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機電學院

就業方向:可到電子、電氣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向。 就業方向:可到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工作,也可到機械、機電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機械工程、力學等學科方向。 就業方向:可到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工作,也可到電子、電氣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向。

學院簡介

機電學院始創於1975年,原名農機系,1987年更名為機電系,2001年為更名機電學院,下設機電系和電子工程系,開設機電技術教育、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套用電子技術教育、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四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400餘人,迄今為社會培養本、專科技術和管理人才5000餘人,我院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四年達90%以上,名列學校前茅,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大中專院校、廠礦企業的業務骨幹。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嚴謹,樂於奉獻,經驗豐富,工作兢兢業業的師資隊伍。教職工70多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等高級職稱25人,博士研究生12人,碩士研究生29人,已經形成了學歷、學緣、職稱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1997年,學院被省勞動廳確定為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後,具有了對車工鉗工工具機維修電工數控電子產品維修工五個工種的高、中級鑑定能力,14名教師分別具備了車、鉗、電三個工種的考評員資格。

專業設定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專業編碼:080301)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產品開發、套用研究、生產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和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可到機械、機電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機械工程、力學等學科方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專業編碼:080601)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套用等領域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路分析、電子技術、信息控制、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較寬廣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其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軟體與硬體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將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可到電子、電氣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向。
機電技術教育專業(專業編碼:040315W)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設計、製造與電學等機電技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學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教師素質,畢業後能在中等職業技術院校從事機電技術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以及能從事機電技術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產品開發與推廣、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製造及電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基本掌握機械製造系統控制、運行與維護及機電設備安裝、調試與使用,受到從事科學研究與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訓練,具有從事機電技術教學、產品開發與推廣、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可到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工作,也可到機械、機電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機械工程、力學等學科方向。
套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專業編碼:040318W)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學教育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教師素質,畢業後能在中等職業技術院校從事套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以及能從事產品開發與推廣、生產經營管理和設備使用、維護方面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基本掌握電子信息產品設計、生產、調試、檢測及電子設備使用、維護等基本技能,受到從事科學研究和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訓練,具有從事電子技術教學、產品開發與推廣、生產經營管理和電子設備維護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可到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工作,也可到電子、電氣公司或相關企業工作,還可繼續深造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方向。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 遊春山
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學士學位,研究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專家,河南省情報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圖書情報專業高評審委員,《福建農林大學學報》特邀審稿人,《河南圖書館學刊》編委。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資源配置和信息資源管理”。主持廳級以上課題10項,獲廳級以上成果獎6項,主、參編著作、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26篇。
院長 鄭竹林
中共黨員,東南大學碩士,教授。中國築路學會液壓分會理事,河南省自動化學會理事。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科技學院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術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制造技術。近年來,共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被EI收錄6篇;編寫統編教材4部;獲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新鄉市科技成果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通過省級鑑定5項,申請專利4項。
副院長 陳錫渠
教授,新鄉市文明教師,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套用型本科機械工程委員會委員,全國三位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河南賽區評審專家組專家。主要從事機電技術方面的教學、科研以及教學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先進制造與檢測技術。現主持在研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市科技攻關項目2項。先後發表教學和專業論文50餘篇,其中十餘篇被EI、ISTP收錄;主編或參編教材9部;獲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市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和市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各1項;獲省、市科研鑑定成果10項;獲實用新型國家專利6項。多次獲院級“優秀教師”和“文明教師”稱號。主講的《機械製造基礎》和《機械工程控制基礎》課程為校級精品課程。
副院長 蘇建修
大連理工大學工學博士,教授。河南科技學院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精密與超精密加工、特種加工與複合加工技術。主持完成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鑑定2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1項、新鄉市科技局科技攻關項目2項並獲新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獲河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參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科技重點研究項目1項;主編參編教材6部,其中一部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9篇,ISTP收錄1篇。
副書記 張玉新
中共黨員,碩士,副教授。公開發表論文15篇,通過省、市級成果獎4項,曾獲新鄉市“新長征突擊手”、“優秀教師”;校“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文明教師”、“優秀工會幹部”等榮譽稱號。
副院長 孔曉紅
工學博士,副教授。河南“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多次榮獲“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鑑定3項、主持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2項,主持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1項,獲河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主編參編教材8部;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