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機直噴技術

汽油機直噴技術

《汽油機直噴技術》是2012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巴斯懷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缸內直噴點燃式發動機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們的潛力仍待得到進一步開發。提高發動機功率和轉矩,同時進一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是汽油缸內直噴發動機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依目前的觀點,推動汽油缸內直噴技術發展的關鍵技術將是新的燃油噴射方式和燃燒過程。本書分l6章,系統地層現了燃油噴射和燃燒過程的最新發展,對一些發動機新概念進行了解釋和評價,探討了汽油缸內直噴技術對發動機系統和部件的影響,闡述了材料和工作液必須滿足的要求。書末的展望部分對未來的缸內直噴點燃式發動機是否會取得與柴油機相同的水平進行了討論。

本書適合於汽車研究與開發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並可作為車輛工程及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學科專業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

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作者兼責任編輯簡介

第1章引言1

第2章汽油缸內直噴發展史3

參考文獻22

第3章混合氣形成與燃燒過程25

3.1混合氣形成的基礎理論27

3.1.1燃料準備28

3.1.2缸內流動特性31

3.2均質混合缸內直噴35

3.3分層混合缸內直噴42

3.3.1壁面導向型燃燒過程45

3.3.2空氣導向型燃燒過程48

3.3.3噴注導向型燃燒過程49

3.4點火與燃燒58

3.5均質壓燃汽油缸內直噴技術68

3.5.1熱力學基礎68

3.5.2汽油自燃概念與控制策略71

3.5.3缸內直噴的干預選擇74

3.5.4降低油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潛力75

3.5.5聲學特性76

3.6組合式柴油機/汽油機燃燒過程82

參考文獻83

第4章噴射系統概論89

4.1低壓空氣輔助缸內直噴90

4.2高壓共軌缸內直噴92

4.2.1高壓燃油泵94

4.2.2油軌98

4.2.3高壓噴油器與噴嘴98

4.2.4噴油策略107

參考文獻109

第5章功率與轉矩111

參考文獻117

第6章增壓技術119

6.1機械增壓121

6.2廢氣渦輪增壓126

6.3汽油機廢氣渦輪增壓器與缸內直噴的最佳配合130

6.4用電動增壓器實現高壓增壓133

6.5複合增壓134

參考文獻137

第7章燃油消耗139

參考文獻150

第8章縮小尺寸與壓低轉速151

8.1縮小尺寸151

8.2壓低轉速153

參考文獻154

第9章廢氣排放與污染物控制155

9.1發動機工作中污染物的形成155

9.2法律規定158

9.3降低污染物的措施166

參考文獻175

第10章噪聲排放177

10.1法規要求177

10.2燃燒噪聲179

10.2.1均質GDI與分層GDI之間的比較179

10.2.2渦流和滾流對燃燒激振的影響180

10.2.3廢氣再循環率對燃燒噪聲的影響181

10.2.4工作模式轉變的影響182

10.2.5分層工作模式中怠速工況的最佳化182

10.2.6GDI縮小尺寸概念的聲學問題183

10.2.7燃油質量對噪聲的影響184

10.3機械噪聲185

10.3.1爆燃控制系統的最佳化186

10.3.2高壓燃油分配系統的影響187

參考文獻188

第11章汽油缸內直噴對發動機其他系統的影響191

11.1點火系統191

11.1.1火花點火系統191

11.1.2雷射點火199

11.1.3微波點火203

11.2活塞204

11.2.1材料205

11.2.2製造工藝207

11.2.3設計與零件強度208

11.3氣門、氣門座圈和氣門導管211

11.3.1氣門和氣門座圈211

11.3.2缸內直噴汽油機的進氣門積炭問題213

11.3.3氣門導管214

11.3.4輕重量氣門214

11.4現代汽油機的進氣系統215

11.4.1進氣系統熱力學215

11.4.2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的進氣歧管217

11.4.3增壓發動機的進氣歧管219

11.4.4缸內直噴增壓汽油機的進氣歧管220

11.5曲軸箱通風221

11.6空氣循環閥225

11.6.1技術描述225

11.6.2設計原理與邊界條件226

11.6.3熱力學潛力227

11.7炭罐清污232

11.8車內輔助加熱系統235

11.8.1引言235

11.8.2輔助加熱系統235

11.8.3PTC電輔助加熱器(空氣側)236

11.8.4冷卻液電加熱器238

11.8.5燃油輔助加熱器239

11.8.6黏液加熱器240

11.8.7廢氣輔助加熱器241

11.8.8小結和未來預測242

參考文獻242

第12章油電混合動力驅動系統中的汽油缸內直噴247

12.1引言247

12.2乘用車混合動力裝置247

參考文獻254

第13章燃料與潤滑劑257

13.1汽油燃料257

13.1.1引言257

13.1.2一般原則257

13.1.3汽油燃料成分與汽油燃料混合物259

13.1.4對汽油燃料的要求所具有的實際意義260

13.1.5燃油對廢氣排放的影響265

13.1.6汽油的生物成分:生物乙醇和乙基叔丁基醚etbe)266

13.2汽油機潤滑劑267

13.2.1潤滑劑類型267

13.2.2發動機油的功能268

13.2.3對發動機油的要求268

13.2.4發動機油的成分268

13.2.5粘度269

13.2.6基礎油270

13.2.7添加劑271

13.2.8發動機油的使用性能273

13.2.9乘用車製造商的燃油和潤滑劑規範276

13.2.10未來展望278

參考文獻278

第14章發動機概念279

14.1批量概念279

14.1.1歷史279

14.1.2分層充氣概念:壁面導向型和空氣導向型燃燒過程281

14.1.3均質混合概念286

14.1.4增壓概念288

14.1.5分層充氣概念:噴注導向型燃燒過程293

14.2汽車運動概念及其對系列開發的促進296

14.2.1引言296

14.2.2汽車運動中的汽油缸內直噴297

14.2.3用於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V8缸內直噴雙渦輪發動機297

14.2.4在缸內直噴和渦輪增壓的2.0L批量生產發動機上的套用299

14.2.5賽車缸內直噴發動機與批量生產的缸內直噴發動機的比較300

14.2.6小結與未來展望301

14.3二衝程缸內直噴汽油機302

14.3.1引言302

14.3.2歷史302

14.3.3批量概念306

14.3.4套用與未來展望309

參考文獻314

第15章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汽油缸內直噴技術317

15.1引言317

15.2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317

15.3美國、歐洲和日本缸內直噴技術的未來展望319

第16章未來展望321

參考文獻32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