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說創作論

內容介紹

本書運用全新的價值觀和史學觀念,以20世紀中國整體社會文化為背景,以藝術淵源、文體風格、思想意蘊三個方面為出發點,結合對作家本人的研究,從西方文學對汪曾祺的影響、汪曾祺對傳統文學的承傳和創造性轉化、文體試驗及對新時期文學的影響、中西方美學精神的悲劇思維形態以及對“文學的啟蒙”精神的繼承和發展五個方面為切入點,對汪曾祺小說創作進行了多視角、多層次的考察,釐清了東西方文化對汪曾祺小說創作的影響,以及他立足於現代意識上的文學重構,揭示了他是如何尋求西方與東方、現代與古典、世界性與民族性之間的內在契合點,並通過這個契合點溝通古今中外文學,實踐其小說創作的。

作者介紹

盧軍:女,1970年11月生,山東萊蕪人,1992年畢業於泰山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98年考入山東大學文學院,師從高旭東教授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200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起師從牛運清教授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5年獲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在聊城大學文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

作品目錄

引言第一章汪曾祺與外國現代主義文學第一節西南聯大與汪曾祺現代意識的萌發滋長第二節譯介文學影響下的全新的小說觀第三節汪曾祺與阿索林第四節走向文體綜合的實驗寫作第二章文學薪火的傳承第一節汪曾祺與晚明文學第二節汪曾祺與歸有光第三節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一脈相傳第三章先鋒文體的自覺實踐第一節從工具論到本體論的現代語言觀第二節情調·客觀·同構第三節童年視角下的“另一種真實”第四章汪曾祺小說的悲劇思維形態第一節悲劇意識的覺醒第二節“隱伏的悲痛”的書寫第三節中西方文化影響下的悲劇觀第五章“文學的啟蒙”傳統的承傳第一節“異質性”民間寫作立場的堅守第二節民間還原與生命意識的張揚第三節人文理想與民間意識的融合第四節民間·啟蒙·現代性結語汪曾祺的文學史意義參考文獻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