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錫橋

永錫橋

永錫橋位於安化縣江南鎮錫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橫跨麻溪,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層鵲木;全長83米,通高12.8米,寬3.7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34空,每空2.1米;南、北端橋亭頂上加建樓閣式頂;北端橋頭建有碑亭,現存石碑五十八塊,南端橋亭樓閣式頂下有 “永錫橋”橋名匾額,橋頭有石級階梯。是安化縣規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木構風雨廊橋,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永錫橋永錫橋
永錫橋位於安化縣江南鎮錫潭村麻溪河上,是益陽市安化縣規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木構風雨廊橋,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名永錫,錫者,賜也——詞書這樣解釋。永錫,永賜,永遠賜福過往的人們,賜福安化這塊美麗、神秘的土地。橋頭現有的金屬字型牌匾是2003年更換的,原有牌匾在據當地老人說在一人工洞內,橋頭原有一人形娃娃雕塑,娃娃兩旁有兩獅子,但已被盜。主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層鵲木,梁和鵲木都是整樹,大的一人抱不攏,橋墩都是巨石壘成。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築物,被稱作茶馬古道上的活化石。

橋樑特色

永錫橋永錫橋
清光緒年間(1876年4月)本地善人陳五芝等22人為首、“九鄉”百姓捐資修建。光緒七年(1881)十月落成,並設亭方便行人。當時,由於整個縣內不通公路,而永錫橋所在地洞市鄉錫潭村為“前鄉”與“後鄉”,新化通安化的必經之路。往來過客經此,必須乘船過河。一遇春夏漲水,只能繞道而過,多有費時。而那敢於冒險的急性人,漲水也要船家硬撐過去。於是便有三次翻船死人的悲慘事故發生(橋志有載),鄉紳遠客聞知此事,便遠近倡議,義捐修橋。

自發起捐資到動工修建,到大橋竣工建成,越六載寒暑,耗數十萬捐資,牽動二縣九鄉百姓,可謂當時的大工程。此橋橋墩為純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為巨大鵲木橫臥其上,鵲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連而成的主體廊橋。屋面蓋瓦,以蔽風雨。

橋的兩頭則飛檐翹角,畫棟雕梁。正面兩隻木雕獅子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獅子中間是神態安詳、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又稱笑和尚,彌勒佛正上方則是金光燦燦的“永錫橋”橋名三字。從橋的上游或下游遠望廊橋,但見廊橋如龍似虹,橫臥麻溪河上。心中快意騰騰而生。今存碑刻記其善舉。贊曰:“天餘缺憾人能補,神著先鞭石不頑;好是津梁通兩岸,行人到此盡歡顏。”

傳說故事

《永錫橋志》《永錫橋志》
據《永錫橋志》記載,主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渠架,兩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層鵲木,梁和鵲木都是整樹,大的一人抱不攏,橋墩都是巨石壘成。石料采自麻溪上游的村野山谷,大的石料長一丈,寬五尺,高三尺許,開採後放置於溪流中,載上小的石塊,任其隨水流走,被稱為石船。第一次放石船下溪流時,主修石匠在溪中理順水道,石船奔騰而下,船上塵土蔽空,溪中驚濤駭浪,石匠避之不及,石船仿佛從他身上碾過,石匠倏忽沒入水流,不見影蹤。開山採石的工匠們頓足驚呼,剎那間,石船飆過,風馳電掣。石匠陡然立起,茫然向天,竟不曾傷著,只是痴呆了半日,次日早晨才言語如常,卻不知昨天發生了此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