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兼士(1886~1947)

中國語言文字學家,文獻檔案學家。 最近中華書局又進行編輯《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即將出版。 此書取《廣韻》里的字,按照諧聲的系統編纂而成,體例有如清人的《說文諧聲譜》。

沈兼士(1886~1947)

正文

中國語言文字學家,文獻檔案學家。浙江吳興縣人,與兄文學家、書法家沈尹默(1883~197都名重一時。生於清光緒六年農曆六月十一日,卒於民國三十六年農曆八月二日。沈兼士早年曾到日本留學,參加同盟會,並與馬裕藻、錢玄同、許壽裳等人從章炳麟問學。歸國以後,任北京大學和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講授文字學、《說文解字》等課程,並在北京大學創辦研究所國學門,任主任職,積極培養史學、語言文字學、考古學各方面的科學研究人才。提倡調查歌謠、調查方言,開展新的學風;對於後進獎掖不遺餘力。受到他的教導和啟發的人,成為知名學者的很多。
沈兼士學識淵博,又精於詩文,嘗與詩家樊增祥唱和。曾任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獻館館長,主持整理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事宜,並任北平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講授有關文字學、訓詁學等課程。平生治學主張兼通博採,不為拘墟之見,因此對文字訓詁發明獨多,是中國近代最有見地的訓詁學家。其主要的見解是從總體上探求漢語語詞的語根,推尋語詞表現在形音義三方面的嬗變,並提倡利用形聲字的聲符進行漢字字族研究,以建立漢語語源學和字族學。最著名的著作是《右文說在訓詁學上之沿革及其推闡》一文和《廣韻聲系》一書。零篇文字都收入《段硯齋雜文》內。最近中華書局又進行編輯《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即將出版。
《廣韻聲系》最初由輔仁大學於1944年印出。此書取《廣韻》里的字,按照諧聲的系統編纂而成,體例有如清人的《說文諧聲譜》。不過,清人的書以古韻部為綱領,此書則以四十一聲類為綱領,凡諧聲字的主諧字聲紐相同的歸屬為一類。作者在《編輯旨趣》中說:“吾人慾建設漢語學,必須先研究漢語之字族;欲作字族之研究,又非先整理形聲字之諧聲系統不可。”此書之主要旨趣約有下列4點:①敘列周秦兩漢以來諧聲字發達的史跡;②提出主諧字與被諧字訓詁上文法上之各種關係;③比較主諧字與被諧字讀音分合之現象;④創立以主諧字為綱之字典模範。由此可知這本書是作者為研究漢語字族而做的一次創舉,是很重要的一本資料書,1945年輔仁大學出版。1986年中華書局根據原稿本影印出版,並附索引,頗便檢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