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痼

”。 亦作“沉痼”。 亦作“沉錮”。

概述

shěn gù ㄕㄣˇ ㄍㄨˋ
沈痼

釋義

亦作“ 沉錮 ”。亦作“沉痼”。亦作“沉錮”。 1.積久難治的病。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余嬰沉痼疾,竄身清 漳 濱。”《南齊書·褚淵傳》:“叨職未久,首歲便嬰疾篤,爾來沉痼,頻經危殆,彌深憂震。” 明 孟稱舜 《桃花人面》第五出:“想當初只為一杯水兒害得這十分沉錮,咱如今也不願做一個並冢鴛鴦、連理樹枝、比目游魚。”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詩序》:“小子退自思,不幸遭憂患,有膏肓沉痼之疾。”
(2).用以比喻積久難改的陋習積弊。 宋 范成大 《初入大峨》詩:“煙霞沉痼不須醫,此去真同汗漫期。” 明 張居正 《答劉凝齋書》:“武弁遊民,私買賊級,乃 廣 中沉錮之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