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為現代作家張潔所作的長篇小說,為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國高層領導——重工業部正副部長間圍繞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展開的一場“鏖戰”為主線,自上而下地表現該部、部屬曙光汽車製造廠及其基層班組的整頓、改革,筆觸所及,從人物的世界觀到方法論,人物間的政治關係至婚姻家庭關係,從政治、經濟領域至哲學、倫理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內的種種問題,同時,還顧及到方興未艾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形勢。

基本信息

內容梗概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國高層領導——重工業部正部部長間圍繞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展開的一場“鏖戰”為主線,自上而下地表現該部、部屬曙光汽車製造廠及其基層班組的整頓、改革,筆觸所及,從人物的世界觀到方法論,人物間的政治關係至婚姻家庭關係,從政治、經濟領域至哲學、倫理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內的種種問題,同時,還顧及到方興未艾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形勢。在如此縱橫揮灑的藝術描寫中,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業部副部長鄭子云、曙光汽車製造廠廠長陳詠明及其對立面,重工業部部長田守誠等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蛻時的痛苦”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題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點評鑑賞

基於對生活現實、改革進程的感受和認識,作者重彩濃墨地描繪鄭子云、陳詠明等人為整頓、改革而進行的悲壯鬥爭,著力表現他們的進攻與招架、邁越與受挫、歡欣與憂憤,揭示他們不僅不向直接的對立面妥協,而且還敢於在舊習慣、舊觀念的包圍中高高舉起標新立異的旗幟,義無返顧、一往無前的精神。尤其是鄭子云,這是新時期文學中較早出現的具有豐滿性格的改革家、政治家形象,當代中國

脊樑式的人物。作為優秀的高層領導幹部,鄭子云既有高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又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雖然年老多病,但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憂患意識又驅使他勇敢地投入改革的洪流,力圖從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入手,為企業管理探索新路。小說將他放在與對立面人物——田守誠的激烈較量中,放在新舊意識猛烈的碰撞中,揭示他“不安分”的性格和時感疲憊、寂寞的內心,敘說他那悲壯的鬥爭歷程。

田守誠和鄭子云的對立,具有強烈的政治鬥爭色彩。他長期混跡官場,老謀深算,善弄權術,慣於見風使舵。對鄭子云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努力,不僅冷眼旁觀,而且處心積慮地找岔子、鑽孔子,無孔而不入;他悉心保養身體而靜候多病的鄭子云不戰自垮;他不擇手段地要將鄭子云十二大代表資格“弄下來”,因為憑他的政治嗅覺,鄭子云會成為“改革派”中的“亡命徒”。這場發生在黨的十二大之前的兩個政府部長間的“鏖戰”,實際上,是我國當時阻遏改革與力主改革兩種社會勢力較量的縮影。

與此同時,小說還著力表現鄭子云、陳詠明們始終須面對的傳統意識、“左”傾思想、庸人哲學、惰性心理,世俗觀念等“慣性勢力”的嚴重挑戰,在一張“無形的網”中左衝右突的情狀。副部長孔祥、局長

宋克、鄭子云秘書紀恆全等人跟鄭子云、陳詠明的矛盾對立,典型地顯示了這類新舊觀念的衝突。孔祥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左”的觀念,宋克的偏狹和嫉護,紀恆全的世俗眼光和奴態心理,勢必要驅使他們走向改革者的對立面。

成就與影響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沉重的翅膀》由張潔所著,改革難,寫改革也難,不但工業現代化是帶著沉重的翅膀起飛的,或者說是在努力擺脫沉重負擔的鬥爭中起飛的;就連描寫這種在鬥爭中起飛的過程,也需要堅強的毅力,為擺脫主客觀的沉重負擔進行不懈的奮鬥。 這方面動筆較早的作家,體會較深,受到的磨鍊也較大。張潔同志是其中的一個。

作者簡介

張潔張潔

張潔,1937年生於北京,遼寧撫順人。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1978年發表處女作《從森林裡來的孩子》,作品講述了一個音樂家在“文革”中身受迫害卻依然堅持真理、熱愛藝術的故事,該篇獲1979 年度全國短篇小說獎。1989 年起任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職務,1989 年5月曾到美國康州威斯林大學當客座教授一年,講授中國當代文學。1989 年9 月獲義大利馬拉巴特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無字》,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中短篇小說集《方舟》、《祖母綠》,小說集《來點兒蔥、來點兒蒜、來點兒芝麻鹽》,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等。

張潔曾獲1989年度義大利馬拉帕蒂國際文學獎。1992年被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作品已被譯為英、法、德、俄、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荷蘭、義大利等多種文學出版。

媒體推薦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20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優秀著作和譯著。這些著作和譯著,對我國百餘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中國文庫”收集百餘年來的名著分類出版,便是以新世紀的歷史視野和現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績的巨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中國文庫”所收書籍,有少量品種因技術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調整,大多數品種則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庫,千種書籍,莊諧雅俗有異,版式整齊劃一未必合適。況且,版式設計也是書籍形態的審美對象之一,讀者在攝取知識、欣賞作品的同時,還能看到各個出版機構不同時期版式設計的風格特色,也是留給讀者們的一點樂趣。 --此文字指本書的不再付印或絕版版本。

序言

不記得我寫過多少文字,卻記得寫過的那些不值得留存的文字。

文集的出版,給了我一個清理的機會。

如果將來還有人讀我的文字,請幫助我完成這個心愿——再不要讀已然被我清理的那些不值得留存的文字,更不要將它們收入任何選本——相信著作權法的監控力度,會越來越強。

收入文集的篇章,在我看來有些仍不必留存;但其中許多已在西方若干國家出版發行,並深受那裡讀者的喜愛,因此不能一一刪除,還得保留一部分。不然的話,如果那裡的讀者問起它們的出處,遠在異國的出版社不易搜尋。

凡事難兩全。

作 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