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萎蔫

永久萎蔫

永久萎蔫 (permanent wilting) 亦稱永久凋萎。 指由於土壤含水量的減少,植物的吸水幾乎停止,植物在很弱的蒸騰作用下失去水分,致呈現完全萎蔫狀態

永久萎蔫

永久萎蔫 (permanent wilting) 亦稱永久凋萎。 指由於土壤含水量的減少,植物的吸水幾乎停止,植物在很弱的蒸騰作用下失去水分,致呈現完全萎蔫狀態。若供給土壤以水分,則萎蔫可恢復,對這種萎蔫不可與即使土壤含水量減少,但仍能吸水,而只是由於破壞了蒸騰的平衡引起的暫時萎蔫(transient wilting)以及即使供給水也不能恢復正常的枯死現象混同起來。把達到永久萎蔫時的土壤含水量稱為萎蔫係數或凋萎係數。此時土壤的水勢為15巴(bar)。由於各種植物作為吸水動力的葉中水勢的平均值是-15巴,所以土壤的水勢如也成為-15巴時,則多數植物就進入不能吸水的狀態。 解除方法:立即灌水。

永久萎蔫點

如果植物即使完全不發生水分的喪失但植物的萎蔫仍然不能恢復,引起該現象的土壤水勢稱為永久萎蔫點(permanent wilting point),如果用水分的百分比表示則稱永久萎蔫百分比(permanent wilting percentage)。發生永久萎蔫時,土壤水勢等於或低於植物根的水勢,因此植物無法吸收水。由於植物的水勢並非固定值,因此土壤永久萎蔫點也隨植物種類而變化。在土壤田間持水量與永久萎蔫點之間的土壤中水的含量被認為是有效水(available water)的含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