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後鰓目阿地螺科動物]

泥螺[後鰓目阿地螺科動物]
泥螺[後鰓目阿地螺科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泥螺(英文名say'spaper-bubble,拉丁名),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頭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屬(泥螺屬僅有泥螺一種),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鹹淡水特產的種類。我國主要在寧波和遼寧的東港產泥螺。 體呈長方形,頭盤大而肥厚,外套膜不發達。側足發達,遮蓋貝殼兩側之一部分。貝殼呈卵圓形,幼體的貝殼薄而脆,成體較堅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狀環紋,內面光滑,有黃褐色外皮。無螺塔和臍、無厴。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泥螺,又稱吐鐵,俗稱麥螺、梅螺、泥板。腹足綱,阿地螺科。殼卵圓形,薄而脆,白色,無螺層及臍。殼口大,殼面有細密的環紋和縱紋,被黃褐色殼皮。軟體部不能完全縮入殼內。體色灰黃,稍透明。頭盤大而肥厚,呈拖鞋狀。側足的兩側緣各反折,掩蓋貝殼的一部分。無厴。世界上僅一種。廣泛分布於中國南北沿海,日本、朝鮮也有。棲息於內灣潮間帶泥沙灘上,營匍匐生活,爬行時,用頭盤和足掘起的泥沙和自身分泌的黏液混合,覆蓋於身體表面,形似一堆泥沙,起擬態保護作用。雜食性。雌雄同體,異體受精,5~9月產卵,卵群呈球形。可鹽漬或酒漬,味尤佳,肉入藥。朝鮮用它作鉤餌,可作養殖對象。  

形態特徵

say'spaper-bubble(麥螺蛤) say'spaper-bubble(麥螺蛤)

泥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頭楯目阿地螺科。外殼呈卵圓形, 殼薄脆,其殼不能包住全部身體,腹足兩側的邊緣露在殼的外面,並且反折過來遮蓋了殼的一部份。泥螺殼薄而脆,成貝體長40mm左右,寬約12~15mm。體長方形,拖鞋狀頭盤大,無觸角。殼無螺塔。

種群分布

泥螺在中國沿海都有出產,是典型的潮間帶底棲匍匐動物,多棲息在中底潮帶,泥沙或沙泥的灘涂上,在風浪小、潮流緩慢的海灣中尤其密集,以東海和黃海產量最多。

生活習性

泥螺外形 泥螺外形

泥螺棲息於內灣潮間帶泥沙或沙泥底,底棲硅藻豐富的海灘上,對鹽度、溫度適應性強,嚴冬酷暑均生長良好,但不適於風浪大、潮流急的海區生活。退潮後海灘上泥螺很多,爬行時用頭楯及足掘起泥沙將身體覆蓋,起擬態作用得以禦敵及減少水分蒸發。

在陰雨或天氣較冷時,泥螺潛於泥沙表層1~3cm處,不易被人發現,日出後又爬出覓食,以底棲藻類、有機碎屑、無脊椎動物的卵、幼體和小型甲殼類等為食。

泥螺是雜食性的後鰓類動物。能吞食泥沙,撕刮藻類,主要攝食底棲硅藻、小型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的卵及有機腐殖質等。

泥螺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動物。產卵期在中國北方沿海為6~9月,以水溫25℃為最適。繁殖季節在退潮後海灘上可見泥螺交尾情況。交配時,甲、乙兩個體互相靠攏,在原地旋轉,而後同時伸出陰莖互相交尾。一天后產卵,卵被膠質囊所包被並聚集成葡萄狀的卵群。有膠質柄附在海塗泥沙上。受精卵胚胎髮育完畢,面盤幼蟲破囊而出,在水中營浮游生活,約4天后即變態成幼螺,在海灘上匍匐爬行。  

養殖

泥螺肉 泥螺肉

泥螺經一年飼養,即可達到性成熟,每年5~6月為繁殖盛期,通常在 傍晚或上半夜產卵排精。一般放養5~6個月,規格可達100~150粒/Kg左右,即可捕捉上市,以穀雨至小滿節氣時螺肉最為豐滿。螺肉爽口、營養豐富,可煲粥、炒螺肉食用,可鹽醃酒漬加工成泥螺罐頭,銷往港澳台及東南亞,螺肉切片加工速凍亦暢銷歐美市場。據悉,在上海泥螺年銷量突破1000噸,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廣東、深圳等大中城市貨緊價貴,由於其野生資源有限,人工養殖未很好開展起來。因此,專家認為積極發展養殖大有可為。

營養

泥螺以桃花盛開時所產的質量最佳,此時泥螺剛剛長發,體內無泥,且無菌,味道也特別鮮美。中秋時節所產的“桂花泥螺”,雖然比不上農曆三月時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豐,極其鮮美。泥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成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