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殷墟劉家莊北地遺址

河南安陽殷墟劉家莊北地遺址通過兩次發掘,共發現帶車轍的商代道路3條,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餘,灰溝27條,窖穴40餘座,水井20餘眼,銅器窖藏坑1座,歷代墓葬950餘座(其中大部分為商代晚期,偶見唐宋掏洞墓),祭祀遺存多處。出土各類遺物數千件。

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安陽隊繼續2006年的發掘思路,選定本發掘區的西南零點為基點,向東、向北全面系統布10m×10m探方,僅對同樂北區擬建基槽內的探方實施發掘,而基槽以外基建過程中破壞不到的區域均不做發掘,原貌保護。

通過兩次發掘,共發現帶車轍的商代道路3條,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餘,灰溝27條,窖穴40餘座,水井20餘眼,銅器窖藏坑1座,歷代墓葬950餘座(其中大部分為商代晚期,偶見唐宋掏洞墓),祭祀遺存多處。出土各類遺物數千件。

該區域地層關係較為簡單,除偶有隋、唐時期墓葬外,均為殷商時期的文化堆積。

在清理的商代遺蹟中以帶車轍的道路最為重要。其中南北方向的主幹道有兩條,東西相距約400米,大致平行向南、北延伸;東西方向道路一條,向西與南北方向的道路相遇,形成“丁”字路口,向東與另一條南北方向主幹道相交,形成“十”字交叉路口。道路普遍寬在10米以上,最寬處可達20餘米。以純淨黃土鋪墊路面的道路其上車轍痕跡明顯,以砂子、石子和碎陶片鋪設的道路路面硬度較高,車轍痕跡不明顯。經鑽探,南北方向道路均向北通向小屯宮殿宗廟區,應是小屯宮殿宗廟區南部的主幹道。這些道路的發現,為殷墟都邑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夯土房基主要分布在南北主幹道的東、西兩側和東西向道路的南、北兩側,時代從殷墟一期至殷墟四期都有。從夯土建築與道路的空間分布情況判斷,當初應有嚴格的規劃。

房基規模普遍較小,多數面積在30-100平方米左右。由於商人在此長期居住,活動頻繁,少數基址保存狀況良好,多數夯土基址被商代後期灰坑、窖穴和墓葬疊壓或打破,破壞嚴重,絕大多數僅餘基礎部分,柱網結構和邊緣均不清楚。

水井、灰坑、灰溝和窖穴多分布在夯土房基周圍。

水井共清理20餘眼,井口多數為圓形或橢圓形,偶可見圓角方形或長方形。其中有一座水井還保留“井”字形木質井架,其餘水井均為直壁平底或直壁圜底形,出土大量汲水器具。這些水井的發現和清理,為研究商代洹水流域的地下水文和古氣候提供了重要資料。另外,我們藉助井壁採集大量自然地質土樣(加圖b),對該區域自然地質土層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灰坑發現較多,多數為不規則形垃圾坑,也有少數巨型灰土坑。不規則形灰坑多為取土坑,廢棄後作為垃圾坑使用,而巨型灰土坑則規模較大,最大者可達3000平方米,深約8米,上層填灰土,下層全部為淤土(淤土層多達數百層。這些巨型灰土坑,原亦為取土坑,後經修整成為蓄水坑,局部邊緣輔設石子路面,可能是當時某族邑的池苑類遺存。

其中有一座灰坑(T0401H326),位於一座巨型灰土坑的南側,房基F22東側,與F22屬同一層位。坑口略呈圓角方形,直壁平底,較淺,內出三件銅器,圓鼎、分襠斝和提梁卣各一件,其中分襠斝的一個斝柱殘斷,置於提梁卣腹內,顯系有意而為。時代屬殷墟四期偏晚。推測是一座小型銅器窖藏坑,其形成可能與F22有關。這類窖藏坑鮮見於殷墟以前發掘中。

灰溝類遺存在殷墟以前的發掘中較少見到,在本次發掘中共發現27條灰溝。

其中,有些灰溝位於道路兩側,溝底部有長期沖刷而沉澱形成的陶片和石子層,推測可能為道路的配套排水設施。

有的溝口較寬,修整規則,斷面呈倒梯形,底部平整有淤土,局部溝底偶見經火燒過的商代建築殘件(如草拌泥塊、夯土塊、砂漿牆皮和白灰牆皮等),應是附近商代建築廢棄後填入溝內的。這類溝多呈西北-東南走向,水也是自西北流向東南,綿延數百米甚至更遠。關於這類灰溝的性質,目前還不清楚,可能是商代的人工渠,也不排除是族邑間的區域界限,並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

窖穴發現不多,多數為圓形,直壁平底,少見袋狀;部分為橢圓形或長方形,部分帶生土或熟土台級可供上下。

祭祀遺存發現多處,主要分布在東西向道路的南、北兩側,也有的分布於房基附近。多數呈坑狀堆積,坑內填灰土和大量完整或被肢解的人和動物,也有埋藏大量卜甲的現象。經鑑定,人多數為青壯年,也有部分未成年人,動物有牛、馬、豬、狗、羊等,其中以馬最常見,狗和羊最少。每一坑內所埋藏的犧牲應是一次祭祀,犧牲種類和數量應是反映一次祭祀的用牲組合。

在占地區域內鑽探發現的墓葬有1000多座,而發掘區域(即擬建基槽內)清理的墓葬有950餘座。其中,絕大部分為商代墓葬,少數為隋、唐、宋墓。商代墓葬中有90%以上在早年被盜。

商代墓葬均為中、小型土坑豎穴墓,墓室面積多在2-6平方米左右,超過10平方米的墓葬很少。墓葬分布只是相對集中,通常是二、三座墓或四、五座墓集中分布,沒有發現數量眾多的墓葬集中分布的明確為專用墓地的現象。墓葬通常就埋在同時期的房址周圍,與二里頭時期的墓葬分布特徵較為相似。

商代墓葬出土隨葬品較少,多數僅隨葬一件或數件陶器,規格稍高的墓葬多數都被盜掘,像T1711M508這樣保存完整的銅器墓發現很少。

安陽地區的隋墓很有特色。本次共發掘5座隋墓,常出土成套的瓷器。

出土遺物主要是灰坑中的陶片、碎骨,少數水井和部分未被盜掘的墓葬中出土一些完整陶器、銅器和瓷器。銅器有青銅鼎、簋、甗、四足盉、圓斝、提梁卣、觥蓋、觚、爵、小銅牛飾、戈、矛、鏃等,瓷器主要見於隋墓。以上這些遺物在殷墟以前的發掘中常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發掘過程中,考古所科技中心袁靖主任帶領各領域研究人員深入田野一線,不僅現場培訓田野採樣技術,而且親自採收各種樣品。我們不僅對每座灰坑采集土樣,利用現場浮選收集植物標本的方法,而且還對重點灰坑採用過篩子(1×1cm2),甚至用水進行粗浮選(即採用篩孔為0.4×0.4cm2的篩子和水沖)的方法,收集微型動物骨骼。通過各種採樣方式,我們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和近3000個木炭標本,對於恢複本發掘區域商代動、植物群提供了豐富資料。(岳洪彬 岳占偉)

參考資料:

[1] 中國文物信息網 http://www.ccrnews.com.cn/100027/100028/100034/2250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