用靜脈滴注時,每瓶用適量(見上表)的5%葡萄糖液、0.9%氯化鈉注射液或滅菌注射用水溶解;然後再用同一溶媒稀釋至50~100ml供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為30~60分鐘。
肌肉注射法
應使用滅菌注射用水配製肌內注射液。當注射液中頭孢哌吸酮濃度在250mg/ml或以上時,需採用二步稀釋法,具體步驟如下:
1.先加適量滅菌注射用水溶解。
2.再以2%利多卡因注射稀釋,使最終溶液的利多卡因濃度為0.5%。
【不良反應】一般而言,患者對本品耐受性良好。大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繼續治療,不良反應會消失。 胃腸道:與其它抗生素一樣,使用時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據報導,腹瀉(稀便)最為常見,其次噁心及嘔吐。發生率為3.6%~10.8%。 皮膚 反應:與所有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一樣,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斑丘疹、蕁麻疹、嗜酸粒細胞增多和藥物熱。發生率為0.8%~1.3%,易發生於有過敏病史,特別是對青黴素過敏的中性粒細胞輕度下降病人。 血液:與其它β-內醯胺類抗生素一樣,長期使用有導致可逆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可能。一些病人曾對直接庫姆斯試驗呈陽性反應。曾報導血紅蛋白及血細胞壓積的降低。曾發現有一過性的嗜酸粒細胞增多和血小板減少現象。低凝血酶原血症也曾見報導。 其它不良反應:小於1%的患者中出現頭痛、發熱、注射處疼痛、寒戰等不良反應。 實驗室異常現象:在所報導的病例中,有6.3%~10%的病例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鹼性磷酸酶或血膽紅素有一過性的升高。 局部反應:肌內注射時,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一過性的疼痛。與其它頭孢菌素類和青黴素類一樣,用靜脈插管輸注時,有些患者會有輸注部位靜脈炎。
【禁忌】對青黴素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概述
頭孢哌酮大部分隨膽汁排泄。當患者有肝臟疾患及膽道梗阻時,頭孢哌酮的血清半衰期常會延長,而由尿中排出的藥量會增加。甚至在嚴重肝功能障礙的情況下,膽汁中仍可達到治療濃度,而半衰期僅增加2~4倍。
在嚴重膽道梗阻、嚴重肝臟疾病或同時存在腎功能障礙時,劑量需要調整。
如患者同時存在肝功能障礙和腎臟損害,頭孢哌酮的血清濃度應加以監測,並根據需要而調整劑量。對這些患者如不能密切監測血清濃度,則劑量不應超過每日2g。在患者血液透析階段頭孢哌酮血清半衰期略微縮短,因此,在血液透析階段中,給藥的時間應予另行安排。
與其它抗生素一樣,曾有個別患者使用頭孢哌酮治療引起維生素K缺乏。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由於合成維生素K的腸內細菌受到抑制所致。高危患者包括飲食或營養不良的患者(如囊性纖維病)和長期由靜脈輸注營養的患者,應檢查這些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必要時應加用維生素K。
在使用頭孢哌酮期間及停藥後5天內飲酒,曾有引起潮紅、出汗、頭痛、心動過速等反應的報導。其它一些頭孢菌素類亦有類似反應。因而患者在使用本品時,對於含酒精飲料應格外小心注意,對於需要鼻飼或胃腸外營養患者,流汁或輸注營養液中應避免含酒精成分。
與其它抗生素一樣,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有耐藥性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治療期間應小心觀察患者狀況。
與其它有效的全身的治療一樣,在較長治療期間宜定期檢查腎、肝和造血系統等器官的功能情況。這點對於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以及其他嬰兒尤為重要。
2.藥物實驗室試驗相互作用
用本尼迪特或費林溶液檢查尿中葡萄糖,可能呈假陽性反應。
3.妊娠期使用
曾用大鼠進行繁殖研究,劑量高達人用量的10倍,未發現生育力受損,亦未發現有畸胎出現。但尚未在孕婦進行足夠的嚴格對照研究。因動物繁殖研究未必能夠預測人類的反應,因此孕婦只有在必須的情況下,才可使用。
4.哺乳期使用
雖然只有少量舒巴坦和頭孢哌酮排入授乳期母乳中,但授乳期使用仍應特別小心。
5.嬰兒期使用
本品已被有效地使用於嬰兒。對於早產兒或新生兒尚未作廣泛研究,因此,用以治療早產兒和新生兒,治療前醫生應認真考慮和權衡利弊。
頭孢哌酮不會將膽紅素從血漿蛋白結合中置換下來。
6.警惕
曾報導在接受β-內醯胺類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出現嚴重、甚至致死性過敏反應。這些反應尤見於對多種過敏原有過敏史的病人。如呈過敏反應,則應停藥,改用其它治療。
嚴重過敏反應者,須予腎上腺素急救以及給氧、靜脈給予皮質類固醇、氣管插管等對症處理。
7.配伍禁忌
本品可與滅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生理鹽水、含0.225%氯化鈉的5%葡萄糖和含0.9%氯化鈉的5%葡萄糖溶液配伍。
應避免起始就使用乳酸林格氏溶液或2%鹽酸利多卡因溶液配製注射液,因混合後可引起配伍禁忌。但可採用二步稀釋法,即先用注射用水溶解,然後再用乳酸林格氏液稀釋,可製備最終舒巴坦濃度為5mg/ml的可配伍注射液。也可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用2%鹽酸利多卡因進一步稀釋至0.5%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注射液不可與氨基糖甙類注射液直接混合,因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如必須用本品和氨基糖甙類聯合治療時,可採用序貫間歇靜脈輸注法,本品和氨基糖甙類的白天用藥間隔時間應儘可能延長。各劑量輸注間應採用足量的適宜稀釋液灌洗靜脈輸注管,也可採用另一根單獨的靜脈輸注管。
8.與其他抗菌藥物的聯合使用
由於本品的廣譜抗菌活性,單獨使用已足以治療大多數感染,但必要時也可與其他抗生素聯合使用,如與氨基糖甙類一起套用,應在療程中監測患者的腎功能情況。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藥物過量】
【規格】
【貯藏】遮光,密閉,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包裝】
【有效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