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上中村

江華上中村

水岸鄉村上中位於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東南方向,離鎮區6公里,離縣城沱江約40公里。 自佛鼎公第四代海誠公長子仲芳在廣西富川大嶺寨居住,之次子仲敬公生於明太祖洪武成化年間,當時43歲的他以養鴨為生,到處放游鴨子,最後放鴨到車下中巷,從其時年算起立宅居住至今已有527年。 49年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人民政府領導下,車下村於1954年設車下鄉,當時總人口約800人,程明廣任首任鄉長,鄉所設在現炮樓處。1956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成立高級社村轄中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車下屬白芒營鄉管轄,車下村為生產大隊,現在的村小組為生產隊。1959-1960年進行生產隊四固定,五定包乾,編制固定,山場水利固定,田地固定,產量固定的生產隊為核算單位,計工分與結算。1960年將上中,車下劃為兩個行政村,上中村由上巷和中巷及面前嶺組成 。進行五定包乾,包產量定生產,包征糧統購和各類派購,直至1980年責任制至今。今上中村轄七個村民小組,人口1148人,耕地950畝。

白芒營鎮上中村自然風光獨特,還待挖掘開發形成瑤族旅遊自然風光古村落。

1.上中村傍西河而建,以水岸鄉村對外的主打形象,也是小康村莊的典型代表,河流清澈,直達瀟水,兩岸綠樹蔥鬱,新建的鄉村公園,沿岸的休閒場所,都讓人心曠神怡,河面可開展生態養殖,同時河流上有落差開發漂流,自然垂釣,農家樂等。

2.村里背靠羊公山,海拔600米,站在山頂上可以俯瞰整個村莊,及大石橋等周邊村莊,具有爬山休閒觀光的樂趣!羊公山背後有村水庫及開發好的600畝山楂果林,可開發成採摘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觀光旅遊。

3.上中村全部水田都已整理連片,可以開發成花海,形成生態旅遊村莊。

4.上中村207國道進入1公里左右,交通方便,且地處白芒營鎮與大石橋鄉,具有連線井頭灣古村落和秦岩風景區,形成片區旅遊帶。

5.上中村歷史悠久,不僅有古建築的文化,而且在文物上也體現出來,現存的古鐘根據上面文字的記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曾經在村香花廟裡掛著,敲響古鐘,方圓百里都能聽到悠悠鐘聲!

6.白芒營鎮原上中村,村里延續了幾百年的八月十五習俗中有一個叫花炮節。據傳明朝明孝宗(弘治)年間,李氏秀才上京趕考三元甲第,北渡洞庭湖時,船行至湖中時忽然被一根閃光浮木攔在船頭擋住去路。他感到奇怪,八百里洞庭何來此木?心想莫非是神靈顯意,天賜吉祥。於是雙膝跪拜三叩首曰:“你若是神,請佑我若中榜,待我趕考歸來為你塑神木,請在此地段候回。”浮木立即離船而去,李秀才順利進京中舉榜名。回鄉再渡洞庭湖時,神木果然在此地不遠地段等候。李秀才心中大喜,請來幫工打撈上船,購獨輪車套馬拴帶回家鄉。

秋冬,秀才京城高中,套車神木衣錦還鄉,路見鄉民在田間地頭以敲打銅盤驅趕啄食鳥雀,好不辛苦。舉人想到京城燃放炮竹之威,何不以此驅趕。於是與鄉民合計,巧用土炮放置神樹之上,用放炮驅雀,炮鳴鳥驚,遠走高飛,不敢下地啄食莊稼。同時大地還有鼠害為猖,故神木安放飛天鼠,滾地王下地,摳趕老鼠,使老鼠不敢糟蹋穀物,迎來豐收。這樣的喜訊很快傳開,村莊不斷的興盛,此後湘桂瑤民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功德壯舉,把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定為花炮節。節慶時好不熱鬧,瑤家青年男女身著盛裝,放花炮,唱大戲,對山歌,唱山歌還吸引了附近村寨前來對唱。時留打油詩一首,“大塘山口裝魚口,山背樹底裝魚梁,油度井頭小水妹,車下橋頭來相會”。中秋村中龍獅簇擁迎花樹,瑤花男抬,堅花桿,裝火藥,神廟取火。 並請法師村中德高望重老者,對神樹祭拜,祈福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十花蓋頂好年景。

中秋節,上中村特有的節日習俗花炮節,承載著上中村厚重的歷史及節日風俗的演變和延伸,成為瑤鄉瑤族另一種團圓夙願的象徵,憧憬美好生活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