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善頌

江善頌

江善頌於1992年加入華登國際,現任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電子及半導體行業方面業務。 在加入華登國際前,江先生供職於New Idea Electronic Corporation——台灣一家從事輸入設備的製造商,擔任市場總監一職。江先生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在南加州大學取得MBA學位。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常駐在中國的江善頌先生在華登國際專注於在中國的投資業務和運營。江先生在華登國際擁有十二年的跨境創投經驗,曾常駐地區包括美國、台灣、日本和中國大陸地區。他在網際網路、電子、半導體和通信等行業的投資卓有成效。

江先生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中,江善頌曾作為高級設計工程師加盟東芝,在日本美國工作,負責多種vsli開發項目及微晶片控制系統。

由江先生參與負責的在華投資項目包括:中國網路遊戲服務網(5173.com)、滾石移動、青牛軟體、智芯科技、安凱、捷頂半導體等、廣典傳媒、億瑪、車盟、無線新空、瀋陽三生製藥(NASDAQ: SSRX)、高意科技等。

機構簡介

華登國際於1987年成立,20年來,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風險投資機構。

華登國際目前管理著將近20億美金的資本。華登國際專注於投資在領域內表現傑出的專業團隊和公司,並支持他們取得突出的競爭優勢,成長為各自行業中的領先者。主要投資焦點在於通訊與電信 、電子與數字消費品 、軟體與網際網路服務 、半導體產業鏈 ,以及新媒體技術與服務、新能源與環保技術與服務等領域。

投資哲學

(圖)投資人物投資人物

作為最早入駐中國的華登國際合伙人,2002年江善頌一進入中國就廣交朋友。這個來自台灣的優雅紳士,如今無論是遇到記者抑或是業內人士,都會如同老朋友般相談甚歡。他如今對內地產業的熟識程度,已與本土成長的投資人毫無二致。就像他所代表的華登國際,儘管表面上看不出什麼鮮明的個性,但與其他VC相比,卻總是在投資潮流的前端穩穩前行。

華登國際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領先的風險投資基金,作為華人風投創業家陳立武創立的風險投資基金,華登國際立足美國,把投資領域放在全球範圍,在亞洲影響巨大。華登在中國早期投資的新科、小天鵝、創維等企業,如今已經成長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品牌;網際網路熱潮初起,華登就成為新浪的主要投資人,到現在依然有部分股份留存繼續影響新浪。

迄今為止,華登對中國的投資超過3億美金,有12個項目成功退出,投資回報非常可觀。所以,2002年開始,華登派駐合伙人進入中國,而江善頌就是第一批進入內地的投資人。

VC集體“催生”滾石移動

在華登國際投資的案例中,滾石移動是最“出挑”的,因為比起枯燥難懂的高科技項目來說,數字音樂顯得美妙動人,似乎與華登以往穩健中庸的投資風格有些格格不入。

江善頌最早接觸這個案子是智創投的總經理合伙人陳友忠介紹的。陳友忠和江善頌是朋友,當時已經進入滾石移動了。兩個人一起出去玩時,陳友忠故意賣著關子向江善頌推薦。“你們不會投的,這個項目你們肯定不會投的,你們投的都是高科技,我們是娛樂業啊。”這邊打擊,那邊引誘:“不過娛樂業還是蠻好玩的,可以認識很多歌星啊,可以去超女當評審啊,和他們開會都是晚上在bar里啊”

“我一聽趕緊說那是好事啊,”江善頌回憶道,“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沒有見到一個歌星,董事會開會還是很嚴肅的。”儘管現在回憶起來非常輕鬆,但江善頌對滾石移動的選擇還是非常慎重。“當時SP比較火,數字音樂的前景也很清楚。滾石移動的主要業務是鈴聲,勢頭已經不錯了,那時還在研發彩鈴,我去試用了一下就覺得這個東西有戲。”

進入以後,滾石移動基本按照原來的構想順利發展著,但有些方面超出了預想。江善頌說:“數字音樂的市場競爭比想像的要難,更加慘烈。不過使用者的接受程度比想像的要快,網際網路的套用也越來越快。”所以第二輪進入以後,很快就有第三輪3000萬美金的跟進,這兩次的投資都是華登國際主投的。

跟進投資的除了華登國際,在滾石移動的項目中,還有其他將近十家的VC合投。“這是好事啊,有錢大家一起賺嘛,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儘管江善頌對此一笑而過,但還是能感覺到他對過多VC合投的無奈。不過VC合投有時也是需要的,比如最初宏找到華登國際時,就是因為希望引進一個更強的國際主流VC,以幫助滾石移動的後期融資和上市運作。

滾石移動正在為上市做積極的準備,而他們的競爭對手A8也同樣引入VC並正為此緊鑼密鼓,看來在中國越來越熱的風險投資界,VC間的撞車是不可避免的。而要在這樣的局面下保持華登的領先和穩健,協作與包容是必不可少的法寶。

不到擠破頭的領域去投資

江善頌在華登有過12年的投資經歷,其中在台灣9年,在美國3年。而當中國的投資環境日漸成熟時,江善頌主動要求進入中國,在他看來,內地的投資環境與台灣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中國人共有的創業精神、強有力的政府主導和政策支持、容易教育和培育的年輕人創業團隊、低成本低風險和超多機會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市場實在是太大了。”他說。

相比於早期的投資,有合伙人常駐中國會更利於選擇項目。如今江善頌常駐上海,但幾乎常年在全國各地跑,“不僅僅是大城市,還有許多二線三線城市都要跑”,所以江善頌很快就成了內地通,儘管辛苦備至,卻抑制不住看到好項目時的興奮。

之所以要往下級城市跑,是因為風險投資在近年來蜂擁而入,使得投資顯得過於擁擠,不得不選擇一些相對冷清的領域。“P2P投個十家八家,數字音樂投個七家八家,Web2.0投個五家六家”,說到一些領域的投資狀況時,江善頌無奈地笑著搖搖頭,“不過,投資永遠是這樣子了,過熱或者過冷一點,永遠不會剛剛好。其實中國是個大經濟體,可投的領域非常寬,但是大家都擠破頭到一個領域,自然就顯得過熱了。”

常常“下基層”的江善頌形成了自己的投資哲學。現在,他選擇項目不再局限於IT或者高科技領域,他認為真正需要VC的地方就是VC在那裡可以最大地實現自己價值的地方。江善頌說:“以前投高科技領域比較多一些,並不是因為我們熟悉那個領域才投,而是因為那個領域增長非常快,我們選擇案子的最重要標準,就是他的成長性,我們只投在資本最有效率、最有推動力的地方。”

而他也開誠布公地向本刊記者歷數了一下最近比較感興趣的投資領域:“跨媒體、能源、安全、無線套用和新媒體”。

投資策略

(圖)總經理總經理

投資了新浪、創維數碼、廣東科龍、中芯國際等國際知名大型公司,管理著16億美元資金的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公司華登國際的董事總經理江善頌在想什麼?

最初接觸江善頌,沒有感覺他與其他風險投資人有什麼不同,精明而不張揚,處事低調。他接受記者採訪頗有經驗,回答滴水不漏,成功地守住底線;對於敏感問題,選擇避實就虛。

華登國際是一家國際性創業投資公司,運作策略是管理籌來的資金,選擇有潛力的高科技企業投資,扶持公司發展,並在適當時機以上市或併購的方式進行股份的轉讓以獲得數倍以至數十倍的回報。華登國際自1987年以來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泛亞太地區服務網路,管理資金逾16億美元,華登國際的服務網路是由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中國台灣和美國的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投資專才組成的。華登國際在亞洲和美國設有9個辦事機構。但是其在中國業界的知名度還沒有國際上響亮。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隨著江善頌在華登國際13年的成長發展,華登國際管理的資產規模也從最初1.05億美元擴充到現在的16億美元。

江善頌與華登國際一樣,其實力和地位在國際風險投資界為人所知,但是對於大多數開始對創業投資感興趣的中國人來說,“江善頌”並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那敏銳的眼睛時刻關注著電子與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機會,以及在中國的運營事務,不斷探索新的投資良機,提升華登國際在中國投資領域的知名度。同時他還擴大華登亞洲投資架構,將中國鄰近的韓國、日本和新加坡及中國的台灣、香港等均納入市場規模之中。實際上,自他於2002年參與中國業務的經營後,華登國際在中國的業務發展開始風生水起。

職業轉折

2008年3月,美國Private Equity Online.com和其姐妹刊物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 舉辦的第五屆年度評選中,華登國際被評為“亞洲年度最佳創業投資公司”。

面對這些榮譽,江善頌並沒有沉醉其中。不過,“亞洲年度最佳創業投資公司”的稱號卻最能表明華登國際在2004年度亞洲風險投資領域所取得的不菲業績。

長期在美國的江善頌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學,並獲得學士學位。他最早任職於東芝公司日本與美國分公司。在這家跨國電器公司中,江善頌任高級設計工程師,開發各類VLSI項目與微機控制系統。在工作中他發現自己對從事商務工作有極高的興趣。後來,江善頌決定到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MBA。MBA畢業以後,由於當時美國經濟不很景氣,1991年,江善頌到台灣發展。

那時,江善頌擔任台灣輸入設備製造商新理念電子公司市場業務董事。1992年,他加入華登風險投資,並將自己的坐標定位於此。從1992年到1998年,台灣IT的電子業或者半導體業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工程師及MBA的背景使江善頌在台灣風險投資界中如魚得水,一做就是七年,投資覆蓋整個台灣的IT產業,包括早期的很多硬體,電腦、筆記型電腦、主機板、顯示器、輸入裝置等各方面都有投資,然後慢慢轉移到半導體方面,為台灣IT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相當多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江善頌在台灣工作近七年間,有將近40家企業的投資出自他手,平均每年投資企業有7家之多,其中約30家已經上市。這些投資的平均收益在5倍左右,這雖然比不上美國一些上百倍收益的投資,但是這種收益水平在整個業界來說也是十分可觀的。

江善頌對自己在台灣的工作業績比較滿意。他告訴記者,成功的一點主要是因為把握住了當時台灣IT行業的發展趨勢,然後很專心地投資所關注的整個產業。

不過,讓江善頌惟一有些遺憾的是當時沒有多投一些。那時,IT快速發展的大趨勢非常好,可謂是“千帆競發”。對於投資機會,他的理解是找到大趨勢是很重要的,這個判斷絕對不能錯。另一個是被投資方的經營團隊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台灣工作7年之後,江善頌感到應當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應僅僅局限在台灣,於是在1999年末,重回美國華登公司學習,為隨後在中國內地的再次發力儲蓄了力量。

對於在風險投資界所取得的成功,江善頌認為,重要的是善於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發展結合起來的能力,使其在每一個風險投資項目上都遊刃有餘。

中國節奏

早在1993年,國內對風險投資還很陌生的時候,華登國際就已經把觸角伸向了中國市場。

當時,華登國際通過一家離岸英屬群島公司Hinca對科龍投資330萬美元。當時這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科龍還是一家鄉鎮企業。華登的想法是將Hinca公司在海外上市以收回投資,但當時的國家政策對於國內資產通過海外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做法並不支持。科龍於是進行了大量資產調整,1997年終於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華登在同年11月售出其在科龍股份,成功實現投資的退出,回報率在300%左右。

1995年8月,華登國際投資830萬美元給大中華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小天鵝的主要股東之一,持有的是法人股,按證券法的規定,法人股是不能流通的,這給華登國際的退出帶來很大的困難。2001年2月,證監會決定允許法人股轉成流通股,於是華登國際在2001年3月開始出售其擁有的股份,2001年6月全部售完,完成投資退出,實現了約300%的回報。

1997年,華登國際在亞洲和美國的投資專家為新濤進行了首輪融資工作。此後,華登幫助新濤制定發展計畫,招攬專業人才和管理團隊,實行國際性的擴展,並在2001年5月獲美國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IDT)以約8000萬美元的現金出資收購。IDT是一家知名的通訊產品積體電路供貨商,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在此交易中,華登獲得了10倍的收益。

這時,華登國際儘管在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中國業務的開展顯然跟不上中國的經濟發展步伐。華登國際需要在中國以更快的步伐前進。2002年美國投資泡沫破裂的時候,江善頌被派往上海,負責華登國際在亞洲的投資。

來到上海,江善頌就必須面對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那就是隨著美國新經濟泡沫的破滅,中國市場眾多科技公司遭遇滅頂之災,這對於風險投資公司來說,打擊尤其沉重。2003年,國內“SARS”又肆虐,這一切好像給初到上海的江善頌一個下馬威。

面對環境的考驗,2003年,江善頌選擇以靜制動,而正是這種策略使華登國際規避了投資風險。

在江善頌看來,在國內做早期投資還是有個很好的環境,整個環境的成熟呈加速趨勢。華登國際將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業務範圍不僅局限在半導體、電子等行業領域。華登國際網羅了一些網際網路行業人才,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投資領域,涉足網路和無線等諸多領域。

2004年,華登國際投資滾石移動、APEXONE和ANYKA公司,實現了兩家企業上市並成功退出。今年,江善頌打算將孵化10家公司。

另外,江善頌還要努力進行的一個改變,就是打破沉默,保持與外界更多的交流與溝通。

投資寶典

在風險投資行業做了近13年的江善頌,對行業投資有著自己的看法。儘管目前內地同台灣和美國的風險投資機制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但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江善頌非常積極和樂觀。在深諳中國市場的江善頌看來,中國創業者在本地創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應該好好把握。

他有四個充分的理由。第一,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半導體消費國,有很好的市場。

第二,研發成本可能會比較低。比如說MP3,跨國企業用在研發上的費用為10%到15%,而用在推銷和市場行銷等方面的費用則達到15%。但在中國,剛剛起步的企業研發費用只占到5%,市場行銷也只花2%到3%的費用。“因此,中國很多企業能降低產品的價格,和跨國企業競爭。尤其是PC領域,他們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和韓國等國外企業競爭。”

第三,中國創業者離中國客戶非常近,容易讓購買者接受。他說,有調查顯示,雖然產品一樣,但是很多人還是願意購買本地產品。“這就證明了一件事情,中國的創業者能為客戶提供很好的服務,知道客戶的需求所在,能夠從客戶的角度進行產品設計,讓客戶享受到更全面的服務。”

第四就是人力資源。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工程師都在美國工作,對於產業發展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中國的創業者能集中力量發展自己的人力資源,優勢會更加明顯。

“我們要打造本土品牌,這是最重要的目標。對於IT業來說,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可能更重要。中國有自己的特殊國情,‘西化’的創投‘降臨’中國,首先要完成的是本土化的歷煉。華登國際是一個中國的品牌,並不永遠是美國的品牌。我們本土化要做的非常徹底。跟本土的創業家們,或者是跟同行,跟政府一起長期發展。”他表示。

事實上,自華登國際開始在中國內地投資以來,在中國國內投資的資金至少達到1.56億美元,投資項目包括新濤科技、無錫小天鵝、鷹牌陶瓷和新浪網等15家,其中10個已經實現順利退出,這些創立初期的公司逐步發展成為亞洲及國際性的領先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