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

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

《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是盧冠華所著《永樂風雲傳》系列長篇小說的第一部。

簡介

《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 由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發行,預計於2018年春季上架發售。
《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 是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樂年間,又有歷史演義小說的性質,故為“風雲傳”。小說以塑造的四大主角,以及一眾江湖人物;以四大情節主題,以最後金陵變一役為線索,講述八載群俠江湖之事……
書名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
作者盧冠華ISBN9787514511406
類別長篇小說頁數245頁字數330千字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責任編輯尤敏梁玉剛責任印製岳珍
經銷全國新華書店版次第1版(2018年2月1日)
定價45.00
首印量15,000冊

作者簡介

盧冠華,出生於1994年,祖籍河北灤州,中共黨員,天津城建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畢業,唐山市作家協會會員,虎牙遊戲主播。他曾為網路小說作家,作品多為歷史武俠類,2016年受網路遊戲《魔獸世界》系列小說靈感啟發,創作網路遊戲《九陰真經》同人小說《九陰真經之金陵變》,受大量玩家和讀者喜愛。他創作的小說多為明朝歷史武俠類,文筆更有明清小說遺風。目前他正致力於完成碩士學業,同時籌備《金陵變》小說的漫畫製作,另一本同題材的小說也正在創作中。

目錄

第一回一笑試魚尾
第二回雙子劍弓合
第三迴風至揚州
第四回遊紅半夢
第五回輾轉入佛門
第六回醇香酒誰棄
第七回危難現端倪
第八回君到姑蘇
第九回事起微渺
第十回無奈進紅塵
第十一回懸單劍,邁步上城樓
第十二回江湖兒女皆是客
第十三回望盡天涯相思人
第十四回名落閒談中(上)
第十五回名落閒談中(下)
第十六回壯志未滅,但心上、故人漸少
第十七回嘆塵世,前緣定數,誰道能料
第十八回花問負了佳人情,青鋒有刃俠子意(上)
第十九回花問負了佳人情,青鋒有刃俠子意(中)
第二十回花間負了佳人情,青鋒有刃俠子意(下)
第二十一回殺氣騰,刀上聽陰雨,命難卻(上)
第二十二回殺氣騰,刀上聽陰雨,命難卻(中)
第二十三回殺氣騰,刀上聽陰雨,命難卻(下)
第二十四回相見晚,莫心與;留無術,空餘恨(上)
第二十五回相見晚,莫心與;留無術,空餘恨(中)
第二十六回相見晚,莫心與;留無術,空餘恨(下)
第二十七回遇金蘭,共討英雄戎功(上)
第二十八回遇金蘭,共討英雄戎功(中)
第二十九回遇金蘭,共討英雄戎功(下)
第三十回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長驅儘是膽
第三十一回縱歸來、問君可奈何,亂千篇(上)
第三十二回縱歸來、問君可奈何,亂千篇(中)
第三十三回縱歸來、問君可奈何,亂千篇(下)
第三十四回佩彎刀,直至皇城下
第三十五回手足兄弟淚落盡
第三十六回遙見漫天星隕空
第三十七回人道金陵變

序言

起初我想將此書命名為《金陵變之群俠傳》,但仔細想來,此書又非單寫群俠之事,便定名為《永樂風雲傳之金陵變》,因故事發生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樂年間,又有歷史演義小說的性質,故為“風雲傳”。
書的前十回未特別命名,題目自第十一回起,以三首詞為題目。分別為:
望江南·懸單劍
懸單劍,邁步上城樓。江湖兒女皆是客,望盡天涯相思人。名落閒談中。
滿江紅·壯志未滅
壯志未滅,但心上、故人漸少。嘆塵世,前緣定數,誰道能料。花間負了佳人情,青鋒有刃俠子意。殺氣騰,刀上聽陰雨,命難卻!
相見晚,莫心與;留無術,空餘恨!遇金蘭,共討英雄戎功。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長驅儘是膽。縱歸來、問君可奈何,亂千篇。
望江南·佩彎刀
佩彎刀,直至皇城下。手足兄弟淚落盡,遙見漫天星隕空。人道金陵變。
本書的中間部分與前後兩部分文筆有所差異,因為中間部分內容為去年所寫,本欲重寫,但左思右想,還是希望保留其之前的原汁原味,只是做了增補和少許刪減,並重新整理。以至於本書人物與情節安排可能有些許不當之處,如讀者察覺出,還望不吝指正。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學大多提倡“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儘管“道”的標準在不停地演變,但這樣的作品,讀者閱讀起來,就會和作者產生一種“意識”的交流,而我真心希望本書能傳達的主旨是:
個人利益要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爭取,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人生價值的體現不僅僅在於個人或集體的成功與失敗,更重要的是個人品德的修養和對正義作出的貢獻。
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各民族團結友好,尊重別人的國家和民族,但當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受到外部勢力威脅的時候,要毫不猶豫地站在自己國家的一邊,奮不顧身地維護自己國家。
對善惡因果的宿命論敬而遠之,但歌頌和尊敬善行的人們,貶斥和鄙夷惡行的壞人。
提倡通過勤學苦練獲得能力的方法,也讚揚因心地善良和善行而獲得良好機會的人們,家境背景好的人,和普通人一樣需要通過對才能的學習和品德的修養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歌頌勇氣,但勇敢的行為並不等於魯莽,若是自找麻煩或以卵擊石的行為,抑或是因易怒或過分輕率作出的錯誤行為,均是不理智且愚蠢的。
歌頌純真的愛情,物質不是愛情的先決條件,愛情應當起於兩個人之間純真的欽慕和欣賞,尤其是對於品行與為人的愛慕。
告誡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即使在苦難之中。
夢想和理想是要有的,提倡為了未來而努力奮鬥,提倡不斷修煉自我,成為自己期望成為的人,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崇尚自由的前提是有強烈的責任感。
歌頌情義與忠義,尤其是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義。
2017年10月
盧冠華

文摘

第一回一笑試魚尾
黑雲卷墨,烈風吹雨。
“嗒嗒,嗒嗒……”馬蹄聲急,泥路水濺,一人身襲黑衫軍衣,左手執令旗,右手勒馬韁,一路疾奔,頭上鐵帽檐雨水激流而下。
這黑衫軍人朝路頭望去,只見一城門藏於暴雨之中,遂嘴角微揚,尋城門口奔去。
不一會兒,就到了城下,這黑衫軍人勒住馬頭,那馬一路奔來,一時間停下,難以適應,馬腿來回踱步,馬身左右擺轉,黑衫軍人按住馬韁,抬頭迎雨向那城門之上望去,只見城門牌匾上書兩個大字“鎮江”,於是微微皺眉,開口朝門樓上守衛大喊:“快開城門,吾乃燕王帳下親衛千戶,受命偵察敵情,現今返回。”
城門之上,一隊士兵值衛,為首一領官早已遠遠望見那黑衫軍人疾奔而來,又聽他喊了這幾句,當即喊叫回道:“我見你是燕王親衛的打扮,但你也知道如今軍情緊急,你若沒什麼憑證,我怎能私開城門?”
“我有燕王令旗在此,速開城門,若是延誤了軍機,小心你人頭不保!”那黑衫軍人厲聲喊道,雲雨之中狂風大作,雷電轟鳴。
那城門之上的領官聽得這番言語,又加之雷聲陣陣,心中害怕,雖然陰天暴雨之中看不清那令旗模樣,可也不敢耽誤,忙命手下去開城門。
黑衫軍人見城門已開,急催馬奔人城中。
鎮江城中府衙,層層重兵守衛,府衙內正廳里,儘是戎裝軍甲打扮的人,其中一人平眉軟須,眼光凌厲,衣甲精秀,正坐廳中,眾人皆環站其前。
但見站立的一人上前說道:“父王,我軍自瓜洲渡長江而來,鎮江敵軍望威而降,我軍氣勢正旺,今日又遇暴雨,當一鼓作氣奇襲金川門,直搗京城。”
但說這站立言語之人所喊父王是誰?正是燕王朱棣,這言語之人正是朱棣次子朱高煦。
燕王聽了朱高煦的話,回道:“金川門守將乃是李景隆與我那兄弟朱橞,李景隆與我軍多次交戰,屢敗屢戰,估計早就怯戰了,谷王朱橞也是個明事理之人,定知兵敗如山倒的道理,依我看來,我軍兵臨城下,此二人必降,何必奇襲,流血作戰?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朱高煦聽此,忙回道:“父王教訓得是。”
正聊著時,廳外進來一個守衛,開口說道:“啟稟燕王,衙外有一人,自稱親衛千戶,說有要事稟告。”
燕王聽此,凝眉說道:“前些日子,我聽聞朝廷放逐了齊泰,左思右想,這放逐肯定是個幌子,掩人耳目,齊泰定是去募師調兵,我便命我帳下親衛搜查緝拿,定是有了訊息,速速讓他進來。”
那守衛應了一聲,出門而去。
片刻之後,只見從廳門走進一人,長靴帶泥,渾身帶雨,鐵帽檐遮著眼睛,步上前來跪下。
這走進之人,正是那黑衫軍人,燕王見此人跪在廳堂中間,略感詫異,但不知原因。
“你說有要事稟告,怎么進來跪下,卻不說話。”燕王身旁,一侍衛朗聲問道。
話音未落,只見那黑衫人抽出佩劍,直向燕王刺去,燕王頓時瞪開了眼,廳中眾將驚愕,兩旁守衛急忙上前,可這守衛動作再快,哪裡有這已經出鞘的劍快,但看劍尖已近燕王胸膛,危急萬分,燕王慌忙起身,想往兩側閃身躲避,卻已經來不及了。
千鈞一髮之際,但見廳中一將閃身上去,他這動作比任何一個守衛都快,甚至比那劍還快,硬是用手抓住劍身,使力一擰,黑衫人沒料到竟然有人能阻攔,沒有防備,被這一擰亂了力道,劍身往邊側偏走,那閃上來的將領擋到燕王身前,不過手掌被劍劃破,又是急步上來的,腳下不穩,黑衫人見狀,偏轉劍身,鏇身又是一個直刺,直接貫穿那將領前胸,但這佩劍甚短,沒能傷到後面的燕王,只是刺到了胸甲。
那將領被一劍穿胸,竟是面無痛色,伸雙手緊握住劍身,怒目盯著那黑衫人。
燕王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面色蒼白,忙扶住那將領,口中說道:“紀綱將軍。”
那黑衫人見紀綱緊握劍身,難以抽出,當即鬆手,向左一個閃身,抄拿了一桿廳中擺放的廷杖子,此時眾將都已拔劍擁上,燕王被身前一排單刀侍衛護住。
眾劍相逼,那黑衫人僅憑手中一桿廷杖,哪裡能敵,燕王適才受了大驚,這會兒看見眾將圍上了這刺客,方才知道是虛驚一場,瞬間緩過神來。且說這燕王自起兵以來,雖嘗過不少敗仗,歷過幾回生死,但都是在沙場之上、逃亡之際,現今燕王軍剛渡江而來,鎮江府軍望風而降,本來應是他大喜之時,正與眾將商議破京城之計,哪料出此變故,險些大業未成、性命不保。
燕王扶著紀綱,怒喊道:“速速拿下此人!”
黑衫人半蹲著身子,左手執廷杖,見眼前眾將甲冑未卸,一桿木廷杖,哪裡能傷人,又瞥看左右,那門口已有兩個軍士攔住,只聽“呼”聲響起,那黑衫人鏇起廷杖,朝門口砸去,那堵住門口的軍士見此,不自覺向左右閃避,黑衫人見此,往前步起,足下用力,一個正翻身,雙手空中抵住一將頭頂,身子空中彎彈,朝門口跳去,落地之時右手又擰了那慌忙軍士的手腕,奪了一把腰刀,左手接住那廷杖,橫著向門內眾將推去,眾將見此,一擁而上,但哪裡想到這廷杖推來之力猶如千斤,為首的三個將領,被這一推,竟踉蹌幾步險些跌倒。黑衫人手持腰刀,衝出門去。(P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