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晴

《江晴》,是清代鄭板橋的一首五言絕句。

基本信息

詩名:江晴
作者:鄭板橋
體裁:五言絕句(共兩首)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原文

江晴
(一)霧裹山疑失,雷鳴雨未休。
夕陽開一半,吐出望江樓。
(二)天陰作圖畫,紙墨俱潤澤。
更愛嫩晴天,寥寥三五筆。

作品譯文

(一)山被濃霧籠罩仿佛看不見了雷聲轟鳴雨還沒有停止。陽光一束從雲隙照射望江樓,樓好像從空中吐出一樣。
(二)因天陰空氣潮濕,所以宣紙、松煙墨料都易於濕潤,也就便於作畫。而我更愛初晴的天氣,紙墨轉乾,畫起寫意畫來寥寥幾筆就顯得特別輕靈。

作品鑑賞

這兩首詩均作於焦山,詩人將偶然的想法記錄下來,屬於遣興詩。
第一首詩寫夏日雷雨的奇特景致。雨還沒有完全停住,就出太陽了,大雨織成的霧網既已散去,當然也就看得見望江樓了。一個“吐”字,照應了前句“山疑失”,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動態效果。
第二首詩是一首談論畫藝的詩。鄭板橋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在詩中談論了筆法、墨法的細微差別,的確是切身體會。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

鄭板橋像鄭板橋像
,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燮所作詩,如《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孤兒行》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揚州》《自遣》《游焦山》《野老》等篇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提畫詩都有寄託。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