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艾棘魚

沈氏艾棘魚

沈氏艾棘魚,俗名是沈氏叉棘鰧、叉棘鱚、狗旗仔。分布於中國台灣的東北部海域。屬於罕見魚種。棲息深度80-12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體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大。吻鈍。眼大。口大;;上頜後緣圓且闊, 超越眼後緣後方,但不及鰓蓋後緣;頜齒犬齒狀; 鋤骨無齒。體被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完全,延伸達第X-XI背鰭棘下方, 接近背鰭基部處。背鰭單一,硬棘部基底較軟條部基底長,鰭條為XI+12;臀鰭鰭條為II+11;背鰭及臀鰭硬棘皆弱,末端左右分枝;胸鰭圓形;腹鰭略延長呈尖形;尾鰭後緣圓形。體呈淡黃褐色,頭部深褐色。各鰭淡黃色;腹面淡色;體側具黑褐色斑紋,交織成似網狀圖案。背鰭、 臀鰭及尾鰭黃褐色或稍淡,各具多條淡色點狀紋;腹鰭淡黃褐色。背鰭第V-VIII棘間具一白緣之大黑斑。

最大體長

4 cm

沈氏艾棘魚沈氏艾棘魚

科目

中文名:沈氏艾棘魚
學名:Stalix sheni
英文名:不詳
俗名:沈氏叉棘鰧 叉棘鱚,狗旗仔
科名:Opistognathidae
科中文名:後頜魚科
同種異名:不詳

世界分布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台灣的東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

Tai-chi, Taiwan, 24°45'N, 122°15'E, 80-120 m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生長環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主要棲息於礁區外緣石礫底水域,雄性魚有築巢及口孵魚卵的習性。以底棲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棲息深度

80 - 120米

其它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漁業利用:罕見魚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