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養生

泡腳養生

據文獻記載,早在周代,人們便了解了足浴的治病作用。春秋《禮記》翔實記載了以中草藥煎湯熏、浸泡的“熏、蒸、浸、泡”療法。西周時期足浴盛行於宮廷王室,用來潔身、治病、避邪。足浴療法從唐朝起開始套用到臨床各科,至明清進入鼎盛階段。 2000多年的中華醫學證明,泡腳其實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養生方法。或許是許多人不能堅持的原因,泡腳的養生效果並未得到廣大的認可。面對人類愈來愈複雜的生存環境,空氣污染,地溝油,有害的食物添加劑等等,我們不得不重視泡腳養生其中的一個重要功效——排毒清毒。         在古代就已經有泡腳這項養生了.腳是人身體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也是最重要的部位.冬天泡泡腳可以緩和寒冷。  

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熱水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從醫學理論來講,腳上有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反射區和穴位,以及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 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鬆。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熱水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3)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句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中藥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濕,通過中藥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泡腳養生,源遠流長——泡腳養生的歷史淵源

據文獻記載,早在周代,人們便了解了足浴的治病作用。春秋《禮記》翔實記載了以中草藥煎湯熏、浸泡的“熏、蒸、浸、泡”療法。西周時期足浴盛行於宮廷王室,用來潔身、治病、避邪。足浴療法從唐朝起開始套用到臨床各科,至明清進入鼎盛階段。《金匱要略》、《理瀹駢文》、《醫宗金鑒》等中醫經典,對足浴療法都有詳細記載。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巨著《黃帝內經》將足浴養生上升到理論高度。

·民間歌謠:“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長壽,百歲不稱奇”。

·蘇東坡曰:“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東坡居士在詩中寫道:“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鼓”。

·陸放翁道:“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澆湯”。

·外治法祖師吳師機在《理論駢文》道:“臨臥濯足,三陰皆起於足,指寒又從足心入,濯之所以溫陽,而卻寒也”。

·神醫扁鵲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現了用中草藥泡腳祛病的方法,推崇“足是人之根,泡腳治全身”的卓越功效。

·唐朝一代美女楊貴妃經常靠足浴來養顏美容;

·北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每晚都運用足浴來強身健體;

·清代名臣曾國藩更是視“讀書、早起和足浴”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舉;而貴為“天子”的乾隆皇帝,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的養生之道。

·近代京城名醫施今墨也是每晚必用中藥泡腳養生。

自古以來“睡前洗腳”不僅是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是人們的養生法寶,即所謂“睡前一盆湯,到老無病秧”。“睡前洗腳”一方面可以清潔雙足,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泡腳暖足,可以提高睡眠質量,強健機體,延年益壽。

泡腳材料

蘿蔔熬水泡腳

有腳臭病的人,可用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忙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鹽姜水泡腳

熱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數分鐘,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鬆,可消除疲勞。

陳香足清泡腳

取一小包陳香足清藥粉加沸水1000-1200毫升,並滴入5ml中藥油,攪拌,溶解。待溫度適中,用藥液泡洗患足15-25分鐘,每日1次。

中草藥泡腳對人體的好處

中草藥泡腳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理,以經絡學說和現代足部反射療法理論為指導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外治法中獨具特色的一種自然療法。套用中草藥泡腳好處很多。

●中草藥足浴具有“排毒養顏”和“減肥降脂”的獨特作用。

●中草藥足浴可調節恢復植物神經功能,改善睡眠,緩解人體緊張狀態。

●中草藥足浴能興奮神經,刺激心血管功能,強壯體質,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中草藥足浴可活躍末梢神經,增強記憶,延緩人體衰老,有效防止人體各種血管疾病。

●中草藥足浴可調節人體內分泌和體內脂肪、蛋白質、糖、鹽的代謝平衡,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內外環境,有效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和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中草藥足浴可提高人體自我調節機能,恢復身體自我平衡。

●中草藥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減輕腿部的靜脈淤血,防止下肢靜脈曲張。

●中草藥足浴可以有效地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

●採用中草藥足浴,藥物的有效成分未經胃腸吸收和破壞,也不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中草藥泡腳具有“簡便易行,效果顯著,安全舒適,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可廣泛適用於各個家庭,各個年齡階段人群的養生保健,也可廣泛適用於“內、外、婦、兒科,皮膚科、骨科”等諸多疾病的康復治療。

泡腳養生的作用原理:

一、全息原理:

生物全息理論指出:在人體的雙足都客觀存在著與人體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區域,即反射區。通過刺激這些反射區就能調節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雙足有62個基本反射區,像人體的一個縮影,它時時刻刻關注著人體各部的健康情況。經常性地通過中草藥足浴來刺激反射區,能提高藥物的吸收,加快藥物的輸布,在反射區刺激感應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下,促使全身血液的通暢、調節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臟腑器官的病理變化,提高肌體的免疫力。

二、經絡原理:

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記載:陰脈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所謂經脈之行,三經皆起於足。既足部是三條陰經的起點,三條陽經的終點,足部六條經脈的井、滎、俞、原等穴位均位於足部。在這些經脈上雙足部共有66個穴位,這些穴位對各種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與全身各臟腑器官密切相連,通過中草藥足浴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溫煦臟腑的作用,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效果。

三、循環原理: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下肢體由於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不是很好,而內臟器的血液循環多是細小的血管,因此血液的回流就更不好。採用中草藥足浴時,一方面由於溫熱效應、藥物作用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使下肢及內臟中的血液也加入到體循環中來,使人體中毒素及廢物通過新陳代謝的作用排出體外。另一方面足部的毛細血管及末梢神經都非常豐富,通過刺激這些穴位擴張足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環,增強神經敏感程度促使藥物離子的進入,使藥性能快速地通過經絡傳導有效的輸布全身,再結合足部反射區的刺激效應,共同調節臟腑功能,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

四、物理原理:

在中草藥足浴過程中,通過熱能作用、水壓作用、藥物離子運動等物理因子共同作用,刺激足部,以激發機體自身調節作用,促進機體產生抵抗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抑制或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達到調節臟腑代謝和防病治病的功效。同時在生物負離子能量作用下,使腦垂體的神經細胞、腦腺和淋巴細胞至最大限度地被激活,進而提高抗體物質對病菌、病毒的鑑別和殺滅功能,促進體內毒素隨汗腺、泌尿系統等排泄器官排除體外。

泡腳養生有講究——哪些人不適合泡腳養生

儘管足浴養生簡便易行,無副作用,但御義堂認為並非對任何人都適合。

●治療性足浴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妊娠及月經期的婦女不宜進行足浴。

●各種嚴重出血病或局部受傷在24小時以內的患者不宜進行足浴。

●惡性腫瘤、腎衰竭、心力衰竭、敗血症等各種危重病患者不宜進行足浴。

●急性傳染病、外科急症和中毒的患者不宜進行足浴。

●正處於大怒、大悲、大喜之中的人士不宜進行足浴。

●身體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或患精神疾患的人士不宜進行足浴。

●飯前、飯後30分鐘以內或過飢、過飽以及醉酒後的人士不宜進行足浴。

●足部患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嚴重感染以及較重靜脈曲張者不宜進行足浴。

●屬特異體質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現過敏反應,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足浴。

●在足浴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足浴者“神志、面色、出汗”等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足浴。

●足浴過程中由於足部血管受熱擴張,可能會出現頭暈等現象,若出現這類現象時,應暫停足浴,平臥休息,待症狀消失後再行足浴。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泡腳養生之泡腳排毒,輕鬆一身

人體正常排出體內毒素和廢物的方式一般有三種:即出汗,小便,大便。

中草藥足浴[九味清毒散]在促進人體排毒養身方面有著獨特作用。臨床研究表明:通過中草藥足浴,選用有針對性的中草藥組方,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在藥物和溫熱效應的共同作用下,進入體內,可明顯地加快人體血液循環,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感覺發熱而後微微出汗,促使體內的毒素和廢物隨汗腺排出體外。

另一方面,由於血液循環逐漸加快,也會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速度逐漸加快,也會促進部分體內的毒素和廢物隨泌尿系統和排泄器官排除體外,從而達到排出體內毒素,提高機體抵抗力,快速恢復自身活力的作用。

泡腳養生護理要點

●足浴用水一般採用自來水或活性水,水量應淹過踝關節為度。

●足浴容器以木製盆為最好,高度應超過20cm,寬度以能容納雙腳即可。

●足浴溫度以感覺溫熱舒適為宜,一般可控制在45-55℃。老人和兒童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高,一般可控制在35-45℃。患風寒感冒及素體畏寒怕冷的人士,水溫可控制在50-60℃。

●養生保健足浴每次在30-45分鐘即可,康復治療足浴每次在45-60分鐘為宜。

●養生保健足浴可每天1次,康復治療足浴可每天2次。

●足浴前最好先用香皂或沐浴液清除足部污垢。

●足浴過程中可時常緩慢蹉動雙足並儘量保持水溫恆定,儘量達到遍身微汗的效果。

●足浴過程中配合足部穴位和足部反射區的按摩或其它物理刺激效果更佳。

●足浴後應立即擦乾足部,避免受涼。

●對溫度感應失去知覺或對溫度感應遲鈍者,應先以手試試水溫,避免燙傷。

●老人和小孩以及高血壓、中風康復期患者等應在成人陪同下進行足浴。

●有傳染性皮膚疾病者,應注意自身傳染和被感染的可能。同一家庭成員,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浴盆,以防止交叉感染。

春夏秋冬宜順時養生——四季如何泡腳養生

針對如今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中草藥浴足”,專家指出,不要以為名貴藥材的組合對自己的健康一定最好。中草藥足浴最重要的是: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體質和不同的健康需求,選擇足浴所用的藥物。

春季如何養生?

春季,萬物復甦,所有的生物都充滿了生機,所以此時的養生保健需要注重心理與精神的調養,充分保持心胸開闊,心情舒暢,豁達,樂觀,靜心定神。《黃帝內經》:春三月要夜臥早起,披髮緩行,廣步於庭,以使志生。

春季主生髮,萬物生髮,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宜以養肝為主。

春天用中草藥泡腳,有助於提昇陽氣,防止下垂,即所謂“春天泡腳,昇陽固脫”。

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萬物生長茂盛,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對於人體而言就是新陳代謝的旺盛時期,所以夏季的養生保健宜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黃帝內經》:夏三月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

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生之道宜以養心為主。

夏天用中草藥泡腳,有助於去除暑濕,寧心安神,即所謂“夏天泡腳,祛濕除濁”。

秋季如何養生?

秋天,是萬物成熟,是收穫的季節,此時天氣由熱轉涼,早晚溫差較大,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屬於陽陰互相轉換時期,所以秋季養生要順應陽氣漸降,萬物收斂的特點。《黃帝內經》:秋三月,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之道宜以養肺為主。

秋天用中草藥泡腳,有助於宣降肺氣,潤腸通便,即所謂“秋天泡腳,肺潤腸闊”。

冬季如何養生?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自然界的生物都進入了休眠狀態,以蓄積能量。此時萬物斂藏,人體陽氣也處於內收階段,新陳代謝處於相對緩慢,所以冬季養生關鍵在於“藏”。《黃帝內經》:冬三月,萬物閉藏,水冰地凍,無擾乎陽,必待日光。

冬天主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養生之道宜以養腎為主。

冬天用中草藥泡腳,有助於積蓄能量,溫暖臟腑,即所謂“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編後語:

[御義堂]認為健康是我們一生最大的財富!

除了堅持泡腳養生以外,還需要注意飲食的調養,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和社會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態,愉悅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體,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