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仙山

泉州九仙山

九仙山風景名勝區為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九仙山的美可以歸納為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最大的特點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華北罕見,令人叫絕。除此之外還有江西饒九仙山,福建德化九仙山,福建東山島九仙山,山東曲阜九仙山,福建省屏南九仙山和福建建甌九仙山。

基本信息

簡介

泉州九仙山泉州九仙山
福建德化九仙山位於福建德化縣,位於中國古瓷都德化西北部的赤水、上涌、大銘三鄉鎮交界處,距縣城35公里,海拔1,658米。據縣誌載,昔有道士九人居此修道仙去,故得名。山上奇岩兀立,怪石遍布,峰巒競秀。著名的有永安岩、龍池、靈鷲岩、仙棋枰。原為道教場所,後為佛教所據。明代在永安岩、靈鷲岩建有廟宇,今僅存木構殿宇殘跡和彌勒造像一尊。另有許多富於神話色彩的古蹟和40多處詩刻、題刻。建國後,此山闢為遊覽區,有公路直通山頂。

風景名勝

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氣象景觀——雲瀑、佛光;人文景觀——唐代石雕彌勒佛是九仙山風景區的特別佳景。九仙山是歷代閩南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活動重要場所之一,是泉州市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九仙山年均霧日300天、相對濕度87%、平均風速7.0米/秒分別次於四川峨嵋山、千佛山、吉林天池,列居全國第二,山頂有全國重點、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氣象站——九仙山氣象站。山上由於長年雲遮霧繞,風雲變幻、經常出現雲海、雲瀑、佛光等氣象景觀;冬天,瑞雪紛飛,銀裝素裹,是閩南觀雪景的絕佳去處;還有高山奇葩——午時蓮,奇竹——四角竹、奇樹——一木四樹以及珍稀的蠑螈(四腳魚)。九仙山的奇石,千姿百態,形態逼真。有仙桃石、壽龜石、夫妻蹺蹺石、鏇轉石,還有的如鼓、如狗、如獅、如象、如法印等。異洞有蛇岳洞、九十九洞、摩雲洞、齊雲洞、彌勒洞等,“大者容數榻,小者蹲數人”,有的洞裡有洞,有的洞洞相通,而彌勒洞,彌勒佛端坐洞中,光從石縫入,水從洞底出,洞頂佛光陷現,入洞氣象幽深、清淨,令人如臨仙境,玄妙神奇,堪稱一絕。

文物古蹟

九仙山文物蘊藏豐富,唐代開元丙辰年(716年)開山僧鄒比坐化前雕刻的彌勒石刻造像高2.7米、寬3.1米、周長8.90米,雕工精練,神態逼真,至今保存完好,是九仙山的鎮山之寶,還有元代雕刻的戴冠觀音石刻造像和千年古剎靈鷲岩、永安岩,歷經修葺,香火長盛不衰,遠播閩台及東南亞各地,還有集元、明、清時期50餘處摩崖字刻和詩刻,為九仙山增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