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新

江玉新,男,39歲,江西豐城市供電公司張巷供電所營抄管理班班長。2008年2月3日在豐城市抗冰搶險保供電戰役中光榮犧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烈士,全國總工會追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

基本信息

簡介

江玉新,男,39歲,江西豐城市供電公司張巷供電所營抄管理班班長。2008年2月3日在豐城市抗冰搶險保供電戰役中光榮犧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烈士,全國總工會追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認為“抗冰搶險烈士”,共青團江西省委追授“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標兵”。
2008年2月6日,農曆大年三十。江西豐城市張巷鎮草溪村委會的800多戶村民如願以償過上了一個亮堂祥和的春節。當萬家燈火點亮村莊、除夕的鞭炮聲熱鬧地響起時,江玉新卻靜靜地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電桿上忙著修線接電為鄉親們送光明。
“這些天,在外頭打工的人都趕回來過年了,要是沒有電用,真對不住他們啊!”
2月3日下午,江玉新和往常一樣,天剛亮就背著工具包急匆匆出門了。路上碰到趕往鎮上去買年貨的鄰居江坤樹搭腔,他撂下一句:“要去修電,改天跟老哥聊。”就頭也不回地往所里趕了。今天計畫要搶修好兩條10千伏的線路,恢復送電,他實在一分鐘也不想耽擱。
在江家村的線路搶修進展得很順利,到13:30就完成了一大半的工作。江玉新返回所里,得知另一組搶修隊的搶修任務特別重時,提出和年齡較大的熊祿群老師傅對調一下,讓熊師傅到江家村接著完成這邊搶修掃尾工作,他自己則趕往張曾村草溪線的故障點。草溪線28號至39號桿間的橫擔、絕緣子因覆冰已嚴重傾斜,導線斷落11檔。當天下午主要是對39號耐張桿上的斷線進行修復,完成了這一基桿上的接線,通向前羅、瑤上等村的多條支線就可以貫通了,意味著又有800多戶人家可以用上電了。
“這些天,外頭打工的人都趕回來過年了,要是沒有電用,真對不住他們啊!”上桿前,他還跟同事念叨著。
那根斷裂壓住了江玉新的電線桿
39號桿立在一塊早已被積雪冰塊掩蓋的水田中央。大家分頭行動,打拉線、準備材料等,並開挖了20厘米左右的地面,查驗電桿根部是否受損。一切就緒後,江玉新和羅海水先後登上了39號電桿的頂部開始作業。
15:50,就在桿上人員工作快要結束,準備上下配合起線時,意外發生了!電桿突然“咔嚓”一聲巨響,迅速地向北面傾倒,身系保險繩、正在桿上作業的江玉新來不及閃避,緊貼著電桿的一側,被重重地壓在倒桿的正下方。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緩過神來,陳昌、羅國輝等人扔下手中的扳手、電線,朝壓在桿下的江玉新飛奔過去。此時,江玉新大口喘著氣,睜著眼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陳昌等人一邊大聲呼喊著他的名字,一邊脫下身上的棉衣支起他的頭部、蓋住他的身體……
冰雪封凍的田間小道異常硬滑,30分鐘後,鎮衛生院的急救車才艱難地到達出事地點,載著奄奄一息的江玉新送往醫院。奇蹟未能出現,因內臟受到重度壓迫的江玉新再也沒有醒來。
護送江玉新到醫院的幾位同事最先得知訊息,在醫院裡抱頭痛哭。這些平日裡苦不怕、累不倒的鐵一樣的大男人此刻卻再也抑制不住悲痛,他們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位好兄弟,就這樣走了?!
技術人員事後分析,水泥桿是因長時間低溫冰凍,從離地面以下50厘米的部位突然斷裂的。
同事們仍在期待“我來!”這個熟悉而響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我來!”對所里的同事們來說,已經習慣了江玉新的口頭禪。不管碰到什麼急事、難事,他幾乎都是不假思索地就攬到自己身上。這一次也不例外。
2008年1月中旬以來江西出現的罕見冰雪災害給電網帶來致命的打擊。位於贛西地區的豐城市電網更是遭受重災,受損的高低壓線路長達2400多公里,斷線倒桿等多達3400餘處。江玉新所在的張巷供電所轄區也被災情全面覆蓋。
自災情發生後的十多天以來,江玉新起早貪黑,冒著嚴寒和同事們一直奮戰在抗冰搶險的一線。怕線路設備覆冰,每天凌晨就出發,沿線巡查。線路穿越山嶺,就翻山越嶺;線路跨越河塘,就跋涉冰河。看到覆冰較厚、危及線路桿塔時,就立即登桿敲冰及時排除險情。江玉新承擔了京九鐵路沿線的巡線工作,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對這些重點線路每天要堅持巡查兩次,在冰天雪地里步行三十多公里。
隨著春節臨近,天氣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向著更惡劣的形勢發展。一輪又一輪雨雪冰凍的侵襲,讓已經經受重創的電網變得更加脆弱,斷線、倒桿現象頻頻發生,災情加劇,張巷鎮裡成片的鄉村陷入黑暗和冰冷之中。
“搶修班的人手不夠,讓我來吧!”他提出和高度近視不能登桿作業的劉順華對換,讓劉順華去巡線,他上桿作業是把好手,這個時候正好頂上,也好加快一些搶修進度。
1月27日,一場大雪過後,張巷鎮的三條10千伏線路全部因積雪覆冰故障中斷,全鎮停電。大雪之後,豐城市又緊接著下起了凍雨,電桿上下結了冰,登桿作業十分危險,電路搶修不得不暫時中止。鎮上的敬老院40多位孤寡老人的吃喝住行成了大難題,再加上天寒地凍不能取暖,隨時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安全!鎮政府領導下達死命令:無論如何也要架通敬老院的電線!看著陰沉沉的天空中還在撒豆子似的下著雪籽,大家都皺緊了眉頭。
“我來!”汪玉新又一次把這個艱巨的任務攬到了自己頭上。那天凍雨一直下個不停,打得人眼睛都睜不開,江玉新先一點點敲掉桿上的冰,然後再蹬著踩板上到桿頂接線,從下午16點一直乾到晚上。江玉新兩次登桿作業,在桿上整整待了2個多小時。
“下來時,帽子上、臉上、身上都結了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敬老院的劉建蘭院長依然感慨萬分、感動不已。1月29日晚上八點多,張巷鎮敬老院第一個用上了電!
想著那些還沒有及時得到修復的線路、沒有用上電的村民,江玉新吃不好睡不香。“一清早就沒看到人影,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妻子熟睡時偶爾轉身碰到一身冰涼,才知道他回來了。
江玉新就住在張巷鎮,看到落雪結冰,鄰里鄉親都躲在家裡,兒子卻天天要四處趕著去登高爬桿去修電,60多歲的母親在家整天擔驚受怕。她不止一次拖住江玉新,讓他不要出去,可每次江玉新丟下一句“工作需要”就走了。
江玉新一心只想著多修好一些故障線路,多讓幾戶人家用上電,卻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安危。他迎風踏雪,夜以繼日地奔波在一條條故障線路上,平均每天工作在桿上的時間達到七八個小時。全然不顧自己長時間重負荷的勞累,用頑強意志挑戰生命的極限。
“累得到家裡一句話也不願多說。”江玉新犧牲的當天中午,就在江家村離父母家不到百米的一條線路上搶修,父親喊他回去先吃箇中飯再工作,他不肯,非得搶修完了送了電再吃。父親一直在家等到下午2點多,兒子也沒有回家吃飯。“拖他回來吃頓飯也好啊。”江玉新出事後,父親老是呆呆地坐在門口,望著最後看到兒子身影的方向,喃喃自語。
“他一直是所里的技術骨幹,平時工作就愛動腦筋。碰到困難時,他總是沖在前、帶頭去乾。他對所里線路和台區用戶的情況非常熟悉,這次抗冰救災中,他每天白天去搶修受災線路,晚上回到所里,參與研究制定第二天的搶修方案,為所里提高搶修效率、恢復送電爭取了時間。”所長丁國彪說。
江玉新走了,與他朝夕相處的同事誰也不願相信這個事實。他們仍在期待“我來!”這個熟悉而響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這么好的一個人走了,我一定要來送送他,就是天上落刀子我也要來!”
2月5日上午,長空靜穆,大雪紛飛。江西省豐城市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從四面八方趕來,灑淚送別英雄。走在人群中的劉洪發老人跌跌撞撞走了好幾里路,才趕到追悼會的現場。他抹著眼淚說:“這么好的一個人走了,我一定要來送送他,今天就是天上落刀子我也要來!”
劉洪發老人與江玉新是多年的鄰居,走往得多,情同父子。“鎮上人都認得他(江玉新),好熱心的一個人,誰家用電有個啥毛病,招呼一聲他就來了。”
住在江玉新隔壁的江德根說,江玉新原先在機械廠乾過修理,對電器維修也很在行,在全鎮小有名氣。只有人家開口,他就利用休息時間,上門免費維修。
75歲的鄒書田老人在江玉新離世兩天后才得知訊息,老人難過得整整一夜沒睡。他說,一合上眼,江玉新的影子就在面前。十幾天前,江玉新巡線路過老人家時,看見鄒書田的老伴生病了正在吃藥,硬塞給老兩口200元錢。“崽女都抵不過(江玉新),每個月他都會來……”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捂住臉,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羅橋村村民鄒小平至今不願相信這個事實。2006年6月中旬連續下了好幾天的暴雨,羅橋村4台排灌電機日夜不停忙著排澇。一天半夜,一台排灌電機突然故障罷工了,轉眼功夫,“嘩嘩”的水就直往上竄。焦急的鄒小平撥通了江玉新的電話。“馬上就來!”只說了四個字,電話那端就放下了。鄒小平望著外面雷電交加、暴雨如注,擔心之下再一次撥通了江玉新的電話,猶豫著試圖勸說:“要不,明天來吧,路上不安全!”“開什麼玩笑!抽穗的稻子淹了,幾十萬斤的糧食就沒了!”江玉新把電話一撂,雨衣也沒來得及披就出了門。半個小時後,一身濕淋淋的江玉新趕到了電泵房,初步檢查電機部分沒問題,江玉新決定下到水泵管道出口處檢查。他找了根長竹篙探了探底,約有4、5米深,江玉新憋足一口氣,抓住竹篙就往水底下鑽,一直鑽到底部管道口,再用手去摸,悶不過氣了,才爬上來換氣。就這樣來回上下幾趟,終於找到堵住水泵管道口葉輪片的破棉絮,並用手把污物掏乾淨,讓排灌泵機轉起來了。
看到江玉新處理完故障,從水裡出來,凍得渾身發抖,牙齒“咯咯”作響,當時鄒小平的鼻子就發酸了。“當時水很深也很髒,鑽到水底是很危險的,沒有人會象他這樣。”
對於張巷鎮的鄉親們來說,江玉新早已是他們的親人。他們彼此之間無須客氣,卻始終心存感激。
江玉新犧牲的訊息在小鎮傳播開來,很多人在震驚之後忍不住掉眼淚。這些天,不斷有人趕到他的家中看望和慰問。
在豐城市供電公司工會主席林俊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還沒來得及簽署的先進評選申報表,裡面就有江玉新光榮推選為公司2007年度十佳班片長的材料。有一份個人自述材料是江玉新自己認真書寫的,裡面有這樣一段話:“一定要把企業當成事業來做,在對客戶服務中,一切都為客戶著想,情系客戶,無私奉獻。只有心貼心的服務,才能換來百分之百的工作效益。”或許正是基於這樣深厚的敬業情懷,才使得江玉新與他的客戶之間早已構建了一種超越了供求服務領域之上的和諧關係。“戰災保電為人民,功績永存頌英雄。”這是樸實的鄉親們為烈士江玉新擬寫的輓聯,也是他們對英雄發自內心的贊語。
年三十這天,記者來到江玉新的家裡。走進家門,眼前的景象讓人心酸。廳堂里為年夜飯準備的飯桌上端端正正地擺上了英雄的遺像。房間的門上貼著追思親恩的輓聯。耳畔“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接二連三不時地響起,仿佛在爭著奔走相告團聚的喜悅。在這裡,卻是靜寂無聲。父母永遠等不到兒子、妻子永遠等不到丈夫、兒女永遠等不到父親的到來。一家人默默地低頭垂泣,不敢對視。
妻子羅玉琴一邊垂淚,一邊整理丈夫的遺物:一頂斑駁安全帽、一個裝滿了各種修理工具的舊挎包、一雙冰冷濕透的解放鞋,這曾經是江玉新出門時從不離身的三件物品。睹物思人,羅玉琴再一次禁不住失聲痛哭。江玉新的母親指著樓頂天花板上一塊塊綠色的霉斑告訴我,家裡屋頂漏了好長時間,一直催江玉新整修一下,他卻總說沒時間,說過了這陣子再說。家人怎么也沒想到,這竟成了江玉新永遠也無法兌現的承諾。
今年5月,江玉新再三要求在廣東工作的弟弟一定回老家過年,一家人好好聚一聚。弟弟不遠千里趕來了,進門第一眼見到的竟是哥哥的遺像。
每年過年,都是江玉新親自陪同心愛的女兒去買新衣新鞋。今年,13歲的江燕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樣摟著爸爸的脖子撒嬌了。父親的離去讓她一夜之間變得懂事了很多。她說她什麼也不想要,只想著姑姑能帶她到爸爸犧牲的地方看一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