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科技學院(英文: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於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原江西藍天學院,成立於1994年,是江西省教育廳主管的民辦本科高校。截至2014年9月,江西科技學院占地面積19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9.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4萬餘人。學校建有基於千兆網路的數位化校園和電子校務系統。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辦學簡介

遠處的藍天閣遠處的藍天閣
江西科技學院(原江西藍天學院)創建於1994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以科教興國為己任,為振興中華而辦學”的宗旨,堅持公益性辦學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走“精品+特色”的辦學之路,為國家培養了16萬餘名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學校辦學聲譽日益提高。

校園建設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科技學院
學校位於江西省省會城市—— 南昌,占地2000餘畝,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各類教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建有汽車技術中心、現代製造技術中心、機械基礎實驗中心、計算機技術實驗中心、 軟體網路工程技術實驗中心、基礎電子實驗中心、電子技術實驗中心、基礎實驗中心、土木工程實驗中心、語言實驗中心、 護理實驗實訓中心、管理實驗實訓中心、藝術設計與製作中心、 服裝設計與製作中心、音樂實訓中心、體育訓練中心、駕駛培訓中心等17個實驗實訓中心。興建了標準一流的 圖書館塑膠田徑場體育館劇場等教學活動設施。生態型、花園式和數位化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

社會榮譽

2007年以來,學校連續蟬聯“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榜首,先後多次榮獲“江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園林單位”、“江西十大和諧校園”等稱號。

歷史沿革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科技學院
1994年,江西省高級職業學校成立。
1996年,更名為江西東南進修學院。1997年,學院成為江西省首批學歷文憑考試試點院校。
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為江西省省屬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藍天職業技術學院。
2005年,藍天職業技術學院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專升本評估,同年3月正式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擁有了學士學位授予權。並將學校名稱改為“江西藍天學院”。
2009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2年3月,江西藍天學院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江西科技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江西科技學院引進碩士、博士近500人,投入師資建設經費1000多萬元。高層次人才數量快速增長,一支數量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日漸形成,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47.6%,師資隊伍能較好地滿足教學和人才培養需要。學院實施了“五險二金”的社會保障制度和職業年金制度等,穩定了教師隊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得到了健康成長,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學院有一批教師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省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幹教師、院級學科帶頭人、院專業帶頭人。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400多人次獲得院級優秀教學質量獎。

院系專業

江西科技學院院部明細
序號 學院名稱 序號 學院名稱 序號 學院名稱 序號 學院名稱
01 汽車工程學院 02 機械工程學院 03 信息工程學院 04 土木工程學院
05 管理學院 06 財經學院 07 外語外貿學院 08 藝術設計學院
09 音樂舞蹈學院 10 服裝學院 11 護理學院 12 文化與傳媒學院
13 公共課教學部 14 體育教學部 15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16 工程訓練中心
17 商學院(獨立學院) 18 科技園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官網
江西科技學院本科專業列表
汽車服務工程 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能源與動力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視覺傳達設計 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市場行銷 英語 日語 藝術設計
動畫 護理學 工程管理 會計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通信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音樂學
旅遊管理 車輛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 財務管理
舞蹈學 新聞學 秘書學 環境設計
服裝藝術設計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官網
專科專業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機械設計與製造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模具設計與製造 光伏材料加工與套用技術
軟體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
工程造價 物流管理 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
電子商務 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企業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行銷 裝飾藝術設計 電腦藝術設計 影視動畫
商務英語 商務日語 音樂表演 舞蹈表演
護理 服裝設計 會計電算化 動漫設計與製作
數控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 建築工程技術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空中乘務 珠寶首飾工藝及鑑定 文秘 編導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官網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9月官網顯示,學校編寫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機械設計基礎等12門專業教科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省級精品課程7個,校級精品課程4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
省級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 linux作業系統(2006) 汽車構造(2009) 大學計算機基礎(2009) 數據結構(2011)
基本樂理(2011) 商業廣告(2013) 資料庫原理(2013)
校級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 高等數學(2008) 大學英語(2008) 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精品課程(2008)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08)
工程力學(2008) 經濟學(2008) ·綜合英語(2008) 服裝設計(一)(2008)
計算機套用基礎(2008) 機械設計基礎(2008) 機械設計基礎(2008) 基礎會計學(2008)
大學生職業指導(2008) 物業管理概論(2008) 管理學(本科)(2010) 土木工程材料(2010)
綜合日語(2010) 大學物理(2010) 汽車檢測技術(2010) 數控編程(2010)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10)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2010) MIDI製作(2010) 服裝色彩設計(2010)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2010) 電路分析(2010) ·市場行銷(2010) 計算機硬體技術(2012)
計算機網路技術(2012) 合唱與指揮(2012) 中國民族民間舞(201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2)
基礎護理學(2012) 網球入門與欣賞(2014) Java程式設計(2014) 品牌學(2014)
圖案設計(2014) 工程材料與機制基礎(2014) 汽車保險與理賠(2014) 電子商務(2014)
英漢翻譯(2014) 會計電算化(統本)(2014) Visual Foxpro程式設計(2014)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 汽車服務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省級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材料科學與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省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省級教學實驗中心 汽車技術中心 計算機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中心
校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校級教學實驗中心 汽車技術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中心 計算機技術實驗中心 服裝設計與製作中心 藝術設計與製作中心 語言實驗中心
現代製造技術中心 軟體與網路技術實驗中心 護理實驗實訓中心 音樂舞蹈實驗中心 基礎電子實驗中心 體育訓練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中心 電子技術實驗中心 管理實驗實訓中心 力學實驗室 基礎實驗中心
截至2014年9月,資料來源於學院官網

交流合作

為加大學校對外交流力度,拓展學校對外交流途徑,加快學校與國際教育的接軌,學校自辦學以來,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國的著名大學進行了交流和合作,先後與美國瑞德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法國奧弗尼克萊蒙第一大學、法國雷恩高等商務管理學院、加拿大雪瑞頓技術學院、新加坡博文學院等外國著名大學簽訂了長期合作辦學意向協定;還與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開辦了遠程教育。這些友好合作,為加強學術和教育交流,提高學校國際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2013年學校共有28項科研項目經江西省教育廳批准立項,另有6個橫向項目。有一種泡沫銅發熱體等2個專利獲批。
2012年,學校共出版塑膠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機械設計基礎等12門專業教科書。 共有職業決策研究進展等16個項目獲省部院獎勵。共有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與考核方法改革等326個學術論文在海外英語、科技廣場等處發表,校科研成果顯著。

科研機構

江西科技學院科研機構
機械電子設計研究所 材料與套用技術研究所 複雜生命動力學研究所 軟體研究所 材料與套用技術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信息技術研究所 軟體研究所 汽車研究所 汽車研究所 複雜生命動力學研究所 自考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自考研究所 機械電子設計研究所 汽車研究所 信息技術研究所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學院官網
實驗設施
汽車技術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中心 計算機技術實驗中心 服裝設計與製作中心 藝術設計與製作中心 語言實驗中心
現代製造技術中心 軟體與網路技術實驗中心 護理實驗實訓中心 音樂舞蹈實驗中心 基礎電子實驗中心 體育訓練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中心 電子技術實驗中心 管理實驗實訓中心 力學實驗室 基礎實驗中心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學院官網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4年9月官網顯示,該館有館藏文獻約367.37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94.31萬冊,電子圖書173.06萬冊;期刊合訂本3萬冊;期刊1168種。數字資源品種多樣、內容豐富,如電子圖書有北大方正的Apabi、超星數字圖書館、讀秀學術搜尋;電子期刊有清華同方CNKI、萬方醫學資料庫和博碩論文全文資料庫;Emerald管理學全集;愛迪克森《網上報告廳》;起點自主考試學習系統資料庫;博看人文暢銷期刊資料庫;庫客(KUKE)數字音樂圖書館;此外學校自建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資料庫。
學術期刊
《江西科技學院學報》英文: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Technology。
《江西科技學院學報》是由江西省教育廳主管,江西科技學院主辦的學術期刊,2006年創刊,季刊。
該刊被以下國內重要檢索系統及資料庫收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全文上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入編期刊。
刊物名稱 主編 刊期 CN ISSN 主管部門 主辦單位 地址 郵編
江西科技學院學報 王海 季刊 53-1162/J 1671-5056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省南昌市瑤湖高校園區紫陽大道115號 330098

校園文化

校徽

校徽突出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學校成立之時,正值農曆雞年,便將校徽設計成 鳳凰,鳳凰乃百鳥之王,立志要完成雞到鳳凰的蛻變;學校更名之際,正值農曆龍年,便有 龍鳳呈祥之意,夢想最終得以實現。

校訓

校訓校訓
求真務實、自強不息:所謂“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去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所謂"務實",則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做、去實踐,堅持求真與務實的統一。

校歌

校歌校歌
《同一片藍天下》
作曲:謝南師
作詞:集體創作

辦學定位

立足江西,面向全國,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本科教育為主,以專科教育為輔;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努力建設成辦學特色鮮明、管理規範,效益顯著,在民辦高校中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本科學院。

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職位 姓名
法人代表 於果 名譽校長 張文海(院士)
黨委書記 王占銘 校長 王海
副校長 胡劍 鋒 副校長 章新 蕾
副校長兼藍天駕校校長 林素君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校長 黃輝玲
副校長 周萬華 副校長 萬哨凱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於官網

就業情況

學校自成立之初,就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畢業生的推薦就業、就業指導、就業管理工作,“就業指導中心”是聯繫社會與畢業生之間的橋樑和紐帶。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8萬餘名套用型技術和管理人才,多次榮獲國家教育部、國家經貿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三次榮獲國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稱號,榮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教育工會先進單位”、共青團中央授予的“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如今,畢業生分布在沿海各城市。畢業生以“就業心態好、動手能力強、上崗適應快”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目前已湧現出謝琦、萬興華、馬躍征、王葉彬、華人、劉大勇、劉啟長、劉榮輝、朱長春李小平李華領、李勇軍李葆華宋永華、蘇華山、陳峰陳華斌、陳里青、陳建寧、陳滋滋、余建國、張泉東、周多松、羅淇、俞貞、高文豪、徐金芳、徐靜芳、唐磊、郭清勇、黃國波、彭參、彭勇彭海平、熊宇清、譚靜華、黎飛戴國良等一大批就業和創業明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