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政策法規與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政策法規與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政策法規與汽車產業發展》,是2006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蔚敏/莊繼德。該書主要敘述了汽車政策法規與汽車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中對我國汽車政策與配套法規規章進行了深入剖析,對汽車有關法律及相關的法規進行了全面詮釋,並重點對汽車技術法規的基本內容及其影響進行了詳細論述,而對汽車行業認證制度以及WTO法律規則適應對策的研究則是本書的一個特色。最後,本書對完善汽車政策法規體系,促進我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議。

本書是“軟”、“硬”科學有機結合的創新之作,其出版填補了國內空白,對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車輛工程和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汽車領域從業人員閱讀和參考之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汽車工業走法制化道路(1)

一、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主要靠好的政策法規(1)

二、 用法制化使中國汽車工業更加繁榮起來(6)

三、 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三大制約因素(9)

四、 在完善政策法規體系中落實科學發展觀(12)

第二章 汽車政策與配套法規規章剖析(17)

一、 汽車產業政策(17)

二、 汽車貿易政策(20)

三、 汽車金融政策(26)

四、 汽車消費政策(29)

五、 汽車技術政策(33)

六、 道路運輸政策(35)

七、 汽車標準規範(39)

第三章 汽車有關法律及相關法規解讀(43)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43)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45)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54)

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產品質量法》(58)

第四章 汽車服務行業管理法規擷要(66)

一、汽車維修待業管理法規(66)

二、汽車租賃業管理法規(71)

三、停車管理法規(73)

四、二手車交易管理法規(75)

五、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法規(75)

六、 防治車內空氣污染標準(76)

第五章 汽車技術法規詮釋(77)

一、 安全法規(77)

二、 排放法規(84)

三、 噪聲法規(95)

四、 油耗法規(96)

第六章 汽車技術法規影響(99)

一、 對消費者購車的影響(99)

二、 對推動汽車技術進步的影響(100)

三、 對汽車企業的影響(128)

第七章 汽車行業認證制度研究(134)

一、 美國、日本、歐洲汽車產品管理制度對比分析(134)

二、 我國汽車新產品認證管理制度(137)

三、 汽車產品認證制度與汽車召回制度(141)

四、 汽車行業三種體系認證(143)

五、 認證的好處與不足(145)

六、 值得重視的社會責任認證SA8000(146)

第八章 針對WTO規則的汽車政策法規(151)

一、 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151)

二、 WTO與我國汽車工業(153)

三、 “中美雙邊協定”中有關WTO的法律規則(154)

四、 我國針對WTO法律規則制訂的汽車政策法規(157)

五、 WTO有關汽車服務方面的主要條款(159)

六、 我國在汽車服務貿易方面政策的彷徨(161)

第九章 完善汽車政策法規體系 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166)

一、 政策法規對汽車企業和車市的影響(166)

二、 完善汽車政策法規體系十分必要(173)

三、 加強政策研究以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176)

主要參考文獻(180)

黃標車淘汰政策

石家莊市政府召開淘汰黃標車工作部署會議,制定了石家莊黃標車淘汰政策,決定在2012年底前淘汰4萬輛黃標車,2015年完成全部183186輛的淘汰任務,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石家莊。

什麼是黃標車呢?黃標車是指裝有點燃式發動機、低於國I排放標準和裝有壓燃式發動機、低於國III排放標準的機動車,經環保檢驗合格,取得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誌的機動車。也是影響市區空氣品質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石家莊黃標車淘汰政策具體實施方案為:

2012年底前,淘汰1995年12月31日前登記註冊的汽油機動車、2002年12月31日前登記註冊的柴油機動車,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

到2015年,淘汰2000年12月31日前登記註冊的汽油機動車和2007年12月31日前登記註冊的柴油機動車。

石家莊黃標車淘汰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機動車所有人向機動車回收企業交售黃標車,需填寫《機動車註冊、轉移、註銷登記/轉入申請表》,並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行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牌照、車主身份證或單位組織代碼證和公章及相關複印件辦理相關手續。

回收網點根據車輛類型和完整情況給予一定金額的殘值費,並出具《報廢汽車回收證明》(六聯單)。

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持車主提供的上述1至4項相關材料和回收公司開具的《報廢汽車回收證明》第四聯,及時到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辦理車輛註銷手續,並將有關報廢、註銷手續退回車主保存。

根據國家的現行補貼政策和石市實際,石市對黃標車淘汰的鼓勵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中央2012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二、是屬於2012年“黃標車”淘汰計畫,但車輛未到強制報廢年限的“黃標車”,政府對一定數量的車輛予以補貼;三是限定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回收殘值費最低標準。(同一輛“黃標車”只能享受第一項、第二項鼓勵政策中的一項。)

其中,補貼範圍不包括三輪汽車(原三輪農用運輸車)、低速貨車(原四輪農用運輸車)和機車。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根據車輛長度、使用年限、總質量等補貼11000元至18000元。

屬於石市2012年淘汰範圍的“黃標車”,但未到強制報廢年限的,在2012年底前到指定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交售車輛的前14000輛“黃標車”(個人和企業車輛並在石家莊市註冊登記的),小型機動車每輛補貼1000元,中型機動車每輛補貼2000元,大型機動車每輛補貼4000元。

石家莊黃標車淘汰政策指出,車主名下的“黃標車”由於各種原因,確已滅失的,可填寫《機動車註冊、轉移、註銷登記/轉入申請表》,提交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和機動車滅失證明進行註銷。

汽車發展事記

20世紀中國汽車發展大事記

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車製造廠和美國汽車公司的代表在“經營協定書”與“合資章程”上籤字,中國第一家整車合資企業將在首都誕生。

1985年3月,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拍板的國內首個轎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結束了“閉門造車”低水平徘徊的歷史,開闢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汽車製造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被寫入“七五”計畫。

1987年8月12日,國務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北戴河,在會議上最終明確了在中國建設三個大型轎車基地的決策,並將轎車工業定點為上海、一汽、二汽三家,業內俗稱的“三大三小”格局形成。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走出了“中國要不要發展轎車工業”這樣一個漩渦,明確了發展轎車工業這一決策。

1988年引進奧迪100,當中德雙方簽署奧迪100技術轉讓協定的那一刻,“一汽奧迪100”深刻影響了中國轎車市場甚至轎車工業。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眾有限公司在長春成立,投資42億元,中德雙方持股比例為6:4。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最大的汽車合資企業誕生。

1991年,上海牌轎車停產,中國轎車工業在合資車型的擠壓下暫別“自主產品”。不過,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後,上海汽車將再次回到“自主時代”。2007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停產了16年的上海牌轎車在上汽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燃料電池轎車身上重生。

1997年廣州標緻停產清算。廣州標緻的失敗是一個悲劇,使中國汽車“三小”格局被改變,但中國轎車工業發展並未止步,標緻也在2003年捲土重來,並在中國順利發展。 1999年,第一輛奇瑞下線距離生產工廠平整土地開始建設。

1980年以後到2000年以前的20年間,中國汽車有了跨越式的發展。1992年,中國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2000年突破200萬輛。而轎車產量的發展,從1980年的5400輛發展到2000年的61萬輛,從這些數字的遞增,無不佐證了這一階段的跨越式發展。正如人們常說的,歷史的車輪是無法抵擋的。也許有波折,甚至有倒退,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汽車的發展顯然在大踏步的前進。

2013報廢標準

2013年1月14日,商務部、發改委、公安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公布《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將於2013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稱,國家將根據機動車使用和安全技術、排放檢驗狀況等,對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實施強制報廢。小、微型私家車無使用年限限制。

根據《規定》,已註冊機動車應當強制報廢的情況包括:達到規定使用年限;經修理和調整仍不符合機動車安全技術國家標準對在用車有關要求的;經修理和調整或者採用控制技術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或者噪聲仍不符合國家標準對在用車有關要求的;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後,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的。

《規定》還明確了各類機動車的“退休”年限,其中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等。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非營運轎車、輪式專用機械車等無使用年限限制。但根據《規定》,國家會對達到一定行駛里程的機動車引導報廢,其中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的行駛“上限”為60萬千米。

車輛類型與用途 使用年限(年) 行駛里程參考值(萬千米)
汽車 載客 營運 出租客運 小、微型 8 60
中型 10 50
大型 12 60
租賃 15 60
教練 小型 10 50
中型 12 50
大型 15 60
公交客運 13 40
其他 小、微型 10 60
中型 15 50
大型 15 80
專用校車 15 40
非營運 小、微型客車、大型轎車* 60
中型客車 20 50
大型客車 20 60
載貨 微型 12 50
中、輕型 15 60
重型 15 70
危險品運輸 10 40
三輪汽車、裝用單缸發動機的低速貨車 9
裝用多缸發動機的低速貨車 12 30
專項作業 有載貨功能 15 50
無載貨功能 30 50
掛車 半掛車 貨櫃 20
危險品運輸 10
其他 15
全掛車 10
機車 正三輪 12 10
其他 13 12
輪式專用機械車 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