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頭鎮

江頭鎮

江頭鎮是廣東省南雄市下轄鎮,位於南雄市的南面,毗鄰江西省贛州全南縣陂頭鎮,與主田鎮、雄州街道、水口鎮接壤,鎮政府駐地距市區13公里。鎮轄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9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963戶,人口12220人。鎮內屬山區,半山區和丘陵地帶,區域面積164平方公 里,耕地面積955.6公頃,山林面積1148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0%。水電資源非常豐富,全鎮水力發電量占據全市半壁江山,年產毛竹200多萬條,冬筍2000多噸,活立木蓄積量50多萬立方米。

基本信息

概況

南雄市轄鎮。位於市境東南部。2011年末,面積164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12146人,其中農業人口11331人。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江頭圩。

沿革

1958年屬上游公社,1959年屬湖口公社,1977年析建江頭公社,1980年改區,1986年置鄉,1994年建鎮。1996年,面積164.8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坪崗、用溪、元甫、江頭、魚仙、山坑、南甫、大漢、武嶺、小竹等10個管理區(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40282111:~001 121江頭社區 ~201 220坪崗村 ~202 220涌溪村 ~203 220元甫村 ~204 121江頭村 ~205 220魚仙村 ~207 220大漢村 ~208 220南甫村 ~209 220武嶺村 ~210 220小竹村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40282111001121江頭社區居委會
440282111201220坪崗村委會
440282111202220涌溪村委會
440282111203220元甫村委會
440282111204121江頭村委會
440282111205220魚仙村委會
440282111207220大漢村委會
440282111208220南甫村委會
440282111209220武嶺村委會
440282111210220小竹村委會

自然環境

江頭鎮地勢南高北低,最南端的武嶺、大漢、小竹、南浦四個村委會,海拔700米以上,最高山峰青嶂山917米。最北端的坪崗、涌溪、元甫、江頭四個村委會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間。地處中部的山坑、南甫、魚仙三個村委會的海拔在400~600米之間。基本上是個山區鎮,是優質南山(杉)木的主要產區。山地面積10458公頃,木材蓄積量526240立方米,毛竹蓄積量4500萬條。森林覆蓋率69﹒9%。自然土壤有黃壤、紅壤、紅色石灰土、紫色土等4個種類。礦產資源主要有螢礦石、鈾。螢礦石儲量47萬噸,已開採。年平均氣溫17﹒5度,七至八月最熱,平均氣溫28﹒5度;一至二月最冷,平均氣溫6﹒1度。年均無霜期270天。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境內河流為江頭水(又稱長潭水),全長18公里,集雨面積106平方公里。河床坡降總落差57米。上游建有長尾、長潭兩個電站,共裝機6台/1685千瓦。下游兩岸耕地屬寶江水庫灌區,農灌溉水源充裕。

經濟狀況

全鎮現有企業630個,從業人員2000多人。企業規模較大、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有香江竹木製品廠,主要生產現代高中檔次的家具,年產值達300多萬元;鎮辦、聯辦、個體辦的小水電站共16座,總裝機容量7035KW,年發電量超2000萬度,年發電收入600多萬元;個體辦的瑩礦加工廠,年產值500多萬元;個體辦的竹器工藝廠兩家,年產值200多萬元。個體承包的青嶂山溫泉旅遊度假村,年收入200多萬元。

全鎮有耕地14334畝,有林地面積17萬畝,其中毛竹林4萬畝,松脂基地2萬畝。年產毛竹200多萬條、冬筍2000多噸。年銷售木材2000多立方米。2006年,水稻播種面積14720畝,總產7362噸,黃煙種植面積2320畝,總產278噸,收購量150噸。花生種植面積3150畝,總產675噸。生豬飼養量18256頭,出欄量10136頭。三鳥出欄量147385隻。耕牛存欄量2400頭。水產品產量311噸。在抓好農業林牧漁業的同時,充分利用山水資源優勢,招商引資開採瑩礦,開發青嶂山旅遊風景區,建水電站16座,裝機容光煥發量6915千瓦。2006年,全鎮財政總收入300萬元,總支出2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4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00萬元。固定電話裝機數量700部,行動電話擁有量1400部。

農業概況

江頭鎮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商品糧、黃煙生產基地之一。江頭鎮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逐步向產業化、特色方向發展,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如武嶺的名優特花卉場,平原連片3000多畝的黃煙生產基地,山區、半山區上千畝的小辣椒示範基地和省扶持的“一鄉一品”反季節蔬菜基地。500多畝的銀杏生產基地等,優質稻生產、淡水養殖、家禽畜養殖業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農業總產值6000多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832元。鎮財政收入200萬元。

主要優質高效的農作物產品有:

1、 糧食作物:優質水稻、超甜玉米。

2、經濟作物:黃煙、花生、西瓜、紅瓜子、大豆、辣椒。

3、 山區特產:冬筍、香菇、木耳、白果。

4、名優花卉:蘭花、瑞香、桂花、睡蓮。

5、珍稀藥材:金銀花、七葉一枝花、半楓荷、石仙桃、土黨參、山田七、楓藤、土牛七、荷首烏、葛藤花、前胡、肉桂 。

社會事業

醫療教育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7所,教師105人。在校學生15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文化設施有一座文化中心大樓,建築面積560平方米。有廣播電視站1所,有線電視網站10個,電視覆蓋率95%以上。醫療保健設施有醫院1所,合作醫療站1所。建有文化大樓和文化廣場。鎮還建有計生服務所。社會治安穩定,連續五年被評為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市依法治市先進單位。

南雄香島希望國小,原江頭中心國小,後由香港香島中學師生捐資建成教學大樓,更名為南雄香島希望國小;由原江頭老圩人氏,東莞經商的鄧天佑先生捐資20萬元建成宿舍樓。歷任校長:葉見美 鄧榮林 黃少皆

江頭香島中學,原江頭中學,1992年從江頭坪崗管理區遷到現址,教學大樓採用六角形設計,設計新穎,後由香港香島中學師生捐資興建一幢實驗樓,隨即更名為江頭香島中學。歷任校長:劉景山 楊端禮 林祥盛

2013年南雄香島希望國小與江頭香島中學合併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名為江頭學校,校區在原江頭香島中學。南雄香島希望國小原址改為江頭幼稚園校區。

江頭交通

全鎮10個村委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全鎮公路里程97公里。開通了江頭——大漢——魚仙——江頭全長30多公里的環鎮公路。南雄——江頭——長潭全長19公里的公路已鋪水泥路。墟鎮建設方面,已開發了1.5平方公里的新開發區,漿砌兩岸河堤2000米,建有自動蓄水翻板閘。墟鎮實現了美化、綠化、淨化。建有移動和聯通兩座移動基站。

江頭旅遊

江頭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青嶂山,是南雄市南面最高峰,山體面積100多平方千米,主峰海拔917米。山頂有個火山口,面積約7萬平方米,當地人稱為“天池”。天池生長著世上罕見的野生睡蓮,山上有千畝杜鵑林,水鹿、白鷳、穿山甲、水杉、半楓荷等珍稀動植物廣布其間,站立青嶂山頂,南雄市區和南雄盆地盡收眼底,青嶂山已成為南雄有名的旅遊勝地。

青嶂山麓,群山環抱,山巒青翠,林木蔥鬱,景色如畫的青嶂山溫泉,位於江頭鎮墟場旁,距市區13公里。市內公共汽車直達。青嶂山溫泉屬斷層溫泉,約形成於二、三百萬年以前,由此處露出地表,千百年來,“不盈不虛,與日月同流”。泉水從千米地下石隙中汩汩湧出,每天出水千噸,泉口不時噴出一股濃濃的白煙,其水質純淨,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水溫常年在攝氏50度左右,最適宜沐浴保健,浴後皮膚潤滑細膩,倍感舒適。常沐浴這一大自然賦予的靈泉,對強身、健體、美容、延年益壽都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江頭鎮政府充分利用溫泉資源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旅遊業,青嶂山溫泉度假村現已初具規模,在韶關地區小有名氣,青嶂山溫泉有溫泉露天旅遊池,豪華包間,內設有歌舞廳、卡拉OK房、餐廳、停車場、鉤魚場等,同時配有男女保健按摩,使遊人在充分感受溫泉浴奇妙的同時,盡享休閒之樂。

離溫泉1公里處,還有大型游泳場,游泳場附近有3平方公里丹霞地貌的獅子岩、推礱磨石岩等景點。 該鎮主要資源有:竹木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水力資源。年產毛竹200多萬條,年產冬筍2000多噸,活立木蓄積量50多萬立方米。小型水電站21座,裝機容量達8000KW。礦產主要有瑩礦、鉬礦、鎢礦等。旅遊資源主要有著名的青嶂山風景區,景區內有座落在海撥917米處的“天池”,有丹霞地貌的天然岩洞,有地熱溫泉,有寨下水庫游泳場等景點。有珍稀的動植動物,屬省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