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景堂圖書館

江門景堂圖書館

廣東新會市景堂圖書館位於新會中心仁壽路,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由新舊館舍合併而成。由愛國同胞馮平山先生為紀念其父馮景堂先生而建的,故名\"景堂圖書館\"。圖書館因為藏書豐富,管理完善,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家一級圖書館,連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是文化之鄉的一顆文化明珠。

簡介

江門景堂圖書館江門景堂圖書館

江門景堂圖書館位於新會中心仁壽路,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由新舊館舍合併而成。舊館建築為西歐風格,分前後兩座,前座兩層,后座三層。前后座之間有花園、水池,兩邊有畫廊相連。水池中央有一八角台,台中央矗立一座2米高的馮景堂先生銅像。平台兩邊有橋與花園相連,以供人們參觀遊覽。館舍后座背後亦是一個小花園,有水池、小橋,小巧別致。整座圖書館建築結構新穎、布局合理、環境優美雅潔,是一個看書學習的理想場所。新舊館舍相似,結合完美,渾然一體,館內藏書34萬冊,有工作人員38人,實現電腦管理,是江門五邑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景堂圖書館是新會的旅港愛國同胞馮平山先生為紀念其父馮景堂先生而建的,故名"景堂圖書館"。1922年破土動工,1925年6月正式開館。自創建開始,一切辦館經費均由馮平山先生支付。到抗日戰爭前夕,圖書館藏書已達6萬冊,成為當時社會上頗具特色,有相當影響的私立圖書館。目前,圖書館因為藏書豐富,管理完善,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家一級圖書館,連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是文化之鄉的一顆文化明珠。

江門景堂圖書館是一間歷史悠久、設備先進、享有盛名的公共圖書館,曾獲“全國文明圖書館”和全國“讀者喜愛的圖書館”稱號,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圖書館”和“全國一級圖書館”。

建館由來

民國18年(1929年)馮景堂銅像揭幕,有關人士合影。(翻拍於景堂圖書館資料)民國18年(1929年)馮景堂銅像揭幕,有關人士合影。(翻拍於景堂圖書館資料)

據《馮氏務滋堂家譜》記載,馮景堂(1834—1883)“生平孝友慈惠仗義輕財,待侄輩如已子,對於鄉間公益如捐修石路修築圍牆等事不遺餘力。”臨終前他鄭重囑咐長子馮平山:發達了,要辦文化教育事業。儘管他並不知道兒子能否發達,卻固執地留下了這樣的遺囑,如果以常人的眼光看來,會覺得這個想法有些離譜。辦文化教育事業不但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而且要沒有半點私心,要永無止境地投入。這樣一個目標對於年輕的馮平山來說,不啻於泰山壓頂,可是,馮平山沒有埋怨,他把這個夢想深深地埋在心底,開始了艱難的跋涉。

經過大半輩子的努力,馮平山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資金,還利用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機會,遍訪知名學校和圖書館,了解其運作和建築模式。1922年,63歲的馮平山開始付諸行動。他在新會購買了仁壽坊譚姓大屋,拆除興建圖書館。圖書館於1925年6月建成,以其先父景堂的名字命名,建築費達6萬餘元。到了1986年,馮平山哲嗣馮秉芬、馮秉芹昆仲捐資建立新館。新館與舊館相連,使整座圖書館的建築面積達5300平方米。

圖書館經歷的風雨

景堂圖書館建成開館後,一切經費開支均由馮平山先生支付。到抗日戰爭前,景堂圖書館藏書已達60000冊,其規模在當時國內縣一級圖書館中已屬姣姣者。

抗日戰爭期間,景堂圖書館難逃浩劫,館舍被敵偽據為巢穴,所幸者部分珍貴館藏圖書資料事先已運往香港及當時敵後雙水上凌鄉。1949年3月景堂圖書館全面復館,繼續為廣大民眾服務。

解放後,馮平山先生哲嗣馮秉芬爵士繼承先人遺志,熱心家鄉文化工藝事業,仍負責景堂圖書館的一切辦館經費。由於馮氏後人對景堂圖書館的積極支持和當地人民政府的直接關心和領導,景堂圖書館越辦越好。“文革”期間,景堂圖書館受到衝擊。1966年因八角台上馮景堂先生銅像被拆除,同年11月,香港馮氏家族即停止了對圖書館的經濟支持。圖書館轉由國家辦理,易名"新會圖書館"。粉碎“四人幫”後,落實了僑務政策,景堂圖書館恢復了館名。1979年馮秉芬爵士及其夫人簡笑嫻女士和他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一齊回到新會,參加景堂圖書館建館54周年盛典。馮爵士看到幾經風雨的景堂圖書館,依然保持著它那優美雅潔的端莊姿態,繼續為廣大民眾服務,異常高興,表示一定要繼承先人遺志,繼續出資辦好景堂圖書館。

1984年,馮秉芬先生主動向縣人民政府提出,願意與胞弟馮秉芹先生再捐資擴建景堂圖書館。此建議受到縣人民政府的熱烈歡迎,隨即徵購左鄰民宅用地,建築一座與舊館相連的圖書館新樓。1986年馮氏後人又捐資擴建景堂圖書館,1988年3月,圖書館新樓竣工投入使用,樓高4層,建築面積4030平方米,與舊樓連通使用,面積共5280平方米。整座圖書館功能齊全,設有4個閱覽室,5個書庫,還有少年兒童圖書室、視聽室、自學室、教學室、展覽廳、報告廳、會議室和辦公室等。1997年,馮氏基金又捐資增辦一個多媒體閱覽室。2000年,馮秉芬、馮秉芹昆仲再捐資翻新圖書館舊樓,使景堂圖書館成為國內設備先進的公共圖書館。

館中藏書

景堂圖書館的古籍,一部分是景堂圖書館修建者馮平山自費購買的,為了躲避戰亂,抗日戰爭期間,這部分古籍曾經運往香港,新中國成立後,幾經周轉運回;另外一部分是當時新會縣政府從各個鄉鎮蒐集而來的;還有一些源於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

在景堂圖書館的這些藏書中,除了各個時期出版的科技、文化書籍外,也不乏有價值的古籍文獻圖書,如經上級文化部門鑑定的善本書籍,就達18種175冊,這些善本書籍都是明版的線裝刻本。還有古籍書《萬有文庫》、《二十四史》、《四部叢刊》、《古今圖書集成》,地方文獻有《岡州星期報》、《新會縣誌》、《新會鄉土志》、《飲冰室集》和《白沙子集》等,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參考價值。

對於一個地方圖書館來說,最有價值的要數那些地方資料,像陳白沙、梁啓超、陳垣等新會籍的名人的著作和研究他們的資料之齊備,是其他圖書館所不及的。新會作家協會會長明明回憶說,有一年,梁啓超研究學術討論會在新會舉行。會議期間,竟有不少教授、學者一連幾天躲進了景堂圖書館,如饑似渴地飽覽他們過去沒有看過的有關研究梁啓超的資料。

書籍保護

日本侵華時期,會城淪陷。淪陷期間,景堂圖書館的創辦人仍然將藏書視若珍寶。將2萬冊古籍書運至香港保存,至1948年底復館,將書運回的只有16477冊。與此同時,正在裝運出香港的16940冊雜誌,未及運出香港,會城已經淪陷,只好將雜誌暫存在城南聶公祠,後轉到雙水凌沖,但大部分失去。1939年4月2日,日軍將看館工友逐出館,把館內的圖書家俱全部拋出廳外,將館舍占為憲兵司令部,後又為偽警察所。1948年10月復館。

“文革”期間,全國各地圖書館受到衝擊,不少圖書館陷於癱瘓,景堂圖書館受波及,首先自行拆除銅像,將館關閉,工作人員對書籍進行所謂“封、資、修”,每本書將“景堂圖書館”的“景堂”二字塗掉,然而,景堂圖書館個別工作人員則利用“工作隊”的身份,到各街坊將清理出來的“毒草”,選出有參考價值的取回圖書館,當時收集“封、資、修、黃”的圖書一大批以及“文革”兩派互相攻擊的小報資料不少,因而“文革”期間館藏未受損失,反而得到不少珍貴地方資料。

景堂圖書館能保存如此豐富和珍貴的圖書資料,除了館員平時選購、下鄉收集、讀者捐贈等,社會的熱心人士也付出了不少心血。

館內特色

景堂圖書館雖然身處鬧市卻環境優雅清靜景堂圖書館雖然身處鬧市卻環境優雅清靜

景堂圖書館是一座有著深厚人文歷史積澱的知識殿堂,雖然身處鬧市卻優雅清靜,一進大門,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寧靜將人打動。中西合璧的建築中,拱門、廊柱、鑄鐵雕花的陽台護欄以及小橋流水結合得恰到好處,綠樹紅花掩映下,一座雕像屹立中央,古樸中透著現代,閒適里不乏執著。

正面那座鐫刻著“智識府庫”4個大字的藏書樓,仿佛一名學貫中西的知識老人,攙扶著無數莘莘學子,走向文學、科技的殿堂……據介紹,馮平山當年自費籌建公共圖書館的義舉在社會上引起了非同尋常的震動,時任國民黨中央執委常委宣傳部長、國史館館長的戴季陶親自為景堂圖書館后座二樓頂端書寫“智識府庫”4個大字。

這座圖書館不只外表秀美,其珍貴的館藏資料更令人刮目相看。據介紹,許多人慕名而來,有查家譜尋根的,找華僑足跡的;也有求證某個歷史淵源關係的,研究一個學術領域發展狀況的,多數人都能夠趁興而來,滿意而歸。作為全國文明圖書館和全國一級圖書館,景堂圖書館擁有報刊、外借、少年兒童、綜合、電子等5個書庫,藏書37萬多冊。這樣的藏書量,對於一個縣級市圖書館來說,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