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岸堤鎮中心國小

沂南縣岸堤鎮中心國小

沂南縣岸堤鎮中心國小,始建於1990年,是位於沂南縣岸堤鎮的一所國小。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岸堤中心國小

岸堤中心國小始建於1990年,占地面積20畝,建築面積2139平方米。總投資為220萬元。素有“山東小延安”的美稱,岸堤鎮位於沂南、蒙陰、沂水三縣交界處,這裡不僅有享譽省內外的“山東抗大”舊址,而且是“沂蒙紅嫂第一人”明德英的家鄉。現有教學班15個,在校生750人,教職工47人,其中省級教學能手2人,學歷達標率100%,取得大專以上學歷者占76.1%。

2004年,以解中月同志為校長的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上任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學校發展步入快車道。當年,就對中心國小進行了全面改造,硬化路面2862㎡,新建房屋24間,建立起微機室,讓“三機一幕”進入教室;學校領導班子從建章立制開始,嚴抓管理,組織人員編制了《岸堤中心國小制度彙編》,形成了教研室抓業務、督導室抓常規兩隻管理“鐵拳”。學校緊緊依託當地寶貴的“紅色”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編輯了校本教材《抗日烽火》,讓學生從革命先輩身上汲取道德養料,在參入中實現自我教育。同時,學校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形成了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使學校逐漸打造出了“抗大”特色與德育品牌。學校把科研放在了學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成立了科研室,主抓科研工作,現承擔著省級科研課題“國小語文學科實施新道德教育案例研究”和兩個市級科研課題的實驗任務,教師形成了“在研究狀態下”的工作氛圍。

辦學思想

岸堤中心國小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讓所有學生都全面發展,具有個性特長,為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的幸福奠定基礎。我們將人文和科學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創造和諧互助、自由發展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具備學習創新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參與競爭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個人合作的能力、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能力、自我保護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

岸堤中心國小

我們將創辦一個人文與科學同輝、教師和學生“雙贏”的溫馨的精神家園。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科學育人,張揚個性,求實創新。

校 訓:弘揚“抗大”精神,愉快挑戰美一天。

校 風:尊師愛生,團結協作,開拓進取,求實創新。

教 風:為人師表,無私奉獻,治學嚴謹,精益求精。

學 風:自主學習,勤於實踐,求異思維,勇於創新。創辦特色

辦學特色

弘揚“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抗大”精神,創辦“科學、民主、規範”的沂蒙名校。以學生為主體,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諧發展的德育工作特色;彰顯個性,多元發展的藝體教育特色;以年級為主體,班級為核心、學科為支撐的立體網路化教學管理特色。

岸堤中心國小

辦學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學校辦成高質量、有特色的市級鎮示範國小,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長期目標: 一流的教育設施 一流的師資隊伍

一流的教育管理 一流的教育質量

近期目標:重素質,促發展,創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發展規劃

岸堤中心國小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潮中,以爭創一流的精神勇立潮頭,學校管理體制改革成效突出,優秀教工群體逐步形成,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條件日臻完善。當前,新一輪的教育大發展又拉了序幕。為了打造更優質的教育品牌,實現我校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特制訂未來教育發展規劃。

一、學校發展總目標:

創建省級規範化國小,建設信息化校園,形成學習型教工隊伍,做強特色學校品牌,爭創一流教育質量。

二、學校的辦學理念:

在科學發展觀統領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以校為本,辦優質規範又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學校,培養全面發展又學有特長的優秀學生。

三、主要內容、目標及措施:

(一)教育現代化工程:

1、目標:

完成學校建設總體規劃;“新三機一幕”進教室;完成科學實驗室、藝術室、桌球訓練房等專用室的建設和改造;建設學校網管中心,建立自主對外發布的伺服器,實現信息化辦公;建立教學互動平台和大容量教育信息庫。

2、措施:

圍繞目標,落實責任;積極籌措資金,分年實施;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制度,依託區技術裝備站的優勢,確保設備設施的高品質、優服務;切實提高教師運用現代化設備設施改進教育教學的能力。

(二)素質教育:

1、目標:

深入領會課改精神,面向全體學生,立足長遠發展。全面落實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做強藝體特色品牌,培養素質全面又學有特長的優秀學生。

2、措施:

(1)堅持德育為先,以優秀班集體建設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合力,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濃厚氛圍,切實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

(2)深入學習領會課改精神,樹立科學的質量觀、學生觀和教學觀,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為核心,從教育思想、目標到教育方法、手段,進行全面反思和改革,徹底扭轉陳舊的觀念和方法;加強過程管理,落實教育常規,重視檢測和反饋,向精細化的過程要質量;立足課堂,突出"實"和"真",改進教學設計,科學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校本教研,切實解決教學實際中影響教學質量的難題;建立健全各項獎懲制度,讓機制為教育質量的提高增添動力。

(3)以學校特色建設促進學生特長訓練,培養素質全面又學有特長的優秀學生。

(三)隊伍建設:

1、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整體素質為中心,以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教師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改革為動力,創設學校、學生、教師同步協調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建設一支"結構最佳化、師德優良、業務精湛、敢於爭先、不斷發展"的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的優秀隊伍。

2、措施

(1)造就具有創新意識、戰鬥力強的管理隊伍。

以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為準則,把“政治上靠得住、發展上有本事、人民民眾信得過”的同志提拔到管理崗位上來,以“指路子、搭台子、壓擔子”的方法鍛鍊發展幹部。堅持幹部述職、民眾評議、組織考察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堅持集體專題學習制度,每月不少於二次;堅持外出掛職鍛鍊制度,每年不少於兩人。

(2)建設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採用"請進來,走出去,推上前"的方法進行"再培養",創造可供教師學習、提高、展示的平台,弘揚先進,形成優秀的教師群體。

(3)建設一支合格規範的職工隊伍。

按照崗位的任職資格和履行職責的規範要求,強化各類任職資格的培訓,堅持每周一次的學習制度,形成一支任職條件合格、思想品行優秀的職工隊伍。

(四)學校管理

1、目標:

以人本、校本思想為指導,探索科學管理人、財、物的新路子,形成一整套的符合現實情況、具有活力的管理體制。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堅持規範的教代會制度,建立"輪崗見習、競爭上崗、雙向擇崗"的培養和使用人才新機制,增強"多勞多得、績優多得、責重多得"的分配意識,形成合作共贏、爭創一流的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

2.措施:

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教學常規、後勤財務規範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訂班主任考核制度、制訂管理崗位競爭上崗實施辦法;各職能部門(條線)訂立目標責任狀,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分步實施;弘揚學校"三風",加強和諧校園建設。

學校榮譽

學校還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校本培訓重點實驗學校”、“山東省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教育科研優秀學校”、“市級規範化學校”、“市級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市級綠色學校”、“市級教育科研示範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縣綜合督導工作先進單位”、“縣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縣學校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縣最佳化育人環境先進單位”、“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成績代表著過去,發展是學校的目標。正如解校長所說:“金獎銀獎不如社會的褒獎,金杯銀杯不如社會的口碑”。辦社會滿意、家長頌揚的學校是岸堤中心國小全體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