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研九號

油研九號

油研九號是貴州省油菜研究所侯國佐,用品種2716A×5862選育而成的油菜品種。 由貴州禾睦福種子有限公司提出申請,2017年9月3日經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覆核,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的要求,登記編號為GPD油菜(2017)520011。

GPD油菜(2017)520011

特徵特性:甘藍型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苗期長勢旺盛,整齊度好,葉片寬大;花期耐低溫能力強,結實性好。植株高度188.8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高8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個;主花序長72厘米;主花序有效角果85.9個;著果密度1.36個/厘米;單株有效角果338.5角;角粒數17.1粒;千粒重4.21克;生育期220天,比油研七號晚熟1~2天。芥酸0.51%,硫苷28.25微摩爾/克,含油量46.1%。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寒性強,抗倒性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146.3千克,比對照油研5號增產8.72%;第2生長周期畝產153.3千克,比對照油研7號增產9.78%。

栽培技術要點:1、移栽育苗期9月10~15日,移栽期10月中下旬;直播播期9月25日~30日。2、移栽畝植5000~8000株,直播留苗1~1.2萬株。3、在要求畝產150~200千克的水平下,中等肥力土壤要求畝施純氮15~18千克,磷(PO)、鉀(KO)分別按純氮的50%~60%和90%~100%的施用量配合施用。4、在追肥時每畝施用0.5千克硼砂,缺硼土壤還套用0.2~0.3%的硼砂水溶液在油菜開盤後至初花期前作根外追肥。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貴州省、江西省、安徽省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對硼素反應敏感。注意施用硼肥和防病。

贛審油2003002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3002

品種名稱:油研九號

選育單位: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黃籽雙低核不育系2716A(117A/737)×黃籽雙低恢復系5862(6003/408)雜交選配的兩系雜交油菜組合

特徵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全生育期186.2天。株高164.1厘米。分枝高度73.7cm,一次分枝6.6個,全株有效角果數262.1個,每角粒數18.5粒,千粒重3.65克。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2.5µmol/g,含油量41.5%。菌核病病株率16.8%,病指6.97。

產量表現:2001-2003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試,2001-2002年平均畝產99.0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0.71%;2002-2003年平均畝產111.7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3.431%。

適宜地區: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移栽於9月下旬播種、直播於10月上中旬播種。每畝用種量移栽0.1公斤、直播0.2-0.3公斤,移栽密度33×16cm,畝植0.8-1萬株;直播畝植1-2萬株。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苔肥,氮、磷、鉀合理施用,增施硼肥。做好清溝排漬和病蟲防治。

皖品審04070451

品種名稱:油研九號

審定編號:皖品審04070451

品種來源:系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用21716A與5862配製而成的雜交油菜組合。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2004年lO月29日審定通過。

特徵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30天左右,與對照秦油2號熟期相當。株高162厘米左右,一般一次有效分枝7.7個,平均單株有效角果數372個左右,每角21.7粒左右,千粒重3.71克。黃籽,含油量較高。抗倒性較強,較耐菌核病。經測定,芥酸含量1.66%,硫甙27.37umol/g(餅),粗脂肪44.37%。

產量表現:2001-2003年安徽省區試,平均畝產148.83公斤,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1.75%;2003-2004年安徽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5.26公斤,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1.63%。

栽培要點:一般9月10日左右播種育苗,1O月中下旬移栽,一般每畝O.8-1.O萬株。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安徽省油菜產區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