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舜皇岩

永州舜皇岩

古老的岩洞,從來都給人一種很詭秘,很幽深的感覺。 在十多年前,這裡的人們從來都不知道這座山的地下,有一個巨大的岩洞。 還有人說,他病逝於舜皇岩的岩洞裡。

永州舜皇岩位於東安縣大廟口鎮北600米,一個獨立的大石山下,1984年發現並對外開放。據地質學家考證認定,該岩的形成已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岩洞全長700餘米,約12000平方米,洞內有四宮十八殿,洞中有洞,別有洞天。洞內的鐘乳石,狀物似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可與桂林七星岩,蘆笛岩媲美。位於舜皇山東麓,洞深1800米,有4宮18殿。洞內景色雄奇瑰麗,石柱、石筍、石幔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可謂"宮宮有景宮宮秀,洞洞含情洞洞香",堪稱"人間仙境"。
香",堪稱"人間仙境"。古老的岩洞,從來都給人一種很詭秘,很幽深的感覺。也因此而不喜歡游岩洞,即便是在桂林的七星岩也是如此。可是,舜皇岩,我卻不能不游,不能不說――僅僅就是關於舜皇的那些美麗的神話傳說,也不忍不提啊。
永州市東安縣的舜皇岩的發現是個奇蹟。它所在的地方遠看只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山。小山頭占地面積不寬,卻很巍峨,很高大,仿佛是一隻橫臥在地的巨獸。山上,懸崖嶙峋,抬起頭看山頂,會很費勁,只感覺滿眼的蒼翠綠色。周圍,寬廣的田野一覽無遺。在十多年前,這裡的人們從來都不知道這座山的地下,有一個巨大的岩洞。直到那一天,一個上山砍柴的農民,在山路上看見一隻棕色的肥胖野兔,才在一路追蹤下,尾隨小野兔鑽入了山林的小山洞。路越鑽越深,洞越鑽越寬,光線越鑽越昏暗。可是,農民追逐野兔的欲望依然,索性回家拿來手電筒重進山洞。閃爍的燈影下,岩洞裡怪石林立,姿態萬千,黝黑沉冥得很。從此,世上又多了一個地下“藝術”殿堂。

舜皇岩的傳說

在當地,舜皇南巡的故事廣為流傳。據說當年,舜帝南巡到永州時,他去山上採過山藥,品嘗過其苦甜;去河邊看過山洪,感慨過它的洶湧澎湃;去田野里鼓舞農民收割莊稼,還親自耕作……常常是披星戴月地在山林里度過一宿又一宿。連日來的一路奔波,舜皇感染了山林的毒氣,不幸病倒了。他在當地的老百姓家裡療傷,還常拖著有病的身體四處詢問百姓疾苦。舜皇,真的是一個很賢明的君主,然而,他終於還是一病不起了,隕世於永州的山林之間。有人說,他死在寧遠的九疑山腳下,有人說,他殤於東安縣南邊的舜皇山里。還有人說,他病逝於舜皇岩的岩洞裡。因為舜皇岩洞裡有他的龍床,現在還有跡可尋。
傳說很美麗,現實也神秘莫測。我們也因此而可以插上想像的翅膀,任思緒隨著那一塊塊詭譎的岩石,浮想連翩。沿級而下,路陡道窄,上轉下拐,經過大洞入小洞,又從小洞轉入更深的大洞。有高達兩丈的石柱,直抵岩頂,好像孫悟空的鎮海神針金箍棒;又有高丈許的一棵大石筍,上面長著密密麻麻的小石筍,就好像美麗的新娘穿著一身綴滿珠寶的霞帔鳳冠;一顆小小的岩石突出在眾多的石塊上,凹凸不平,細看竟有點像小小的獼猴,美其名“獼猴守山”;其他的或如冰枝,或如珠簾,或如貝殼,或如鳥翼……
溶洞的腹部是“舜皇廳”,也是溶洞中最寬廣的地方。這裡是一洞的怪異,一洞的幻影。昏暗的光線里,舜皇南巡的君臣“塑像群”巍然屹立在岩洞的一側,一個挨一個,高大而英勇;百姓朝拜的“香燭台”高高地鑲在溶洞的高處,燈火閃動時,我們踮起腳幾乎就能看見燭台里的煙霧繚繞;在一塊巨大的傾斜著的岩石下,一個平整得出奇的岩石霍然在眼前,那便是傳說中的龍床了。床很寬,很大,足可容好幾個人在上面打滾,據說舜皇就在這裡升入天堂的。旁邊有石凳,石柱,但是人不能近其前。我們只能遠遠地觀望,遙想當年的舜帝威武模樣。此外,這裡還有金鵬展翅,仙女思凡,豬八戒戲田螺的故事。真的是一步一篇章,一步一圖畫,令人看不厭,縱有多種想像也不足為奇。
最後一洞,十分開闊。沒有什麼石柱,石斧,石座,石花,有的只是一片空曠。就像天宇懸在頭頂,偶有絲絲雲彩自空中滑過。幾點水滴悄然扣響洞中的寂靜,激起幾點水花,濺溢開來。讓人產生無限聯想。
就算這裡沒有真正的舜皇來臨,又怎樣?大自然的鬼匠神工早就令我們為之折服了。溶洞,從來都是這般的神奇怪誕,撲朔迷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