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際村

水際村

水際村,地處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梅口鄉東南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金湖之畔。村落面積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達125戶513人,轄4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梅口鄉水際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水際村地處梅口鄉東南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金湖之畔,距縣城10公里,東緊接南會,西與梅口村一水之隔,南連大洋、北鄰杉城鎮際溪村。
【村落與居民】水際村因村旁有“白水際瀑布”而得名,曾用名白水際,歷代為高平里南會保所轄,直至1958年由南會劃出下南會另建水際大隊,1985年更名為水際村。村落面積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達125戶513人,轄4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
【村風村貌】婚嫁:六禮正娶(訂盟、納彩、請期、迎新、登龍、催妝、)、童養媳、招贅、再醮;喪葬;喜慶:添丁、壽酒、上樑、新居、築新灶;節慶:立春、拜年、元宵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擂茶。
【建築景觀】在水際村醴泉岩外的小山丘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但因受破壞跡象難辨,1980年金湖建成後遺址被淹。目前境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建造的一柱落地,不假瓦片,木質結構的甘露岩古建築群和占地面積1040平方米的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墓地。此外,自1980年4月,池潭水庫蓄水成功後,大金湖景區以奇麗的水上丹霞聞名於世,有著名的甘露岩、情侶峰、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水際瀑布、大赤壁、虎頭寨、貓兒山等一大批水上丹霞景觀,榮獲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等多項榮譽。
【物產經濟】水際村立足區位優勢,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搶抓機遇,敢想敢拼,全力打造“三明旅遊第一村”品牌,力爭到2010年全村勞動力100%從事旅遊,實現旅遊收入1300萬元,村財收入86萬元,30%的家庭擁有小轎車,50%的家庭寬頻上網,100%的村民享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全市率先建成富裕、美麗、活力、和諧、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旅遊業占主導地位。目前已形成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的旅遊區,擁有2家造船廠,2家遊船公司,3家旅行社,1家食品加工企業,遊船29艘和快艇19艘,占金湖遊船總數的75% 。下坊農家旅館形成統一經營聯合體,提高了農家山莊的接待能力、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日接待遊客可達300人。同時按照生態旅遊村的定位,規劃建設的“水際漁村”農家旅館已動工興建,將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閒、垂釣為一體的鄉間“漁樂村”。1100多米的環庫灣水泥路已竣工,旅遊餐廳、甘露寺商業網點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4個村民小組全部在旅遊公路沿線,交通便利。有線電視、固定電話普及率達100%,移動、聯通信號覆蓋全村,小靈通基站已修建到下坊。農戶全部使用自來水,全村已建新房51戶,占農民總戶數的41%。下坊和村部停車場完成綠化4000平方米,旅遊沿線綠化帶初具規模。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組建了村級服務站,配齊“六大員”,為村民提供農業、土地、計生等方面的服務。村部建立了農民文化技校、圖書室、體育活動室,下坊小組成立了“三小”活動室。農村養老保險範圍擴大,參保率達30%,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全面啟動,參保率達1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