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交易所

波羅的海交易所

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創立於1744年,是世界上唯一一所獨立海運市場的實物和衍生契約的交易和結算信息來源,有550個成員(包括世界上主要的航運公司)。每天公布的乾貨指數是海運運費期貨市場的基礎並被用於避免運費費率的波動。也涉及航空租賃、期貨交易以及船舶買賣的活動。

簡介

海運交易所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世界性的航運交易所。1823年,波羅的海俱樂部成立。1900年,波羅的海俱樂部與倫敦航運交易所合併,成為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現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有600多家公司,2000多名代表在交易所工作。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是一家私人公司,它的成員必須持有它的股份。

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內,服務人員為需要船舶的人及擁有船舶或經營船舶的人提供服務,貨物可以找到船舶,船舶可以找到貨物,大大地方便了貨主和船東,促進了海運經濟貿易的發展。交易所的業務在各類市場口頭進行,談判成功後就簽定運輸契約或買賣契約。航運交易是交易所的主要活動,全世界不定期貨船市場上大約3/4的乾散貨運輸量由交易所的成員經手。交易所的另一項主要業務是商品及期貨貿易。期貨交易者主要從事穀物、馬鈴薯大豆及肉類的期貨貿易。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每年可為英國賺取的純收入達3000萬英鎊左右。

歷史

起源

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44年,一家位於倫敦針線街(ThreadNeedleStreet),名為維吉尼亞-馬里蘭(TheVirginiaandMarylandCoffeeHouse)的咖啡館改名為維吉尼亞-波羅的海Virginia-Baltic,因為其聚集者主要是從事海運貨物至波羅的海諸國或波羅的語系的人群,貨物包括動物油脂、石油、糧食、紡織品等。隨著18世紀工業革命後歐洲人口的急劇增加,倫敦逐漸成為一個商業中心,維吉尼亞-波羅的海咖啡館也逐漸演變成了航運業人士的集聚中心。到了1823年,一些常聚於咖啡館的資格較老、地位較高的商人們為了抗衡投機和欺騙行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成立了一個波羅的海委員會,委員會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以及入會手續。最初成員是23個,涵蓋了批發商、動物油脂零售商、肥皂製造商以及一些經紀人。委員會還決定開放一間交易室,但只針對付費用戶,上限為300英鎊。交易室運作的最初幾周吸引了來自巴黎、斯德哥爾摩、聖彼得堡、馬賽、阿姆斯特丹、悉尼、安特衛普、直布羅陀、馬德里、漢堡和牙買加的眾多商人。這就是今天世界航運業最重要的交易市場--波羅的海交易所的雛形。

發展

1857年,波羅的海有限公司(TheBalticCompanyLtd.)成立。1859年時,波羅的海公司的會員已經超過700家,電報技術的套用使交易效率大幅提高。

1881年(清光緒七年),波羅的海有限公司成了英國第一家安裝電話的公司,當時每日進出波交所的電話有200多個。

1902年,波羅的海有限公司、倫敦航運交易所和倫敦城交易辛迪加有限公司成功合併,並遷至聖瑪麗大街(StMaryAve)的新大樓。

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波羅的海航交所會員數量減少了很多。

1935年,波羅的海有限公司作為貨物交易市場的功能終結,演變成了一個全球海運交易市場。

1939年,波交所業務完全停頓,直到戰爭結束。

1949年,波羅的海航交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航空運費交易所並成立了空運經紀人聯合會。

1971年,波交所重新起草了有關會員資格的規章制度。

1985年,波交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貨運運費指數期貨市場,目的是減少運費波動給船東和租船人帶來的風險。該年1月,波交所成立了由八家會員公司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計算波羅的海運價指數

1988年後,波交所將貨運指數期貨交易業務全部劃歸“波羅的海期貨協會”(BalticFuturesAssociation)。

1995年,交易所搬到了隔壁的聖瑪麗大街38號,即現在的波交所大樓。

會員

截至2010年,波交所有公司會員約550家,所謂個人會員實際上只是代表公司會員的被委託人,有大約1400人。會員來自46個國家,不僅有經紀人、租船人和船東,還有金融機構、海事律師、教育機構、保險公司和其他相關組織。世界上大部分租船和買賣船業務的完成都由波交所的會員談判完成,但波交所本身並不是一個交易場所。根據其他網站提供的資料,波交所雇用的員工不過二三十人。作為一家有限公司,波交所的股東大部分是會員,董事會席位有12-15個,其中三個席位由非股東會員選舉產生。
波交所會員除了可以獲取最新的世界航運交易信息,並可通過輸入自己的成交信息來對世界航運交易的信息生產發生影響,更可以藉助波交所的歷史聲望為自己贏得商業信譽。

下設機構

波交所下設的協會五花八門,從足球、高爾夫、帆船、潛水到青年會、蘇格蘭、愛爾蘭協會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一個慈善協會,可以為有經濟困難的會員及其雇員提供資助。

資金來源

波交所主要收入來源是會費,不同會員的會費每年從幾百到上萬英鎊不等。波交所2008財政年度的收入是840萬英鎊。此外波交所還提供會場出租、職業培訓(與劍橋大學運輸學院和卡斯商學院合作)、商業糾紛調解、專家見證、航運職業介紹,這些服務都要收費,但相當公道。

此外波交所還為會員催收各種欠費、提供聯繫人和波交所電子信箱、幫助政策遊說、提供信息發布(網站、波交所簡報和月刊)平台、申請英國電信費用優惠。

運價指數

波羅的海交易所發布的運價指數反映航海貿易情況波羅的海交易所發布的運價指數反映航海貿易情況

波羅的海交易所於1985年開始發布日運價指數——BFI(BALTIC FREIGHT INDEX),該指數是由若干條傳統的乾散貨船航線的運價,按照各自在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1999年的9月1日,波羅的海交易所將原來反映巴拿馬型船好望角型船的BFI指數分解成BCI和BPI兩個指數,這樣與已設立的大靈便型船運價指數BHI共同組成三大船型運價指數,指數構成的航線達到24條。同年11月1日,在BCI、BPI、BHI基礎上產生的BDI取代BFI,成為代表國際乾散貨運輸市場走勢的晴雨表。

各項日指數超過40條,其中涉及乾散貨運價的有:BDI、BCI、BPI、BSI、BHMI、BHSI、BHI幾類;涉及油輪運價的有:BDTI、BCTI兩類;涉及LPG運價:BLPG;涉及船價估計、拆船價估計:BSPA、BDA。此外,波交所還提供乾散貨海運市場租船成交記錄、乾散貨市場報告以及指數期貨運費信息(衍生產品)。

BDI指數是世界上衡量國際海運情況的權威指數,是反映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如果該指數出現顯著的上揚,說明各國經濟情況良好,國際間的貿易火熱。前幾年由於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導致了海運的快速繁榮。2003年,BDI指數還只有不到3000點,而到了2004年,該指數就翻了一番,達到了6000點以上,因此,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以及對於全球初級原材料的需求是導致國際海運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而該指數上漲的同時人們也確實可以看到海運價格的上漲和目前商品市場上幾個大宗原料的價格上漲的曲線是一致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