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之戰

背景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打襄樊,與曹仁、于禁對峙。同年八月,漢水暴漲,于禁卻沒有任何應對措施,結果連同交鋒時射中關羽額頭的勇將龐德,一起被洪水圍困。關羽早有準備,以舟軍乘勢攻擊。龐德雖誓死反抗,無奈只是少數行為,以于禁為首的三萬曹軍盡數被關羽所虜,並被押送至江陵。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降。漢水之南的襄陽守將呂常早為關羽所圍,頓失主力的曹仁,城中人馬區區數千,除了死守樊城,別無他途。只好如滿寵建議,沉白馬以示決死之心,激勵將士。但這無法改變樊城幾為洪水所掩、受關羽水軍重重圍困下進攻、內外斷絕,糧將盡的劣勢。滿寵說收到關羽此時已遣別將至潁川郟縣的戰報。

過程

前哨戰

此時已在宛的徐晃,所部多為新兵,難以與關羽爭鋒,于禁失敗後只能進至陽陵坡駐紮。同年十月,曹操又派將軍徐商、呂建等增援,傳令:“要等到兵馬集結後一起前進。”但底氣漸足的徐晃,先出兵驅趕關羽軍先鋒於偃城(樊城與襄陽為一江之隔,偃城與襄陽相隔清制五里,故樊城與偃城相隔約漢制五里)。徐晃佯築長塹,以示將切斷蜀軍後路。關羽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順利進入偃城,兩面連營,漸向圍城關羽軍逼近,徐晃軍營距關羽軍所圍僅三丈。
“晃所督不足解圍”,但諸將想儘快解圍,居然呵責徐晃不再前進。長期擔任護軍的趙儼則承擔緩救責任,說:“關羽的包圍圈十分牢固,水仍未退。我們兵少,不如與圍內的曹仁取得聯繫之後,再內外夾擊。援軍十天將至,曹仁可再堅守一會,那時才戰。”趙儼此舉只因他料到曹操的打算。
原來收到孫權自請討關羽之書後,董昭建議曹操把這個訊息散布出去給關羽知道,則可以穩定樊城軍心,又可動搖關羽。但以關羽的性格,他自恃二城堅固,不會輕易回軍。於是命徐晃把訊息用地道和弓箭射入樊城,同時把孫權的書也射給關羽。結果如《董昭傳》所言:“圍里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關羽的反應為董昭料中。
曹操怕徐晃兵少救不了曹仁,一度要親自討關羽,只是被桓階勸阻,遂屯摩坡,一副大軍可以隨時救援之勢,激勵前方士氣。但曹操還是要再增派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給徐晃。

決戰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別屯於四冢。徐晃聲東擊西,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見四冢將失,在這決定成敗之際,只好在前線數萬兵中,抽出步騎五千迎戰(大概是當中精銳)。
徐晃
相反,若關羽看破的話,恐怕應是將計就計至四冢固守才是。兩個河東郡同鄉兼好友,終在十多年後再相見,徐晃遙遠對話中但說平生,不及軍事。不久徐晃下馬宣軍令:“得關雲長頭者,賞金千斤。”關羽驚問徐晃何出此言,徐晃回答:“此國之事耳。”兩軍交鋒徐晃勝,徐晃得勢不饒人,率軍窮追不捨,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此時曹仁、滿寵的軍隊也從樊城殺出,內外呼應,蜀軍有很多自投沔水而死,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

評價

曹操:“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逕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張預:“曰:‘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晃揚聲攻圍頭而密攻四冢。又曰:‘軍擾者,將不重也。’晃軍營整齊,雖太祖案行而將士不動是也。
洪邁:“張遼走孫權於合肥,郭淮拒蜀軍於陽平,徐晃卻關羽於樊,皆以少制眾,分方面憂。”
羅貫中:“降明權成厚,爭津定策高。 揚名攻不備,陷敵戰當鏖。欲虜平襄漢,還屯振節旄。 功逾孫子右,魏武過情褒。”
王歆:“救樊之役,長驅入圍,中原平靖,徐晃之能可蓋霄壤。晃所部新軍,而能一戰成功,羽非上智,可知之矣。”
毛宗崗:“徐晃聲東擊西,此沒彼現,只一員正將,兩員副將,寫來似有千軍萬馬之勢,可謂用兵之能者矣。晃之戰沔水,與張遼之戰合淝,仿佛相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