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民陣線

法國國民陣線

法國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由勒龐於1972年組建。

基本信息

簡介

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成立於1972年10月,前身是被取締的極右組織“新秩序黨”。黨員約10萬人,多為中小工商業者。1986年議會選舉中首次進入國民議會。代表極端民族主義思潮,煽動排外情緒,強調“要把法國歐洲控制和世界主義中拯救出來”,呼籲“進行一次反對新共產主義和世界主義的十字軍討伐”。黨主席讓-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2002年首輪總統選舉中勝出,對法朝野上下和歐洲政壇震動極大,在第二輪中被法左右翼聯手擊敗。近來,由於法經濟社會矛盾突出,該黨影響再度上升。

正式分裂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去年底發生內訌,到今年初終於公開分裂,這是在法左右翼實行共處,傳統左右翼政黨為迎戰6月歐洲議會選舉而進行聯合或重組的背景下出現的新情況。

國民陣線正式分裂為兩個黨

1月23-24日,國民陣線總代表布律諾·梅格雷在南方羅訥河口省小城馬里涅納召開了一次特別代表大會,並宣告成立了新黨“國民陣線—國民運動(簡稱國民運動)。

馬里涅納代表大會是在梅格雷派獲得1.8萬名黨員(約占被徵集簽名的國民陣線黨員總數的40%)的簽名支持下召開的,被稱為國民陣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有2500名代表參加,通過秘密投票的新方法,從450名候選人中選舉產生了一個由130人組成的“全國委員會”。梅格雷當選為國民運動主席。讓—伊夫·勒加洛和菲利普·奧利維埃分別擔任黨的正副總代表,塞爾日·馬爾蒂內和弗朗克·蒂梅爾曼則擔任正副總書記。

梅格雷在與會代表的熱烈歡呼聲中發表了閉幕詞。他強調指出,國民運動“代表著國民陣線的絕大部分生力軍”,“國民陣線的正統性在我們一邊”。他重申要堅持“國民陣線的綱領和價值觀”,同時也明確表示要“選擇新的基調和新的方法”。他在抨擊勒龐派“熱衷於抗議、批判政治和對前途悲觀失望”的同時,強調要採取“建議、革新、奪權的新行動方式”,使國民運動在今年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成功,成為僅次於傳統左右翼政黨的法第三大黨。

馬里涅納代表大會標誌著法極右翼國民陣線分裂成兩個黨。1月24日,勒龐在法國電視二台直播的“論戰”節目中,對馬里涅納代表大會進行了猛烈的反擊。他譴責梅格雷召開這次大會是一個“陰謀”,一次“真正的密謀行動”,指責梅格雷派“忘恩負義”,是“資產階級的極右翼”,“同某些與愛麗舍宮有聯繫的人士進行勾結”。勒龐拒不接受大會授予他的國民運動名譽主席這個“有毒的禮物”。但他的長女瑪麗—卡羅莉娜卻進了新黨領導機構,是黨內第七號人。

創建人簡介

讓-瑪麗·勒龐 (Jean-Marie Le Pen) 1928年6月20日生於特立尼達島。曾就讀於聖梅克桑預備役軍官學校巴黎大學法學院。1949年至1951年任大學生組織主席。195
讓-瑪麗·勒龐讓-瑪麗·勒龐

4年任駐印度支那傘兵營準尉軍官,翌年作為法國殖民遠征軍《快艇》報記者前往越南。1956年勒龐投身於以小商人、手工業者為主體的右翼運動——布熱德運動,並任黨團主席。1957年任第十空降師第一傘兵團中尉排長。20世紀60年代加入提倡法西斯主義的新秩序黨。1958年至1962年為國民議會議員。1972年該黨分裂後創立國民陣線,並任主席。1974年第一次參加競選總統,得票甚微。後當選為巴黎第二十區參議員。

1984年6月在歐洲議會選舉中,首次當選為歐洲共同體議會代表。1986年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議員。1995年4月,代表法國國民陣線參加法國總統競選,在競選中獲得了15%的選票。同年8月在地方選舉中,他的黨取得南方3個重要城市的控制權。1997年3月,他再次當選為國民陣線主席。2000年4月被逐出歐洲議會,被禁止擔任公職一年。在2002年4月舉行的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他的得票率僅次於現任總統席哈克排在第二位,獲得參加第二輪投票競選總統的資格。在第二輪選舉中,他被席哈克以絕對優勢擊敗。在同年6月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中,支持席哈克總統的法國傳統右翼政黨以壓倒多數獲勝,他領導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未獲任何席位。2007年總統選舉,勒龐獲得10.5%的選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