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奢侈從聖物歲月到品牌時代

永恆的奢侈從聖物歲月到品牌時代

本書由兩位作者的論述構成。前者採用漫長綿延的視角,對奢侈進行歷史一社會層面的詮釋,後者關注品牌身份和管理的時間流變,側重奢侈的市場行銷和符號學探索。作者在保持自身獨特“思想性”的同時,試圖修正奢侈的解釋方式,用一種新的分析手法將構成昂貴和高檔消費的社會理念概念化,用科學訴求代替哲學一道德舊說。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法)利波維茨基,(法)胡 著,謝強 譯
ISBN:10位[730008527X]13位[9787300085272]
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價:¥16.80元

內容提要

圍繞著沒有“變化”的奢侈核心,奢侈理論集中體現在需求機制和社會各階級展開的象徵性鬥爭之上。書中觀點和時間性的交叉,並存著“貴族”品位與平民愛好、傳統與創新、雋永神話與短暫時尚,這使得品牌及其設計一宣傳一銷售在新的語境下具有了新的意義,奢侈的新格局更為凸現。

編輯推薦

一個新奢侈時代已經到來,其牲是在國際化市場中,通過品牌的兼併、購買與轉讓加速整合過程。……這個新出現的奢侈世界表現為一種從未見過的綜合現象,即經濟和審美理念、生產力的局限與傳統技藝、創新與遺產保護的二律背反。
——吉爾·利波維茨基
所有奢侈品牌都必須在推廣和通俗化、增加知名度和維護自己身份和風格之間找到確切的平衡點……必須密切關注消費者對價格、新產品投放赤字、產品的生命周期、推銷活動的負面效應、銷售方式的新變動、服務質量及行銷人員培訓等問題的感覺。
——埃麗亞特·胡
本書由兩位作者的論述構成。前者採用漫長綿延的視角,對奢侈進行歷史一社會層面的詮釋,後者關注品牌身份和管理的時間流變,側重奢侈的市場行銷和符號學探索。作者在保持自身獨特“思想性”的同時,試圖修正奢侈的解釋方式,用一種新的分析手法將構成昂貴和高檔消費的社會理念概念化,用科學訴求代替哲學——道德舊說。圍繞著沒有“變化”的奢侈核心,奢侈理論集中體現在需求機制和社會各階級展開的象徵性鬥爭這上。書中觀點和時間性的交叉,並存著“貴族”品位與平民愛好、傳統與創新、雋永神話與短暫時尚,這使得品牌及其設計——宣傳——銷售在新的語境下具有了新的意義,奢侈的新格局更為凸現。

作者簡介

吉爾·利波維茨基,1944年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現為格勒諾布爾大學哲學教授,法國教育部計畫委員會成員。著有《空虛時代——論當代個人主義》、《蜉蝣帝國——現代社會的時尚及其命運》、《責任的落寞——新民主時期的無痛倫理觀》、《第三種女人——女性的永恆性與革命性》等。

目錄

第一部分 永恆的奢侈,情感的奢侈
導語
第一章 聖物,國家與奢侈
奢侈考古學
顯赫與等級
教會奢侈,世俗奢侈
藝術,古董和女用飾品
第二章 現代奢侈與後現代奢侈
奢侈與現代性
奢侈品與半奢侈品
邁向奢侈的市場行銷
情感奢侈
奢侈的權力
奢侈與挑戰
第三章 奢侈的女性化
奢侈,男人的特權
大逆轉
女性奢侈的前途
第四章 奢侈與第六感覺
第二部分 奢侈時代,品牌時代
第一章 名貴與大眾市場之間的奢侈
消費者對價格的新感覺
新產品推銷的泛濫
促銷的惡性循環
對價格和銷售的掌控
服務質量
第二章 奢侈含義的漸變
從詞源含義到當代定義
從炫耀到激情
奢侈行業對奢侈的界定
奢侈品及其顧客:從質到量
第三章 奢侈品牌:合法性與身份
合法性指什麼
身份指什麼
不容分割的倫理與審美
拒絕一切經濟因素與感覺一致
第四章 奢侈與品牌時代
過去的身份管理
連續性與非間斷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