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泌追月

江泌追月,成語典故,說的是南北朝時期齊國人江泌夜間追著月亮借光苦讀的故事。

基本信息

原文

江泌,字士清,濟陽考城人也。父亮之,員外郎。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亮,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墜地則更登。

譯文

南北朝時期齊國的江泌因家中貧寒,買不起燈油,但他刻苦好學。江泌住在一間小西屋裡,月亮一出,便在屋內窗下,坐在床沿讀書。一會兒,月偏升到東南上空,江泌不畏深秋月夜寒涼,走出屋門外,斜倚著門框讀書。夜靜更深月西歸,江泌爬上屋頂,追著月光看書。有一次,他實在困極了,瞌睡打盹,一不小心,便從房頂跌了下來。他忍著痛,咬著牙又爬到房頂,依舊苦讀起來。

詞語解釋

晝日:白天

隨:追逐

斫屧:製造木屐。斫:砍、修造。屧:古代鞋中的木底,引申為鞋

光斜則握卷升空:月亮偏斜了就拿著書卷爬上屋頂

睡極墜地則更登:打瞌睡沒坐穩從房頂掉到地上就再爬上去繼續看書

評價

古人條件不好,學習尚且如此努力,生活在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