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鎮

永新鎮

永新鎮地處重慶市綦江縣西北部。距縣城19公里的清溪河畔,幅員面積231平方公里,轄33個村(居),總人口7.5萬。2001年永新鎮經濟總收入近5億元,人均純收入2501元,城鄉儲蓄存款餘額達10500萬元。個體私營企業380個。

基本信息

簡介

永新鎮永新鎮農貌
永新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生態環境保護良好。長田山是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原始森林”;清溪河素有巴蜀“灕江”之稱,是重慶近郊唯一未污染的河流水體;鳳凰山萬畝梨園尤為壯觀。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明清古鎮保護較好,代家溝紅梅已有100多年種植歷史,是綦江縣唯一獲世博會金獎的綠色產品。還有清溪雜酒梨子酒梨膏糖金銀花等特產和中藥材。國家中二型企業綦江縣永新汽車齒輪有限公司現有資產4000餘萬元,產值4500萬元。還有中小型水力發電站10個。圍繞鎮黨委、政府“旅遊建鎮、旅遊興鎮、旅遊強鎮”的旅遊發展帶動戰略和奮鬥目標,通過5—10年的努力,力爭把永新建設成為綦江北部旅遊環線上的主要目的地和旅遊強鎮。

永新鎮立足鎮情,依靠市場調結構,重點培育“米棗”、“榨菜”支柱產業,發展地膜花生、蔬菜,擴大草食性動物養殖。“嶄山米棗”栽培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現已栽植面積3860畝,米棗外形美觀,口味純正,脆甜爽口,具有滋陰補腎的藥用功效,乾果上品,遠銷省外,供不應求。永新鎮黨委、政府按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類蔬菜畜禽藥材等多經支柱產業,變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取得成效。2007年永新鎮農村經濟收入5.5億元,其中多經收入2.3億元,占農村經濟收入的41.8%,農民人均純收入2566元,高於綦江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11元。

鄉鎮建設

永新鎮永新鎮陶器生產
永新鎮構建千億工業實力綦江,在有一定工業基礎和發展條件的街鎮規劃建設鎮級工業基地,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綦四公路開通,以及2010年開建的重慶主城三環路,拉近了永新與重慶主城和綦江縣城的時空距離,永新的區位優勢日益明顯。升坪地區地勢平坦,可開發利用土地達25平方公里,地價相對低廉。而且,緊鄰渝黔鐵路綦江河交通運輸方便永新鎮現有重慶永新齒輪有限公司、重慶克洛斯齒輪製造有限公司重慶市全泰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綦江三會鍛造廠等企業,年產值近6億元。雖然這些企業現在的規模不大,但永新鎮一樣會支持、扶持他們發展。規劃建設鎮級工業基地,首先是規劃。雖然目前條件有限,但是,永新鎮黨委政府在這方面已經作好準備:一是超前做好規劃,在升坪地區規劃5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保證建設鎮級工業基地的用地需要。二是大力招商引資,圍繞主城“退二進三”的中小企業,以及縣級工業園區不能接納的“小企業”做文章,吸納中小企業入駐升坪地區。

打造鎮級工業基地的核心在於有企業入駐。為了引進企業,永新鎮成立了專門的招商引資班子,由書記掛帥,下深水、進市場,不怕勞筋骨、傷面子,把招商工作作為統攬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為此,永新鎮盯準主城“退二進三”的中小企業,在重慶設立招商辦事處,抽派兩名幹部進行定點招商。為了讓企業願意來、留得住,永新鎮把硬體條件作為重中之重。永新鎮已通過多方籌資,投資2000餘萬,以場鎮為中心,啟動硬化三條近20公里的公路。同時,為切實改變場鎮破舊面貌,改善人居環境,把舊街改造和新區拓展相結合,著手規劃3平方公里的場鎮,加大0.6平方公里的場鎮南部新區拓展力度,力爭每年完成3萬平方米的建設進度。目前,場鎮新區內的衛生院文化服務中心農貿市場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緊建設中。已與重慶卓大機械有限公司鼎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達成意向協定,可望引資1億餘元。

經濟發展

永新鎮永新鎮水果種植
永新鎮圍繞“旅遊興鎮、企業強鎮、果菜富農”的發展思路,請有關專家來鎮考察後結合鎮的自然資源優勢,對農業產業化進行了合理布局,確定了果類、蔬菜、畜禽、藥材四大產業發展項目,實施建設平壩精細菜、高山瓜季菜乾鮮果草食牲畜、特種水產、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基地,讓特色農產品走出山區,打入重慶大都市。鎮黨委、政府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實行領導親自掛帥,明確項目責任,嚴格考核,永新鎮農業產業化紮實推進。一是果類基地已顯現規模效益。在鞏固、改造、完善、提高萬畝鳳凰山梨子基地的基礎上,去年已在長田、建勝、保覺等村新栽優質早熟梨4500畝,板栗2000畝,甜柿子800畝。

永新鎮已有果類規模15000多畝,去年早熟梨子產量達3000萬斤,收入2000多萬元。二是蔬菜基地初具規模。去年平壩常規精細特色菜和高山瓜季蔬菜種植達7000畝,收入700多萬元。三是畜禽基地建設步伐加快。永新鎮已建優質瘦肉型種豬繁育場3個,引進新一代洋二元等良種母豬254頭,去年永新鎮發展瘦肉型豬10萬頭,出槽8萬頭,收入達4000多萬元;同時南江黃羊基地建設有了新的發展,已建8個優質羊繁種場,新增養羊大戶35戶,養山羊4000餘只,為永新鎮滾動發展養羊業增強了後勁。四是水產基地已具雛型。永新鎮優質水產基地面積達5000畝,其中專業漁池3000畝,養殖了名、特、優水產品種10餘個,去年,永新鎮水產收入達300多萬元。五是藥材基地建設規模一步擴大。近兩年已在上廠、雙池、雲品等村集中成片發展金銀花5000畝20餘萬株,一部份已開始投產,去年金銀花收入達100多萬元;永新鎮先後在利群、雙鳳、木瓜等村發展紅梅8000畝,使平灘溝紅梅已恢復到50萬株的歷史水平,去年產鮮紅梅200餘萬斤,收入200餘萬元。

社會事業

永新鎮永新鎮領導視察
5.12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牽動著億萬人民民眾的心。永新鎮政府高度重視,加強對本地災情的調查摸底,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實地考查、廣泛收集情況。同時立即組織各單位、各部門、廣大民眾向災區人民獻愛心。5月16日永新鎮組織了“永新賑災捐款”活動,大家踴躍參加,全力支援四川災區抗震救災工作。據統計,永新鎮共收到捐款21.321萬元。三溪村民眾自發捐款1372元。其中癱瘓多年的特困戶丁紹倫說,寧肯自已少吃幾頓晚飯也要捐款、他捐了份量很重的20元;96歲的低保戶龍光珍在扶持孫女上中學的同時、捐了2元,民眾捐款不多,但表達了他們對災區民眾的關心與惦記。捐款雖然杯水車薪,但可以表達各企業、單位、民眾對災民的一點心意,大家竭盡所能,為災區搶險及災後重建貢獻力量。

永新鎮供水站改造工程於日前破土動工,供水站建成後,不達標自來水將成為歷史,永新鎮居民將飲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永新鎮水廠始建於1987年,以抽取溪溝水為水源,由於當時發展定位低,水處理設施簡陋,輸水管道輸水能力不足,所以自來水水質較差,供水能力已不能滿足場鎮居民生活要求,經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水廠改造工程於今年經發改委立項並進入施工階段,預計在2008年10月份完工並投入使用。工程擬投資245.96萬元,新建引水管道、水處理場、供水管道等主體工程,完成土方開挖4726m,石方開挖1306m,土石方回填4974m,磚牆70.4m,104.6m,引水管道3100m,漿砌條石171m,建成後水質達到防疫標準,水處理能力達到1500m/天,解決永新鎮2300餘戶,12000餘人的生活用水。同時,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地方集體和民眾投入,調動全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自籌資金65.96萬元,用於供水站附屬設施建設。

永新鎮展開計畫生育大清查行動,由駐村幹部任組長,村支書任副組長,其餘村幹部及機關幹部組成的聯合清查小組將對各村的人口和計畫生育基礎工作、統計工作、違法生育人員社會撫養費徵收工作、生殖健康服務等工作進行清查。在此次清查行動中還將利用宣傳車、廣播電視、宣傳標語、辦專欄、板報等形式對人口和計畫生育政策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客群量,努力提升計畫生育各項政策的社會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