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狀黃鼠蚤

中文目名: 蚤目,中文科名: 角葉蚤科 拉丁科名: CERATOPHYYLLIDAE,中文屬名: 黃鼠蚤屬

簡介

編號: 21092

拉丁目名: SIPHONAPTERA

中文目名: 蚤目

中文科名: 角葉蚤科

拉丁科名: CERATOPHYYLLIDAE

中文屬名: 黃鼠蚤屬

拉丁屬名: Citellophilus

拉丁種名: ullus

定名人: Mikulin

年代: 1957

中文名: 波狀黃鼠蚤

原始文獻: 1957, Trudy sred. aziat. nauchno-issled. protivochumn. Inst. 2:87.

模式產地: 蘇聯準噶爾山脈的東北

生境: 寄生 宿主:小黃鼠、長尾黃鼠、黃兔尾鼠、五趾跳鼠等

國內分布: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昆蟲綱蚤目

棲息環境

較喜濕,最適生境為草原和山地草原,通常多在植被覆蓋率25右,植株高15—20cm處活動。

生活習性

波狀黃鼠蚤大部分在蘇聯準噶爾山脈的東北,對生境有選擇性,該鼠除繁殖季節以外,多單沿獨居,洞穴多築於荒地、地頭、墳地、荒草坡、路旁及多年生草地處,分常住洞和臨時f同,臨時洞內無窩巢,且多達幾個至十幾個。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範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

繁殖方式

年繁殖一次,出蟄後5月中旬進入妊娠期,孕期28天,哺乳期24天,每胎產仔6—7隻,多達11隻,仔鼠20天睜眼,34—36天后自行打洞分居,開始獨立生活,壽命2—3年,一般不超過5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