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才子

江南才子

江南才子有很多在清朝有嚴我斯、繆彤、蔡啟僔等而最為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為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基本信息

清代江南才子

嚴我斯

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字就思,號存庵。生於崇禎二年(1629),卒年不詳。清康熙三年(1664)狀元。歷任修撰、

江南才子江南才子
山東鄉試主考官、日講起居注官、翰林學士等。仕至禮部侍郎

繆彤
江蘇吳縣人。字歌起,號念齋。生於明天啟七年(1627)卒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康熙六年(1667)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九年充會試同考官。不久任侍講學士。覺得仕途艱難,辭官歸隱之念萌生。後以家喪回歸故里,從此脫離宦海,不問時事,以教書為業,創辦"三畏書院"。親自為鄉里培育學生。跟從他學習的人很多,為此,他刊刻了曹月川的《家規》、蔡虛齋的《密箴》、劉念台的《人譜》等書,以教求學者。成為從事教書約五十年的"狀元先生",堪稱為學者類型的狀元。

蔡啟僔
浙江德清人。字石公,號昆暘。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卒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康熙九年(1670)狀元。

韓菼
江南長洲人(今江蘇蘇州)。字元少,號慕廬。生於明崇禎十年(1637),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清康熙十二年(1673)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起居注官。康熙帝以其能文命撰《太極圖說》,召入弘德殿進講《大學》,主持纂修《孝經衍義》韓菼以其文才博得康熙帝之恩寵。先後兩次典順天鄉試,遷侍講學士,升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任《一統志》總裁。皇帝贊他"文章古雅、曠古少見"。官至禮部尚書、經筵講官。賜榜"篤志經學、潤色鴻業"。後韓菼觸怒龍顏,因教習庶吉士不勤失寵,雖再三乞退,帝不允。後卒於任上。

彭定求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勤止,號訪濂。學者稱"南畇先生"。生於清順治二年(1645),卒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康熙十五年(1676)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國子監司業、日講起居注官、纂修兩朝聖訓,晉升翰林院侍講。不久,便託病辭職,回歸故里。康熙四十四年聖祖南巡,對彭定求學問、品行及家世褒獎並問及其病況。後命就揚州書局參與校《全唐詩》。彭定求終不復出,潛心學問。

歸允肅
江蘇常熟人。字孝儀,號惺崖。生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卒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康熙十八年(1679)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歷任中允、侍讀、侍講學士,官至少詹事。曾典試順天鄉試。考前,不少欲試者紛紛拜謁他,希望考時有所關照。允肅與同考官撰文盟誓,要為朝廷選真才,若營私,甘受陰陽兩世誅殺,並牽連妻兒。還發誓"毋奪於威,毋誘於利,毋牽前恩,毋邀後報。"但考後仍有非議。直到品學碩望的大司寇魏象樞嚴格審查後,親臨歸允肅家門拜禮,朝野才盛譽他的持正不阿。自歸允肅後風氣大變,科考任官慣例也大有改觀。歸允肅成為清謙自律、公正無私為國選才的典範。後來,歸允肅以病辭官,回歸故里。康熙二十八年卒於家中。

蔡升元
浙江德清人。字方麓,號征元。生於清順治九年(1652),卒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二十四年,任會試同考官,日講起居注官。與帝接近,受其寵信。康熙二十八年適中允後回鄉奉養雙親。直至康熙四十二年帝南巡,蔡升元在嘉興迎駕,奉旨登舟奏對。深得帝憐愛,次日下旨以蔡升元講筵甚久、家計甚貧而賜銀葬親,詔令事竣來京。後歷任中允、少詹事、詹事等職。康熙四十三年升任內閣學士。

陸肯堂
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邃升,又字澹成。生於清順治七年(1650),卒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二十六年出任江西鄉試主考官,事畢,充日講起居注官。歷任右中允、左中允、侍講、侍讀,官至侍讀學士。未幾因病辭世。

沈廷文

江南才子江南才子

浙江秀水人。字原蘅,號元洲。生卒年代不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三十三年任會試冊考官。仕至修撰。

戴有祺
江南金山衛(今上海金山)人。字丙章,號瓏嚴。出生年不詳,卒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清康熙三十年(1691)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是科考官擬定:第一名吳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楊中納。康熙帝認為戴有祺書法好,遂定之為一甲一名。戴有祺取狀元後不久便告假,回鄉服喪。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鄉試為內直諸詞林官。是年大考詹翰被列為三等,依例降職為侯補知縣。仕途不暢,他不肯赴職。辭官離京,歸鄉隱居,再不復出。

胡任與
江南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字孟行,號芝山。出生年不詳,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康熙二十年在江南鄉試得第一名,成為解元。三次會試不中。胡任輿好學上進,品行端正,雖科場屢試不第,毫不氣餒,終於大魁天下。取狀元後,充日講官。他恪盡職守,每次進講,聲若金石。康熙三十六年任會試同考官,取士公正。經多年充任日講起居注官後,仕至翰林院侍講。

李蟠
江南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字根大,號仙李。生卒年不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康熙三十八年,任順天鄉試主考官。同榜探花姜宸英為副考官。此科行賄說情、槍刺替考、作弊風甚囂塵上。榜尚未發名次外傳,待發榜時幾乎與傳聞一樣。士子憤怒,文揭貼遍京城,揭露考官舞弊陰謀。御史也上奏此事,彈劾是科考官。康熙帝聞非常氣憤,令將李蟠、姜宸英逮捕入獄。該科舉子重新考試,不合格者取消舉人資格。姜宸英未及開審,嚇死於獄中。李蟠則充軍塞外,不再敘用。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江南才子江南才子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予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一說為唐、祝、文和周文賓。但查遍史書未曾有關於周文賓的記載。

眼下有關明末四大才子的影視劇頗多,講的都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四位蘇州文人的故事,而歷史上真實的四大才子是什麼樣的呢?事實證明歷史上沒有周文賓其人。

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歷史上確有其人,而周文賓是文人後來虛構的。歷史上的“吳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禎卿,徐是明代文學家,與李夢陽等人並列“前七子”,其詩風格清朗,但不通書畫,性格也與另外三位不同。大概這個緣故,後來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賓來湊數。

江南才子唐寅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歲。唐寅墓位於虎丘區,經整修,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 由於其瀟灑飄逸、傲世不羈,又治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極,故被後人誤解,留傳許多風流傳說,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其實他坎坷一生,貧困悽苦。可謂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無以報國的典型。 江南才子唐寅是哪裡人士潮州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