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國小

江上青國小

江上青國小原名“秦場國小”,始建於1963年,是劉圩鎮中心國小所屬的一所村小。由於該國小所在地是江上青烈士犧牲的地方,為緬懷烈士,2010年5月16日,江澤民曾親臨校園,為學校題寫了“江上青國小”校名。

辦學規模

江上青國小是一座投資兩千萬元的現代化學校,外形有點徽派風格。校園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726平方米。其中四層教學樓一棟,建築面積3332平方米;學生宿舍樓三棟,建築面積4767平方米;教師宿舍樓一棟,建築面積2469平方米;餐廳、浴室1789平方米;幼稚園建設面積2369平方米。

學校榮譽

江上青國小 江上青國小

江上青國小是皖東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試點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試點學校。

江澤民、劉延東、袁貴仁、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安徽兩任省委書記王金山、張寶順及省長王三運、王學軍等先後來校視察。

辦學條件

學校硬體設施一流,是全縣乃至全市最具現代化的學校。一流的教室、教師公寓、學生公寓(能容納700人),標準化的操場、塑膠跑道、班班通、無線網路覆蓋全校、食堂(能容納800人同時就餐)、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熱水洗澡等等一應俱全,條件完全不比城市差。江澤民還從個人稿費中捐贈200萬元設立“江上青獎勵基金”,後又補捐了200萬元,這樣每年有24萬元利息用於獎勵和救助品學兼優或貧困學生。目前,學校有學生541人,學生中近90%為住校生,13個班級,教師36人,平均年齡26歲,大多數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

評價

這裡的老師是辛苦的,生活是單調的。學校三十多名教師中有二十多位是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青澀教師,他們富於朝氣,在學校,他們除了學生,除了工作,除了網路,除了校園,幾乎沒有多餘的去處與外界近乎隔離,不過,他們都很敬業。早晨,學生6點起床,他們就已來到辦公室;晚上8點多,學生回到寢室,他們還得留在辦公室批改作業,一天工作時間有十幾個小時,一連工作十個工作日,在休息的四天時間裡有時也不得休息,還得處理一些堆積下來的工作,很多人一學期也只能回家一兩次。

夜晚,只要你站立於江上青國小的塑膠操場上,抬眼望,學校教學樓一片燈火通明, 400多個寄宿生(一年級學生除外),從晚上5:50到8:10連續上三節晚自習課,教師都要上課或看堂,每節課的課時費僅五元!而教師們照樣安之若素!

這裡的學生是淳樸善良的。在學校,他們一上就是十天的課,早晨有早自習,晚上有晚自習,有的班還安排了午自習。他們幾乎沒有課餘生活空間,似乎也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种放養的孩子所特有的“野”性,相反,卻是格外的乖巧,懂事,他們愛勞動、有禮貌,對老師特別尊敬。課堂上,即使老師不在,他們也能安靜地唱歌、看書、寫作業,絕無打鬧現象。課間時間,他們還會主動打掃衛生,室內外環境衛生總是乾乾淨淨、根本無需老師過問,哪怕是一年級孩子,也會主動去做這些事情。這裡的孩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留守兒童,且獨生子女極少,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甚至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有的孩子已幾年未見過父母了,還有的已記不起父母的樣子了……他們寄宿在學校,得不到家人的關愛,即使生病了,陪伴的人也只能是老師和同學,也只能是在同學或老師的陪伴下到衛生所簡單地開個藥打個針。他們的校園生活是單調的,除了學習之外幾乎沒有課外興趣活動,一切以提高學習成績來安排學生活動,這一點與城市學校做得有過之而無不及。學校雖有圖書館,但都是學生已經“翻爛”的書籍。這裡的學生的知識面很窄,逼仄的知識面緣於信息獲取的閉塞。學生獵取知識的渠道要么來源於教師的傳授,要么局限於圖書館。而所謂的圖書館藏書不僅少且老舊,極為簡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