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醫學院

第一附屬醫院是晉、冀、內蒙交界地區醫療、教學和科研中心。 學院教學、醫療、科研力量雄厚,現有教授57人,副教授247人。 出版發行《張家口醫學院學報》、《中華醫學寫作》和《中國醫學期刊研究》。

學院概況

在距首都北京不足二百公里,有北京“北大門”之稱的塞外名城——張家口,座落著一所已為國家培養出萬餘名醫學專門人才的高等學府——張家口醫學院
張家口醫學院是河北省屬高等醫學院校。始建於1945年,其前身是冀晉軍區白求恩衛生學校。198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五年制本科院校。1997年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了原國家教委組織的首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張家口醫學院地處市中心清水河畔,占地面積59.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3萬平方米,基礎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

專業設定

學院設有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二系、醫學檢驗、中醫學和計畫生育醫學系;基礎部、社科部、公共體育部;成人教育學院和醫學實驗中心、醫學信息中心、實驗動物中心。有附屬醫院四所,教學醫院和實習醫院近三十所。第一附屬醫院是晉、冀、內蒙交界地區醫療、教學和科研中心。
學院本科專業設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中醫學、口腔醫學和醫學影像學;專科專業設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中西醫結合、計畫生育醫學和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七千餘名。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學院勇於創新,不斷開拓,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形成了“博學、嚴謹、求實、勤奮”的優良校風,為我國衛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師資力量

學院教學、醫療、科研力量雄厚,現有教授57人,副教授247人。省管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名。30餘名專家擔任國家、省、市協會或學會的會長及常務理事等職務。

學校成果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和耳鼻喉科學是省級重點學科。“九五”期間,學院先後承擔科研課題26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項,省部級10餘項;已獲省、部、廳級科研成果37項,申報國家專利近20項。學院承擔的休克淋巴微循環研究和心室流出道電生理研究在國內已處於領先地位,分別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淋巴微循環研究“成為國內該項領域研究的中心,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實驗中心的“定理基因診斷實驗室”被衛生部醫藥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納入該中心的臨床驗證基地。學院有教學、醫療和科研儀器設備價值近億元,圖書26萬餘冊,中外期刊1300種。出版發行《張家口醫學院學報》、《中華醫學寫作》和《中國醫學期刊研究》。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與聯繫。
目前,學院正按照“穩定本科教育,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方針,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力爭把學院辦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醫學院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