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醫科大學

江蘇醫科大學

江蘇醫科大學前身是1915年7月被政府正式認可的公立江蘇醫學專門學校,1925年改稱江蘇醫科大學,校址在上海。

基本信息

簡介

一、非學歷教育有各種類型的衛生管理幹部培訓,其中有與澳大利亞合作的衛生管理人員培訓,全省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廳直單位中青年幹部培訓;有全科醫學崗位培訓;還有衛生事業單位技工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年培訓2000人次以上。除辦學外,學校其他業務工作有①雜誌編輯,學校主辦的正式期刊為《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和《中國醫學文摘·外科學分冊》,內部發行的期刊為《現代醫療保險》;②醫學查新檢索,為衛生部和省科技廳定點單位;③法定衛生統計工作;④醫師資格考試考務和頒證工作。

二、歷史沿革 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的前身最早追溯到中央助產學校。建立於 1933年秋的中央助產學校,直屬國民黨中央衛生部、教育部領導,由當時北平第一助產學校校長楊崇端博士(解放後曾任衛生部婦幼衛生司司長)兼任校長,建校初期的校舍和教學設備均向中央醫院(今南京軍區總院)借用。1934年,在南京市石鼓路87號(今南京市婦產醫院)籌建校舍,附設產科醫院。1935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遷往重慶,1946年返回南京。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學校由華東軍區軍管會接管,1950年更名為華東助產學校,1952年學校劃歸南京市衛生局領導,更名為南京第一助產學校,1953年7月,學校劃歸江蘇省衛生廳領導,更名為江蘇省南京助產學校,1954後9月,學校與附設產院分開,另在漢中路129號征地擴建新校舍,1963年,學校更名為南京衛生學校,1981年江蘇省衛生廳為了加強在職醫務人員的學歷教育,決定利用南京衛生學校的校舍和師資設立江蘇省衛生系統職工醫科大學,1981年省政府蘇教復[1981]17號檔案批准成立,此後,江蘇省衛生系統職工醫科大學

與南京衛生學校合署辦學,1991年,省衛生廳為了集中力量辦好成人高等醫學教育,以適應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經報請省政府批准,撤銷南京衛生學校建制,學校成為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醫學院校,1995年,經省政府批准同意,學校更名為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2001年起,經省衛生廳和省發展規劃委員會批准,學校在浦口區珠江鎮公元北路129號建新校區,一期建成教學樓,宿舍樓等設施並投入使用。2002年,省衛生廳為了促進學校發展,最佳化廳直單位資源配置,報經省編委批覆,將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

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和江蘇省衛生人才培訓中心等三單位併入學校,保留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牌子;所有人員、財產、物資劃歸學校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