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加三姐妹

波爾加三姐妹

波爾加三姐妹,是匈牙利著名西洋棋棋手蘇珊·波爾加、索菲亞·波爾加和朱迪特·波爾加的合稱。這三姐妹個個是神童,都在幼年時就表現出超凡的西洋棋天賦。她們從小就喜歡跟男孩下棋,都獲得過某個年齡組的男子世界冠軍,最終都獲得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的稱號,尤其是小妹朱迪特·波爾加,連續26年連續排名女子世界第一,入選金氏世界紀錄。“波爾加三姐妹”不僅是國際棋壇的一個奇特現象,也是人類其他領域罕見的現象。

基本信息

三姐妹簡介

波爾加三姐妹 波爾加三姐妹

波爾加三姐妹的中文名字分別是:蘇珊·波爾加、索菲亞·波爾加和朱迪特·波爾加。她們都是神童,都擁有西洋棋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的稱號。

波爾加三姐妹在西洋棋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像英國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已成不朽經典,小妹安妮·勃朗特成就稍低,卻也有《艾格妮斯·格雷》傳世。正如勃朗特姐妹一樣,波爾加姐妹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三姐妹成就

大波爾加

大姐蘇珊·波爾加,4歲開始下棋,曾是匈牙利西洋棋歷史上最神奇的神童:不曾上學,卻會說5門外語;10歲時就參加了匈牙利國內的成人西洋棋比賽,並且成為國家大師;11歲贏得男子比賽的冠軍;12歲獲得捷克斯洛伐克公開賽的第四名;15歲拿到了男子國際大師的標準分;17歲獲得了參加男子世界冠軍賽區際賽的資格。

1994年大波爾加和以色列電腦工程師雅各布·舒茲曼結婚,定居紐約。1996年,大波爾加以挑戰者的身份在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賽中以8.5比4.5戰勝謝軍,從而成為了西洋棋歷史上第八位女子世界冠軍。1996年3月1日,匈牙利總統根茨在國會大廈舉行隆重授獎儀式,授予大波爾加“匈牙利共和國軍官十字勳章”,以表彰她為匈牙利的西洋棋運動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她是匈牙利西洋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世界冠軍稱號的棋手。她還被匈12家報紙評為最佳運動員。

2003年,大波爾加被美國棋協正式任命為美國女隊主教練。2005年8月1日,蘇珊·波爾加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花園市一家大型購物中心內同時和至少326名選手下西洋棋,打破了由英國棋手安德魯·馬丁以前創下的同時和321人下棋的金氏世界紀錄。

中波爾加

二姐索菲亞·波爾加,在三姐妹中性情最為溫和。她在7歲時就曾獲得了匈牙利11歲組的男子冠軍,9歲時則奪得了14歲組的男子世界冠軍。在2002年的一項超快棋比賽中,她和丈夫以色列棋手科薩什維利會師決賽,成為西洋棋界的美談。也許是性格上的原因,她在下棋方面的成就比她的姐姐和妹妹略有不及,但也相當了得。

小波爾加

波爾加三姐妹 波爾加三姐妹

小妹朱迪特·波爾加,12歲時參加世界青年西洋棋錦標賽就奪得男子12歲組冠軍,得到“外星少女”的美譽。未滿13歲,她的國際等級分就進入了世界前100名。

雖然從未加冕棋後,但小波爾加被公認20世紀至21世紀初世界最強的女棋手。1996年1月,她的國際等級分突破2675分,進入世界前10名,2005年更是一度排到世界第8。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棋手當中,她是惟一的女性代表。其鼎盛時期,曾在“性別大戰”中戰勝過阿納托里·卡爾波夫、加里·卡斯帕羅夫等多位世界棋王。

1988年和1990年,小波爾加隨匈牙利女隊兩次贏得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錦標賽金牌。2002年和2014年,她隨匈牙利男隊兩次贏得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錦標賽銀牌。

1996年,小波爾加與獸醫博士方特·古斯塔夫相識,一見鍾情。結婚生下兩個兒子後,小波爾加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重拾酷愛的西洋棋。小波爾加復出後參加的比賽比過去少了些,但她的等級分依然超過2700分,2012年還排名世界第32位,依然是前100名中惟一的女棋手。直到2014年,女子世界冠軍、中國棋手侯逸凡才成為進入前100名的另一位女棋手。

2012年10月1日,小波爾加在塔林被國際棋聯授予2012年度西洋棋女神“卡伊莎”獎。截至2002年,小波爾加曾10次當選世界最佳女棋手,並當選為二十個世紀西洋棋最佳女棋手。

從1989年2月至2014年3月,小波爾加連續25年零1個月連續排名女子世界第一,是保持連續排名女子第一時間最長的棋手,併入選金氏世界紀錄。這項紀錄一直保持到2015年1月。直到2015年2月3日,21歲的中國女將侯逸凡以2675.2分的等級分首次超越已經退役的小波爾加。2015年3月1日在國際棋聯正式公布的最新等級分中,侯逸凡以2686分的分數超過小波爾加。至此,小波爾加才正式退出西洋棋女子等級分榜首的位置。2015年8月,小波爾加宣布退役。退役後的小波爾加在2015年6月被任命為匈牙利西洋棋男隊主教練。

波爾加實驗

波爾加三姐妹及其父母親 波爾加三姐妹及其父母親

據說波爾加三姐妹在西洋棋領域取得的傑出成績,緣於其父親拉斯洛·波爾加的教育實驗。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曾向美國政府提出一個極荒謬的要求:“如果給我10個健康嬰兒,通過不同的訓練設計,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10個孩子培養成優秀學者或傑出藝術家或超級罪犯。”華生當然無法完成這個實驗,但他的這一怪誕的想法卻讓匈牙利心理學講師,即波爾加三姐妹的父親拉斯洛·波爾加怦然心動,他產生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趕快與未婚妻結婚生子,拿自己的孩子做培養天才的“波爾加實驗”。

拉斯洛的未婚妻克拉拉是俄羅斯人,兩人在布達佩斯初次見面的話題就是“波爾加實驗”。他們結婚後,1969年大女兒蘇珊·波爾加出生。蘇珊在3歲時的一天無意在抽屜中發現一副漂亮的木製西洋棋,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拉斯洛夫婦很快發現,蘇珊對棋很有悟性,於是就帶她參加各種比賽。在比賽中,4歲大的蘇珊竟獲得了匈牙利11歲以下男子組冠軍,7歲成為女子象棋大師,10歲打入全國女子成人組決賽。

蘇珊的成功給了拉斯洛靈感,他真正開始了他的波爾加實驗:讓孩子選擇西洋棋。蘇珊10歲時,索菲亞5歲,朱迪特也4歲了。拉斯洛運用心理學,把比她們大的蘇珊關進一個房間裡接受下棋訓練,故意顯得很神秘。一開始,朱迪特和索菲亞並沒有在意,她們兩人更熱衷於玩毛絨玩具或遊戲。但有一天,朱迪特發現,大姐總是進房間裡做什麼,而且房間門緊閉。這讓聰明機靈的朱迪特產生了好奇心。拉斯洛故意逗朱迪特和索菲亞,神秘地告訴她們,蘇珊在玩有趣的遊戲,而且只有學會下棋才能進那裡玩。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儘快進到那個房間的渴望,朱迪特和索菲亞幾乎同時開始學下西洋棋。朱迪特和索菲亞在棋上像大姐一樣很有靈氣。拉斯洛逐漸增加孩子們下棋的訓練時間,每天訓練的時間長達5至6個小時。

拉斯洛運用他全部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設計和訓練三個女兒。他為孩子開列的訓練項目多達40多項,每項都包含某種或多種心理素質和能力的訓練。經過如此嚴格訓練的三姐妹,都在棋壇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創造了奇蹟。期間,波爾加三姐妹從未到學校接受過一天教育,她們也因此成為西洋棋教育的美麗傳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