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大

波哥大

聖菲波哥大,原名波哥大(Bogotá),1991年7月3日改名為聖菲波哥大。哥倫比亞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西側的蘇馬帕斯高原的谷地上,海拔為2640米,雖然靠近赤道,但因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四季如春;因地處哥倫比亞腹地,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城市近郊山嶺環繞,林木蒼翠,景色壯麗,是美洲大陸上的著名旅遊勝地。人口703.3萬(2007年人口普查估計)。城市面積1587km2,大市區面積1731.9km2。年平均氣溫14℃。由於聖菲波哥大景色秀麗,四季如春,名勝古蹟眾多,因此被譽為“南美的雅典”。

基本信息

地理

波哥大波哥大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西側的蘇馬帕斯高原的谷地上,海拔為2640米,雖然靠近赤道,但因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四季如春;因地處哥倫比亞腹地,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城市近郊山嶺環繞,林木蒼翠,景色壯麗,是美洲大陸上的著名旅遊勝地。人口649萬(2001年)。年平均氣溫14℃。

歷史

聖菲波哥大歷史悠久。在遠古時代,這裡一直是印第安人的棲息地。1498年,哥倫布曾到過哥倫比亞海岸。

波哥大鬥牛場
鬥牛場

波哥大始建於1538年,最初為印第安奇布查人的文化中心。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貢薩洛·希門尼斯·德克薩達率領殖民軍到達這裡,殘酷屠殺印第安人,倖存者紛紛逃往他處。1538年8月6日,殖民主義者在這塊灑滿印第安人鮮血的土地上破土動工,興建波哥大聖菲城,1819年至1831年為大哥倫比亞首都。
1785年和1827年,該城兩次遭到地震的破壞。重建後,城區不斷擴大,並逐漸成為哥倫比亞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於1886年被定為哥倫比亞共和國首都。1991年7月2日,哥倫比亞全國修憲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將波哥大改名為聖菲波哥大,並決定從是年7月3日開始正式使用這一名稱。

旅遊

名勝古蹟

聖菲波哥大是一座具有南美特色的歷史文化古城,城內的許多名勝古蹟蜚聲於世。公元16世紀、17世紀所建的大學、博物館、天文台、教堂等古老建築迄今保存完好。
廣場
玻利瓦爾廣場是根據西班牙王室命令建造的西班牙式大廣場,其中的大教堂是在原西班牙教堂的舊址上興建的。大教堂氣勢宏偉,兩端的兩座鐘樓高高聳立,塔尖直指蒼穹。廣場中央,一座西蒙·玻利瓦爾騎著駿馬的高大雕像矗立在約3米高的碑身上,雄偉莊嚴;四周裝有帶彩燈的噴泉,每到夜晚,彩燈大開,泉水四射,流光閃爍,五彩繽紛。
廣場四周聳立著形態各異的雄偉建築。富麗堂皇的聖卡爾洛斯宮,是一座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築,曾後先後作為聖菲皇家圖書館和獨立後的國家總統府。當年玻利瓦爾曾在宮內居住過,院內有他親手栽種的胡桃樹,1828年9月25日,他為躲避一次暗殺,曾從臨街的窗戶一躍而下,逃到聖阿古斯丁河石橋下隱藏了兩個小時才幸免於難,如今在這扇窗戶上,還懸掛著記載此事經過的木牌。座落在玻利瓦爾雕像後面的國會大廈,修建在波哥大建城時的遺址上,內有反映奴隸獲得自由時狂歡場面的大型壁畫,橢圓形玻璃大廳是舉行隆重宴會的地方,大廈建築式樣別致,格外引人注目。
教堂
波哥大城內古老教堂眾多,有著名的聖伊格納西奧教堂、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聖克拉拉教堂、貝拉克魯斯教堂

波哥大耶穌基督大教堂
耶穌基督大教堂
等。
聖伊格納西奧教堂建於1605年,迄今保存完好,教堂內擺設在祭台上的一件件金製品,製作精美、巧奪天工,是出自古代印第安人之手的稀世珍品。
聖弗朗西斯哥科教堂,建於1567年,是哥倫比亞最輝煌、最美麗的教堂。教堂內懸掛著哥倫比亞著名畫家瓦斯克斯菲蓋羅厄瓜多畫家米蓋爾·德聖地亞哥的作品。聖伊格那西奧大教堂別具風格,教堂中怪誕的形式複雜的祭壇木雕畫是由瓦斯克斯製作的。人們還可在此觀賞到綠寶石鑲嵌的著名的純金飾品,這些貴重的飾物是由何塞·德加拉斯花了7年時間鑲製成的。
博物館
波哥大市中心的聖坦德爾公園內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黃金博物館——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也是國家的重要古蹟
波哥大
波哥大
之一。博物館始建於1939年,當時只有幾個農民提供10多件展品,現已收集到3.5萬多件金器。館內的展品琳琅滿目、富麗堂皇,都是古代印第安人的裝飾品和舉行各種宗教儀式用的器皿,如耳環、鼻環、項鍊、別針、手鐲、腳鐲和各種壺、杯、碟、碗、盤、面具、香爐等,多達2.4萬件。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大多是用微薄如紙的金箔、細如髮絲的金線製作的,每件金器上都帶有一定含義的形象和圖案。據說,這些金器是印第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6世紀之間製作的,可見當時的印第安人的冶煉技術和工藝水平已達多么高的程度。遊客在開始參觀時,黃金博物館大廳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突然,燈光齊明,大廳四周玻璃櫃裡的各種黃金展品,剎時金光閃閃,光彩奪目。正在觀眾如臨仙境之時,悅耳的印第安樂曲緩緩四起,仿佛把人們帶入神話般的黃金世界。
館內最吸引人的是“黃金大廳”,展出的是數百件稀世珍品。館內燈火通明,播送的印第安音樂輕脆悅耳,使人仿佛漫遊在神話中的“黃金世界”。
市內的歷史博物館是反映印第安人文明的古建築,曾被稱作“圓形監獄”。現在已經開闢成考古、種族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除了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外,還陳列著上千具木乃伊,供研究和參觀。

自然風景

聖菲波哥大還有許多引人入勝的自然風景名勝。蒙塞拉山風景區在城市北部,海拔3600多米,一座白色的教堂依

波哥大
波哥大
山而築。站在山顛眺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離城不遠的特肯達馬瀑布,長20公里,落差120米,氣勢磅礴,是哥倫比亞的奇景之一。近郊山丘環繞,樹木青翠,盛產綠寶石和鮮花。寶石蘊藏量居世界首位,鮮花出口是哥倫比亞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波哥大城市區主要街道筆直寬闊,來往車道之間有草坪花圃相隔。大街小巷、宅旁空地和房屋陽台上,都種植著各種花卉。大街上到處都是出售鮮花的小攤,攤上擺滿了丁香、小菊、蘭花一品紅杜鵑以及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奇花異卉,含笑盈枝,絢麗多采,香氣襲人,將一座高樓林立的城市點綴得萬紫千紅,格外美麗。離市區不遠的特肯達烏瀑布,從懸崖峭壁上飛流直下,高度達152米,水珠散飛,霧氣騰騰,氣象萬千,蔚為壯觀,被列為哥倫比亞的奇景之一。
城北的蒙塞拉特山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乘電纜車從山腳到山頂僅須10-分鐘,站在山頂白色小教堂前眺望,全城景色一覽無餘。

經濟

聖菲波哥大是哥倫比亞全國經濟中心。工業有汽車裝配、水泥化工紡織藥品皮革啤酒、綠寶石加工等部門。

交通

聖菲波哥大還是全國陸空交通中心,有鐵路、公路通往沿海各大城市,泛美公路和西蒙·玻利瓦爾國際公路溝通國內和鄰國各大城市。聖菲波哥大國際機場直通南美各大城市和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

文化

友好城市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波哥大
馬德里,西班牙
墨西哥城,墨西哥
邁阿密,美國
首爾韓國
渥太華加拿大
利馬秘魯

咖啡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優質咖啡的最大生產國,傳統的深度烘烤咖啡具有濃烈而值得懷念的味道。哥倫比亞咖啡是少數冠以國名在世界上銷售的原味咖啡之一,該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咖啡豆出口國。營養豐富,有的具有堅果味。經常被描述為具有絲一般柔滑的口感。在所有的咖啡中,它的均衡度最好,口味綿軟、柔滑,可以隨時飲用。哥倫比亞最重要的生產地區簡稱MAM(Medellin、Armenia、Manizales三個名稱的首字母),供出口的哥倫比亞頂級咖啡中,大多數產地為MAM。麥德林(Medellin)地區的咖啡質量最佳,售價也高,特點是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香味濃郁,酸度適中。

綠寶石

綠寶石,又名祖母綠或呂宋玉,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並稱世界四大珍貴寶石。傳說,綠寶石能養眼怡神,古希臘人稱它為“發光的寶石”。它代表幸運、財富、信義和永生,象徵尊貴、美好和豐收。人們相信,綠寶石還能帶給情侶們忠貞不渝的情感。
綠寶石的主要產地集中在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巴西非洲尚比亞。綠寶石的硬度在7.5到8之間。顏色是鑑定寶石品質優劣的重要因素之一。顏色翠綠的是難得的佳品。有些綠寶石雖然通透,但是顏色不深,巴西出產的綠寶石顏色深,不通透,兩者價值都不高。哥倫比亞的綠寶石品質上乘,人們形容最好的綠寶石時說:“它好像能滴出油來。”這種寶石顏色呈深翠綠色,整體通透,閃閃發光,富有極強的生命力,1克拉價值5萬美元。
愛情的傳說
哥倫比亞的綠寶石大部分來自首都波哥大的4個礦場,其中,木索的綠寶石產量最多,品質最好,被譽為“女神的眼淚”。
據木索當地人講,從前這裡有個保護神名叫阿萊。他是土地的創造者,也是木索人的締造者。一天,阿萊來到聖河卡拉雷,用泥捏了兩個偶人,女孩取名富拉,男孩取名特納。阿萊把偶人放進河裡,清澈的河水賦予這兩個偶人生命。他們就是最早的木索人。阿萊教他們耕田,織布,製造陶器,如何抵禦野獸的襲擊,給了他們無限的自由,讓他們永葆青春。阿萊強調說:“享受這一切的惟一條件就是,兩個人永遠相愛,忠貞不渝,否則將受到嚴懲。”
日子在平靜中度過。富拉和特納幸福地生活,繁衍後代,他們創造了木索的繁榮。有一天,一個叫薩爾比的異族青年為尋找奇花來到木索。在富拉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奇花。兩人走在山谷中,富拉禁不住薩爾比的甜言蜜語,與他墜入愛河。
傷心的特納削尖木棍,用力刺穿自己的胸膛。木棍同時也刺向富拉。愛人的鮮血和自己身體的疼痛讓富拉悔悟了,她的哭喊聲打破了山谷的幽靜,化成團團飛舞的蝴蝶,她的眼淚在陽光下變成一座座綠寶石山。
哥倫比亞的稀世之寶就叫“富拉特納”。它是一條由柱形、未經打磨、翠綠透明的綠寶石串成的項鍊,重100克拉。相傳,公元1600年,木索地區洪水泛濫,沖走了大量泥沙。洪水過後,人們回到家園,在河底的污泥里意外地發現了一批形態獨特、色澤碧綠的綠寶石。他們把這些未經雕琢的寶石鑲成一條別致的項鍊,並視它為綠寶石中的珍品。
波哥大寶石街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綠寶石和寶石飾品交易市場,每年的交易額達10億美元。
波哥大市中心有一條綠寶石街,雲集了大大小小上百家首飾店和手工作坊,也匯聚了世界上最好的打造綠寶石首飾的工匠。
在寶石街,人們經常能看到頭戴巴拿馬草帽的小販,他們手裡托著好幾包綠寶石向路人兜售。不懂綠寶石的人千萬不能隨便從攤販手裡買寶石,很多看似美麗的寶石,其實都是贗品。有經驗的人告訴我,識別綠寶石的簡單方法是:對著陽光看綠寶石,一般都會看到一些細小的裂紋,稱為“斷岡”。裂紋越少的綠寶石越好,如果一顆寶石毫無瑕疵,價格必定不菲。普通人最好到有信譽的商店購買綠寶石。
又名“祖母綠”
祖母綠的英文名稱為Emerald,又叫“呂宋綠”、“綠寶石”,祖母綠一詞是起源於古波斯語並演化至今的。它是一種含鈹鋁矽酸的結晶體,晶體形態呈六方柱狀,硬度7.5-8,是綠柱石家族中最珍貴的成員。具翠綠色或濃綠色,其化學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Cr2O3而形成綠色。最上等的祖母綠顏色鮮艷、純正而勻淨。祖母綠是最珍貴寶石中的一種,被稱之為"綠色寶石之王"。
祖母綠青翠悅目,它的顏色代表著每當春天來臨時大自然的美景和許諾的標記,也是忠誠、仁慈和善良的象徵。國際寶石界把祖母綠定為“五月的生辰石”。羅馬著名學者普林尼對祖母綠的讚賞是這樣描述的:“……可以說沒有任何綠色那么濃。除各種貴重寶石外,它是唯一能使人百看不厭的寶石。不論是陰是晴,或是人工光的影響,都不使它呈現何種變化,它總是發出柔和而又濃艷的光芒。”
1600年,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以北200公里的莫索,一次洪水過後,黑色的污泥中竟然露出了翠綠色的祖母綠寶石的晶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摩斯卡斯人挑選出最好的晶體製做成一條精美的項鍊獻給了當地的法拉公主,這座祖母綠礦山也因此被命名為法拉。天然祖母綠有包裹體和裂隙,但製作這條祖母綠項鍊的晶體大且美麗,很少瑕疵,既是名貴的寶石首飾,又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確實堪稱絕世佳品。這條項鍊後來被一華僑長美沙家族購買保存到現在。1993年的北京國際貿易博覽會上,有一位美國富豪出價兩億美元打算購買這條項鍊,遭到項鍊主人的拒絕。長美沙家族向來都以擁有這條價值連城的項鍊感到自豪。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綠晶體是於1956年在南非發現的,重達2.4萬克拉(合4.8公斤)。世界上最著名的祖母綠產地是哥倫比亞的穆索和奇沃爾。世界上最有名的祖母綠是德文郡祖母綠,是一塊未經切割的美麗的綠色祖母綠晶體,重1383.95克拉,1891年退位的巴西皇帝堂·皮德羅一世把它作為禮品贈給第六代英國德文郡公爵,並由此得名,現在仍然保存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其他

標誌

波哥大
波哥大
聖菲波哥大市旗由紅、黃兩色橫帶組成。黃色代表正義、仁慈、聖潔、善良;紅色代表自由、健康和仁愛。城徽中央為一隻張開雙爪的雄鷹圖案,代表堅定和強猛,周圍鑲嵌著9個紅色的石榴,代表著勇敢。遇有全國慶典或全城的紀念日,國家機構的公共建築物都要把城徽放在顯見的位置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