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人

河南名人

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5月,因家事被迫中斷學業回國。 1942年,張伯聲加入九三學社,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政治軍事類

河南名人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原名馬尚德, 1905 年生,河南省確山縣人。學生時代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 1926 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 年 4 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 6 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河南名人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於河南新縣許家窪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代放過牛,讀過私塾。讀書期間,也曾拜少林寺雲遊武僧林子金為師學習武術,持之以恆,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少林武功。1926年入團,在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任連長時接受革命思想。第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參加了黃麻起義和萬里長征。歷任班長、排長、營長、團長、副軍長兼師長、紅四軍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膠東軍區、華野九縱、山東軍區、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軍委常委。從戰士到軍長,許世友身先士卒,屢挫強敵。1942年抗戰形勢異常嚴峻,時任膠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指揮部隊,打敗了日偽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和掃蕩,領導廣大民兵創造了大顯神威的地雷戰。1947年,許世友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指揮部隊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殲滅了國民黨王牌軍74師,為我軍取得山東戰場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先後任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等職。1985年10月22日,病逝於南京,享年80歲。

河南名人葉成煥,1914年生於河南新縣。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鄂豫皖紅軍,他屢建戰功,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虎將。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團長,率部先後參加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著名戰鬥,為129師在抗戰初期的“三戰三捷”做出了重大貢獻。1938年4月15日,侵占武鄉縣城的日軍3000餘人向北進犯撲空後,疲憊地向濁漳河東撤。第129師師長劉伯承決定發起追擊。葉成煥率領772團與其他部隊一起將日軍大部截住,迅即發起攻擊,把日軍截為數段,壓縮到狹窄的河谷里。經過激戰,129師部隊將被圍困於河谷里的日軍基本殲滅。這時,又有千餘敵人從遼縣來增援,葉成煥一面指揮部隊打掃戰場,一面在高坡上觀察敵情,不幸被一顆子彈擊中頭部。於第二天凌晨壯烈犧牲,年僅24歲。劉伯承在追悼大會上悲痛地說:“葉成煥沒有辜負黨的教育,終於成為一個很好的布爾什維克!”

思想學術類

河南名人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陝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諡號 " 文 " ,世稱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生於"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鄭州新鄭(今河南新鄭縣)。11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少年時讀書刻苦。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以後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罷校書郎,撰《策林》75篇,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縣尉。作《觀刈麥》、《長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他此時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能不畏權貴近,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他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疏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閒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書監,明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後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75歲病逝,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誌。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釋、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指導思想。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3000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感於事而繫於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辭質而徑",辭句質樸,表達直率;"言直而切",直書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實",內容真實,有案可稽;"體順而肆",文字流暢,易於吟唱(《新樂府序》)。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曆(766 ~ 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

文化藝術類

河南名人常香玉 ,(1923 ~ 2004) 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鞏義 ( 鞏縣 ) 人,原名張妙玲

科學技術類

河南名人張伯生,(1903~1994),曾用名張譎駿,河南滎陽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地質學家、大地構造學家、地質教育家。張伯聲父親張銘宸,為河南省議員,南陽中學監督。張伯聲幼年就學於農村,經常參與農事,深知農民疾苦。1913年,進滎陽縣城高國小習,喜愛自然地理。1917年考取開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同年進北京清華學校學習。1926年,他在清華畢業,遂被公費保送赴美留學。張伯聲先在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化學專業,不到兩年就提前畢業,獲碩士學位。隨後考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繼續攻讀化學。1928年3月,他報考芝加哥大學地質系研究部,開始跟隨著名的岩石學家詹森教授、構造地質學家坎伯侖教授攻讀地質系專業。次年,張伯聲轉入斯坦佛大學地質系研究部,受到地質學家維里斯教授、布萊克衛爾德教授的精心指導。1930年5月,因家事被迫中斷學業回國。回國後,張伯聲到焦作工學院任教授,此後轉教於河南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和北洋工學院。抗戰爆發後,他隨北洋工學院從天津內遷西安(西安臨時大學),不久又遷至陝南漢中(西北聯合大學),聯合大學解體後他在城固西北工學院和西北大學兩校任教,1939年兼任西北工學院和西北大學教授、系主任。抗戰勝利後任西北大學地質系系主任。1949年初,駐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南逃,他同當時的西北大學校長、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卻一直守護著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伯聲被任命為西北大學理學院院長。1951年起,歷任西北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岩礦教研室主任、中國區域地質研究室主任和西北大學教務處長、副校長等職。1980年11月,調西安地質學院任院長,1983年後任名譽院長及地質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在執教期間,他還致力於地質科研及實踐,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為國家地質學理論和礦產事業做出特殊的貢獻。他的地質科研及實踐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一是地質礦產工作;二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三是對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運動的研究;四是有關地震地質的研究;五是創立了波浪鑲嵌構造學說。在全國第二屆構造地質學術會議上,張伯聲“地殼波浪鑲嵌構造學說”被公認為中國地質學界五大構造學派之一。世界地質學界將其稱為“盛開在地質科學園地里的奇葩”。張伯聲多次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模範共產黨員。20世紀60年代初,光榮出席了全國群英會;1978年,作為教育界的優秀代表成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分別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和陝西省勞動模範稱號;1978年,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獲先進個人和科研項目兩個獎狀;1979年和1985年他領導的兩個科研項目分獲陝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0年被增補為中國科學院委員(即後來的院士);1990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張伯聲的代表論著有《波浪狀鑲嵌構造》、《辯證的地質學》、《豫西煤田地質》、《從黃土線說明黃河河道的發育》、《中國東部地質構造基本特徵讀後》、《難忘家鄉山水情》、《中國大地構造圖》等。他的“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先後榮獲陝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1979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和國家科技二等獎(1984年)。1942年,張伯聲加入九三學社,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九三學社西安分社主任委員,九三學社陝西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第四、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層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陝西分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