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北街73號

沙面北街73號

位於廣州市沙面島上的沙面北街73號(No.73 North Shamian Street)建於民國1924年。這裡曾為民國政府廣播事業管理處,在“沙面建築群”里屬B級文物建築。

簡介

沙面北街73號沙面北街73號
位於廣州市沙面島上的沙面北街73號(No.73 North Shamian Street)建於民國1924年。這裡曾為民國政府廣播事業管理處,在“沙面建築群”里屬B級文物建築。1949年10月20日,沙面北街73號的舊房子裡,主持人的聲音通過電波傳至千家萬戶,宣告廣東電台(當時叫"廣州電台")成立,新中國的廣東廣播事業由此起步。

民國期間

民國36年,廣州廣播電台演播室搬至沙面肇和路67號(今沙面北街73號).該台用廣州話和國語播出,採用"中央通訊社"的訊息,反映官方對時局的態度和觀點.除廣播新聞外,還有商業廣告、文藝節目.文藝節目主要播粵劇、京劇選曲、粵曲、抗戰歌曲、民歌、廣東音樂和西洋古典音樂,還聘請藝人播講古典和現代長篇小說等.

剛解放期間

1949年廣州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國民黨的在沙面北街73號的廣州廣播電台,成立廣州人民廣播電台.當時,電台規模小,設備差,發射機功率只有1千瓦,實際輸出僅500 瓦.使用頻率為1,390千赫.開始只辦臨時節目,1950年1月起,每天早、午、晚共播出3次、播音9小時30分.其中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節目3小時15分,其餘自辦節目用國語和廣州、客家、潮州方言播出.主要播放人民政府發布的政令、文告、簡要新聞、文藝節目等.1950年6月,才增辦廣東省人民廣播電台,發射功率800瓦,使用頻率1.073千赫。

今日

沙面北街73號沙面北街73號
沙面北街73號現在的業主好象已是廣東省影視廳,大樓被改成了居民住宅,但早已經空置了。破落的窗戶、鏽蝕的鐵管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歷史。天台上加蓋的建築與原來的建築風格格格不入,雖然只在側面才看到,但也覺得大煞風景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